成长:如何深度思考与学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 深度思维

深度思维的本质,是深度的知识——如何看待所谓思维工具

| 思维工具本质

周五晚上,小单和朋友看完演唱会,他评价到:『这个歌手唱得不好,因为他没有按照作曲者想要的方式演唱』。

这个推理明显有问题,现在,我们按照不少有关逻辑思维的书本教导的“三段论”——也就是通过分析这个论证的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说话者谈论的情况)、结论,来拆解下小单的推理:

大前提:按照作曲者希望的方式演唱,才是好歌手

小前提:这个歌手没有按照作曲者希望的方式演唱

结论:这个歌手很差劲

此处还有一个隐藏前提:小单自认为他知道『作曲者希望的演唱方式』。

显然,小单的两个前提都不合理:没有人知道作曲者希望的演唱方式,即使作曲家本人都不一定能给出答案;并且艺术本就是一种看待事物的角度,演唱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正是艺术所追求——小单的推理建立在两个错误的前提上,所以,结论错误。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能学习到:分析一个论证,要先分析其前提,这些前提有的是显性的(说话者直接陈述,或者大家公认的常识),有的是隐形的,它们往往隐藏在论证过程和结论当中。只要能把一个论述中的前提和论证过程提取出来并进行分析,就能从前提或论证过程对其进行反驳。

但在对一个论证进行拆解,进行选词填空式的所谓逻辑分析时,是什么在帮助我们思考?在分析一个论述中的知识是否站得住脚时,我们的根据又来自哪里?是这些工具吗?

回到这个例子,依靠常识就能判定『我知道作曲家希望的演唱方式是什么样的』这个前提不合理,而识别出『按照作曲家希望的方式演唱,才算是好的演唱』这个暗含的前提,并且判断它是不是合理,可能还需要一点点艺术知识。

不少读者曾给笔者留言:自己读了逻辑思维方面的书籍,甚至在大学里修了逻辑学这门课,但是仍然感觉思维没有长进——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思考就像学习解题套路一样,知道这些工具,直接套用便是,就像照妖镜一样,能立即见分晓(很多人这样理解,还是拜中学时期错误的学习方式所赐,不过请注意,这与高考制度关系不大,如何学习始终是个人的选择)。

但思考并不是制造,而是创造,所有深度的思考,都是以更深的知识作为支撑的,它最终呈现出来可能很简洁,以至于我们都能给它取一个人如其名的名称了。但你反过头去总结的东西,并不是一个想法真正的生成过程。

就拿笔者前面谈到的『很多人这样理解,还是拜中学时期错误的学习方式所赐,不过请注意,这与高考制度关系不大,如何学习始终是个人的选择』这个看起来很有所谓思维工具模样的论述来说,不少好事者可能都给它取好了名字:什么『可能和本身无关』、『具体到实在人』或者『对自己负责』的思维……

可笔者从未以某个思维工具为起点开始思考,我只是想起,平时看到网络上很多人对中国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批判,都会怪罪于高考,而我知道的是——高考本身只是一种考试选拔制度,它要求你会一些知识,但是怎样掌握,是老师,是学生自己在操作,在负责——这样一个事实,或者说,知识。于是,我写出了这句话。

事后总结的所谓思维工具,本质上是个装东西的筐,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模型,它不能帮助你思考与创造。那些天天给你扯这种思维那种思维,鼓励你深度思考却拿不出啥知识干货的推文,还是少看。

要想真正学会思考,只有花更多时间积累知识,而第一步,便是信源建设。

| 错误不是一种结果和论断,而是一种信息

笔者曾在网上看到一篇有关销售技巧的文章,其中提到一个也许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

业绩极其优秀的销售冠军在退休当天向同事传授自己的“秘诀”,那就是在敲开每扇门时说:“对不起,先生(女士),很抱歉打扰你,我是一名销售人员,刚好路过这里,口渴难耐,请问您能给我一杯水吗?”

说明自己的身份,让房主放下戒备;请求一杯水,房主没什么损失,自然愿意帮忙,但这给销售争取了宝贵了十多秒钟;心理实验表明,人们在帮助一个人一个小忙之后,更愿意提供更多的帮助。所以现在销售更有机会把产品卖出去。

道理没啥新鲜,新鲜的是这位作者对『人们在帮助一个小忙之后,更倾向于继续提供帮助』的概括,他将其称之为『路径依赖』。

读过社会心理学方面著作,比如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你便会知道这其实是『态度-行为理论』的一部分:人们在一定的教育和文化环境中形成自己对待事物的态度,并以此行动;而一旦产生行动,这个行动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对待某事某物的态度。

在这个例子中,西方社会中对生人的礼貌文化(即“态度”)影响了主人家的行为,他愿意为亮明身份的人提供一个小小的帮助;而一旦他为别人提供了帮助,这个行为就会影响他的态度,因为他和别人的关系显然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接下来,态度再次影响行为,由此不断往复,直到他最终买下产品。

而『路径依赖』说的是什么?它特指被已有的行动,以及为了让这些行动得以完成而拥有的各种资源绑定,无法跳出舒适区采取新行动的困境。

中学时期依靠大量刷题,像学唱K一样,通过熟悉而非掌握的方式来学习,在脱离高考后自然很难改变,有效学习一些真正的知识;又比如一个化石级别的例子,曾经的手机业霸主诺基亚,因为旧有产业链全部为生产功能机而造,在当时利润还算可观,便没有动力去改建旧有产业链生产智能手机,更别说系统和软件开发了,因为这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投入。

在『路径依赖』中,不存在『态度』和『行为』的相互塑造关系,他们知道应该改变,但因为存量和既有利益的束缚,在巨大的风险之下,选择了不作为。路径依赖是被动,有意识地行动,而态度行为理论强调被无意识影响,主动去做某事。

有的读者可能会觉得做严格的区分没有必要——知道有那么回事儿就行了,应用才是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乎一个名词干嘛?

错了,名词和概念才是一切的关键,因为所有知识都是建立在一个个具体的概念上的,概念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知识,它们之间盘根错节的联系,会慢慢组成你的知识网络,最终形成体系。

如果你的概念理解有偏差,不能对各种概念进行明确区分,甚至混淆,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试想一个不能区分“也许”和“肯定”这两个概念的人,生活中也许会产生多少不便?学习知识不对关键概念明确区分,老是望文生义,乱扣帽子,到最后你的知识体系一定是混乱的,无法清晰思考。

所以同二手资料保持距离,是避免你陷入糊涂的重要法则。不少人为了效率,总偏爱在网上找个几千字的『解读』,但正如前文所示,有很多微妙的区分,你只有靠自己研读原典才能获得,二手传播者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替”你读书,况且网上绝大部分写作者都很一般。

习惯了直接从别人那里寻找答案,你的大脑最终会沦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你不是在学习,而是在被洗脑,我们至少得具备基本的知识,有一点自己的思考才行。

但也不是所有的二手信息都没有价值,对于哲学初学者,就应该主动阅读各种高质量的二手资料,即由学术界人士撰写的哲学史,以及针对某一个哲学家的导论或概论。

把康德或维特根斯坦原著一字一句啃下来,在悟性足够的前提下,你也许将有巨大的收获,但花去的时间将是惊人的。认真研读那些靠谱的导论,你将会以少得多的时间获得更多知识,并且兼顾到其他阅读计划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顺带提一下,名作的意义往往是历史性的,『开山之作』的意义仅在于开创性,仅从知识的丰富性和全面性来看,后来成熟时期那些并没有那么知名的作品往往更优秀,要了解一个学科知识,读一本时下学者写的书才是最优选择,比如你要学习经济学,与其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不如去读读保罗·海恩等人合著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 远离宏大叙事

宏大叙事并不是贬义词,这里所谈的『宏大叙事』,特指那些用一个极其模糊,从而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的原则作为中心论点,并且在时间和细节上只取枝干,目的论的说理方法。

在电影界流传的『一个导演一生只拍了一部电影,他的电影都在重复相同的主题』,就属于典型的宏大叙事。

只要判定标准足够模糊和宏大,我甚至可以告诉你『所有电影,甚至所有艺术都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灵与肉——即灵魂与肉体、欲望与理想的关系』,给一个更大的标准,我还可以告诉你『所有的生命都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消亡,因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的熵值将不断增加,最终宇宙中全部可利用的能量都将转化为热能,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即热寂,从此,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

除了体验一下扮演上帝的快感,这些叙述能带给我们任何有益的结论吗?它只能让你思维更混乱,说中国人是『酱缸文化』这个论述本身就是瞎搅合的酱缸思维,拿着那些所谓劣根性标准,你会发现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酱缸文化,甚至哪天发现了外星文明,也能被认定为酱缸文化——归根到底不过是人性,非要说是中国人的劣根性。

| 如何从信息中真正有所收获

间歇性禁食能够促进健康,一篇研究(Rafael de Cabo,Ph.D.,and Mark P.Mattson,Ph.D.,2019)指出,每天固定一长段时间内不进食,每周有两天只吃一顿中等量的食物,有利于促进身体代谢、缓解压力、控制体重、提高认知能力、延缓衰老等。

不少人看了这篇报道,应该都会想去试验一下,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实验中食物都由营养师专门配置,自己动手很难让自己保证均衡膳食;并且实验也指出,在一个月内,被试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饥饿、易怒、学习能力降低等症状,这说明间歇性禁食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其实很大;此外,给家人以及朋友带来的不便和误会,花费在解释和说服上的时间,又是一笔不低的成本。

多数人一两天就会发现自己无法执行,然后放弃,看起来后果好像没有多严重,不过这种思维确实应该警惕的——看得到收益,却看不到背后专业知识系统性的支持,也看不到潜在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你想到了什么?没错,股市和期货市场的散户,那些没有相关背景也不积极学习,但却坚信自己的小生意一定能做大的人,都陷入了这样的误区。

要真正从信息中有所收获,第二点是减少自己花在『作评价』上的时间。相信你一定见过不少在网络上对各人各物指指点点的人,平时我们也往往乐于这样做,以此获得一种指点江山的快感,但它只会耗费你大量精力,最终让我们成为一个一事无成、叽叽喳喳的议论者。

把精力直接花在学习这些东西上,不把两者掂量来掂量去比较,而是让这些东西为自己所用,才会收获真正的成长。

同样的,对待那些看一眼就知道是啥货色的玩意儿,或者被水军捧上去的垃圾,都不要浪费时间去批评,除了多一倍的恶心,你什么也收获不到。

| 如何克服认知偏误

相信大家对『确认偏误』这个词并不陌生,它指的是人们有选择性地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主动忽略不利信息。每个知道这个思维谬误的人,也许都会不约而同的问:那该怎么克服呢?

笔者不止一次看到有人建议通过『不带主观判断的重新寻找信息』来克服认知偏误,不过这话听起来简直就和『不带脏字的骂脏话』一样自相矛盾,认知偏误的另一个名称,其实就是你的认知本身。

认知偏误起源于我们用概念对应实体(比如用“苹果”这个词来代指某种水果),因果律思维等各种思考方式,人类文明的繁荣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它们,但一个东西不可能“又大又小”或者“又长又短”,我们目前的思维方式存在某种必然不足,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所谓认知偏误,是认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当前认知方式的小漏洞。

虽然对待确认偏误本身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但却可以预防:在接收知识时尽可能的学习不同的东西,获取更多知识,保证认知尽可能宽阔。

只有这样,当你在具体的情景,具体的知识和问题中陷入到『确认偏误』时,你才会更有可能从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能帮助你逃脱这个怪圈的东西。

或者你也可以列清单,不需要面面俱到,在关键的事情上(比如人生决策、职场、恋爱等),列出包含所有你认为有利于做出一个合理决策的要素,每当自己在思考这些问题时,直接看清单,不要被自己的信念牵着走。

但需要承认的是,不管什么方法,作用都很有限,如前文所言,我们没办法和自己的基因与大脑的生理结构斗争,允许认知偏误的存在,是一种智慧。

执着于寻找一个解决认知偏误的方法,认为这个问题一定能被完美的解决,这个想法本身,难道不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认知偏误吗?

Reference:

Rafael de Cabo,Ph.D., and Mark P.Mattson,Ph.D.,“Effects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on Health,Aging, and Disease”,N Engl J Med 2019;381:2541—2551,DOI:10.1056/NEJMra190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