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计划:北大奇人怪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如何确立合适的目标并将其实现

一、王阳明的远大志向

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日本,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

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

成化十七年(1481),十岁的王守仁离开了浙江,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因为他家的坟头冒了青烟,父亲王华考中了这一年的状元。

这下王家更是了不得,王华的责任感也大大增强,毕竟老子英雄儿好汉,自己已经是状元了,儿子将来就算不能超过自己做个好汉,也不能当笨蛋。于是王华请了很多老师来教王守仁读书。

十岁的王守仁开始读四书五经了,他领悟很快,能举一反三,其聪明程度让老先生们也倍感惊讶,可是不久之后,老师们就发现了不好的苗头。

据老师们向王状元反映,王守仁喜欢舞枪弄棍,读兵书,还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写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有诗为证: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在先生们看来,这是一首荒谬不经的打油诗,王华看过之后却思索良久,叫来了王守仁,问了他一个问题:

“书房很闷吗?”

王守仁点了点头。

“跟我去关外转转吧。”

王华所说的关外就是居庸关,敏锐的他从这首诗中感觉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玄妙,他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这个儿子非同寻常,书房容不下他,王华便决定带他出关去开开眼界。

这首诗的名字是《蔽月山房》,作者王守仁,时年十二岁。这也是他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

此诗看似言辞幼稚,很有打油诗的味道,但其中却奥妙无穷。山和月到底哪个更大,这个十二岁的少年用他独特的思考观察方式,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他的这种思维模式,后世有人称之为辩证法。

王华作出了一个不寻常的承诺。当时的居庸关外早已不是朱棣时代的样子,蒙古骑兵经常出没,带着十几岁的儿子出关,是一件极其冒险的事情。但王华经过考虑,最终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不久之后,他就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追悔莫及。

在居庸关外,年少的王守仁第一次看到了辽阔的草原和大漠,领略了纵马奔腾的豪情快意,洪武年间的伟绩,永乐大帝的神武,那些曾经的风云岁月,深深地映入了他的心中。

一颗种子开始在他的心中萌芽。

王华原本只是想带着儿子出来转转,踩个点而已,可王守仁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大吃一惊。

不久之后的一天,王守仁一反常态,庄重地走到王华面前,严肃地对他爹说:

“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

据查,发言者王守仁,此时十五岁。

王华沉默了,过了很久,才如梦初醒,终于做出了反应。

他十分激动地顺手拿起手边的书(一时找不到称手的家伙),劈头盖脸地向王守仁打去,一边打还一边说:

“让你小子狂!让你小子狂!”

王守仁先生第一次为国效力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但他并没有丧气,不久之后他就有了新的人生计划,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

王华的肠子都悔青了,他万想不到,自己这个宝贝儿子还真是啥都敢想敢干。

也许过段时间,他就会忘记这些愚蠢的念头。王华曾经天真地这样想。

也许是他的祈祷产生了效果,过了不久,王守仁又来找他,这次是来认错的。

王守仁平静地说道:

“我上次的想法不切实际,多谢父亲教诲。”

王华十分欣慰,笑着说道:

“不要紧,有志向是好的,只要你将来努力读书,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用了,出兵打仗我就不去了,现在我已有了新的志向。”

“喔,你想干什么?”

“做圣贤!”

这次王华没有再沉默,他迅速做出了回复——一个响亮的耳光。

完了,完了,一世英名就要毁在这小子手里了。

——《明朝那些事儿》(1)

后来发生的事情与王华所想的完全相反,恰恰因为王阳明在少年时期立下了远大的志向,所以他为之奋斗一生,最终成为了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由此可见,远大的目标和志向,对于成才是非常有好处的。

我认为,在制定需要几年或者几十年才能实现的长期目标时,可以把目标定得稍微高些、难些。这样做有三大好处。

1.求其上者得其中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求其上者得其中”。一个人如果在高一、高二时就朝着北大、清华、中大、厦大之类的985名校努力,即使最后没考上,也往往能去一所不错的重点大学。如果目标只是一本院校,最后往往要去二本。我的堂妹吴小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在高二上学期的时候仍然缺乏目标和志向,虽然在一所重点中学读书,却抱着随便混日子的心态,对自己的要求极低,成绩由入学时的全班第七名一路下滑至二十名外,照这样子下去,恐怕连上一本都难。

我的伯父很着急,希望我教他女儿一些学习方法。但我看出来,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缺学习方法,而是缺乏一个能让她有激情有动力的目标。

怎么办呢?我便和她聊了一聊以后她想从事的职业和想过的生活,鼓励她给自己定一个长期的目标,比如想考哪所大学。

吴小薇在此前一直只顾着玩,对未来一片迷茫,和我谈话后,她终于给自己定了高考的目标——北京大学。虽然我挺支持她制定稍微高些的长期目标,但是听到这个目标时,还是觉得难度过大。她现在毕竟只是全班第21名,离北大太远了,武大或者厦大对于她来说都算很难了。

不过有理想总比混日子强。考北大的目标让她充满了激情和斗志,她一改之前的颓废和堕落,开始努力学习。逆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间充满了反反复复的挫折和失望。经过了一年半的努力,吴小薇终于成为全班第三名,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

“求其上者得其中”,吴小薇虽然没有实现考上北大的理想,却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有了理想和目标之后,她的高中生活比之前过得充实和快乐。高中的学习任务很多,她之前以混日子的心态,被动地学习,觉得整天都在被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活得很累、很痛苦。自从心中有了理想的火种,她面对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更容易体会到学习过程的成就感和乐趣。

2.永无止境

长期目标定得高,可以防止自满和松懈。我在初一的时候,定下了考入本校(市重点中学)重点班的目标。这个目标并不难,只要进入全班前20名即可。所以初三上学期我成功进入班级前10名后,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缺乏前进的动力,又开始经常上网、看电视。

初三时,全省最强的省重点中学H中举办了选拔考试。我当时处于松懈的状态,基本没有复习,以四分之差错过了进入H中重点班的机会,实在是令人后悔和惋惜。

缺乏比较高的长期目标,不仅让我丧失了更上一层楼的机会,而且还让我自满和松懈,成绩出现了明显下滑,连原来的目标都保不住。以我当时的成绩,只要不退步几十分,就肯定能上本校的重点班。我觉得这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于是开始放松。中考前的“五一黄金周”,爸妈出国旅游,只有奶奶在家中,根本管不住我,我就开始疯狂地上网、看电视和打游戏。七天的假期,我的学习时间不超过四小时。而且我越玩越上瘾,爸妈回来以后,我的玩心已如脱缰的野马。所以后来的时间里我也没怎么学习,只是在考前三天突击背诵了政治,基本没复习数理化。

中考成绩出来了,我的总分还是很高,上重点班绰绰有余,所以我非常安心。到了分班结果出来的那一天,我在家上网,懒得去学校,爸妈就帮我去看结果。他们在重点班的榜单上,看来看去都看不见我的名字。正在纳闷之时,我的一位初中同学黄伟(化名),他认识我的父母,指着普通班的榜单对他们说:“吴业涛不在我们重点班,他在那里!”原来是学校临时增加了规则,想进重点班不但要看全科总分,而且要看数理化的成绩。我没好好复习,虽然政治等科目依靠突击复习考得不错,但是数理化的成绩比重点班的分数线低了两分。黄伟总分比我低很多,但是数理化的成绩比我高几分,所以他上了重点班,而我只能去普通班。

据父母说,当时黄伟跟他们说话,高兴得都快跳起来了,笑得嘴都合不拢。这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令他们非常反感,心情更加沮丧。而面对同学的嘲讽,我也只能怪自己成绩太差了。

到了高中,我吸取了经验教训,不让自己因为缺乏更高目标而松懈。高一时,我成绩很好,便定下了上清华的目标,在日记中认真地写下“我心永往,水木清华”。这个目标使我不断进取,即使获得了班级第一,也不会满足,而是想着进一步获得年级第一。获得年级第一后,我很开心,但不会因此而松懈。为确保考上清华,还想着更进一步,要比年级第二名多考20分以上。正是这种积极的上进心,让我最终在高考中超过了清华的分数线。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北大、清华、中科大和复旦大学的招生老师纷纷打电话到我家,介绍他们学校多么好,希望我能报他们学校。

3.发挥潜力

设定稍微高一点的长期目标,才不至于埋没自己的潜力。如果想都不敢想,试都不试,那是肯定没戏的。

来自广东塘厦初级中学初一(五)班的读者蔡思敏,正是被目标和志向激发了潜力。

三年之约

梦想,自从我降生于这个世界上,我就没对人提起过。

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学习为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不知道何为我的梦想。每次听到同学们谈论自己的理想时,我的心都很不是滋味,感觉缺了点什么,空落落的。“你的梦想是什么?”他们问到了我,我只能应付性地回答:“以后赚大钱。”赚大钱真的是我的梦想吗?虽然我是一个较现实、理性的人,可我也并不如此“惜财”啊!很多人都想赚大钱,我也不例外,可这并非我的梦想。

渐渐长大,却越显得“无知”了。身边的人都有他们喜欢做的事情,都有他们的梦想去实现;而我,却只能在原地纠结,我到底喜欢什么?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可以说我一点爱好都没有,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自然没有梦想,更加没有实现梦想的打算和过程。我太“实际”了,每当别人对我谈论他们的梦想时,我总是时不时地泼冷水:“这个职业不好,不赚钱。”“这样子一点都不好,工作会很辛苦的。”“哦不,看起来这个工作环境不好啊。”“不行,这个目标太远大了吧?估计办不到。”

我认为当时“实际”的我很傻,他们有梦想,我何必要去泼冷水呢?去鼓励他们,让他们积极向上岂不更好?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好友向我诉说梦想时,我照例泼冷水,好友却摇摇头,笑道:“不,平时你那么聪明,怎么这你就没明白呢?你说辛苦,试问你去做一件喜爱的事情,你会觉得苦吗?简直是乐在其中!许多人都巴不得的!至于赚不赚钱,如果一个人会对自己喜爱的事考虑这个问题,这还能算是喜爱吗?目标远大,正是我们的动力!何乐而不为?”

遇到“学习党”后,我就对此不再迷茫。“学习党”是当时我们六年级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组织的一个学习小组。他们邀请了我,我便答应了。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我对于梦想认识的一个大转折。

“学习党”都是一些有着远大志向的热血少年。一开始他们说要考哪所重点中学时,我也没少泼冷水,劝他们说别想太远了,可我也看出来他们是认真的,被他们这种精神所感染了。就是在这时我才发现,我常常将我的不自信安在别人的身上,泼冷水就体现出我的自卑。

从此我们一起努力学习,争取考上重点中学。说实话,在遇到他们以前,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只有考上重点中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以前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能够考上重点中学!遇到这群热血少年后,我和他们一起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突然发现我爱上了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颓废,不再混日子了。

我有了梦想,有了目标。我知道自己有能力考上重点学校,我要向目标前进!我很感谢以前的自卑与激情,自卑虽说是负面情绪,可它让我产生了斗志,我要考上好学校,证明我自己;激情是正面情绪,可是也要用在对的地方,而我把激情用在了与“学习党”的小伙伴一起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上,这也是我最开心的一段时光。

小学毕业了,我们“学习党”的各位小伙伴就此分别。大家都去了较好的学校,这得益于我们制定的远大目标和对学习积极热情的态度。不同校的我们始终没有解散这个团队,也没有断开联系。我们依然在一起学习,依然在一起竞争!我们订了一个三年之约:三年后,向市内重点高中进军!

我想,我会做到的。三年后,我们在那里相聚!小伙伴们一起加油吧!共同实现我们的梦想!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许多欲望,这是人之常情。年轻人正处在充满潜力和无限可能的时候,在自己的人生中,有谁不想拥有好学历、好工作、好房、好车、好伴侣和良好的认同感呢?有谁不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呢?又有谁甘心美好的事物只能被他人拥有呢?虽然每个人的起点不同,但是大家都有潜力,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一辈子要比别人过得差。我认为,人在每个年龄段都要干这个年龄段该干的事情,年轻人正处于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应该为理想而拼搏,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我虽然提倡大家要把长期目标定得高些,但是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考虑到自己目前的基础和时间。

许多读者经常会通过百度贴吧或者新浪微博问我:“现在只剩XX天了,我还差XX分,还有希望吗?”初中时学的内容少,所以有些人能取得惊人的进步。高中时学的内容多,普通人通过一年的努力,进步100—200分已经是特别厉害了,不应该设立那种100天进步100分,或者一年进步300多分的目标。我不否认世界上有极少数天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做到这点,不仅需要努力,而且需要极高的天分或者极强的运气,这对于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借鉴意义。

一提到脱离实际的目标,我就会想起那位北大学一食堂门口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