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共生理论的借用
(一)共生的狭义与广义
共生(Symbiosis)本是一个生物学术语,[147]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1831~1888)于1879年提出,指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living together)。1884年,德贝里分析了生物界的多种共生方式,提出了共生与非共生的区别,共生与寄生的区别,将寄生排除在共生之外。[148]如果说德贝里1879年提出的“共生”概念是广义,那么1884年的论断则是狭义。狭义的共生概念强调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的互利性,而广义的共生概念则涵盖密切生活在一起的生物体之间的多种利害关系。
狭义的共生(即互利共生)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微生物学词典》认为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并以微生物为中心描述了生物体之间互利共生的多种形式:
1.微生物之间的共生:最典型的例子是菌藻共生或菌菌共生而形成的地衣,前者是子囊菌等真菌与绿藻共生,后者是真菌与蓝细菌的共生。其中的绿藻或蓝细菌进行自养的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养料,而真菌则进行异养生活,以其产生的有机酸分解岩石,从而为藻类或蓝细菌提供矿质元素。2.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共生:①根瘤菌与植物间的共生。包括常见的多种根瘤菌与豆科植物间的共生……②菌根菌与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大部分植物都长有菌根,它具有改善植物营养、调节植物代谢和增强植物抗病能力等功能……3.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共生:①微生物与昆虫的共生……②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动物的共生。[149]
《汉语大词典》“共生”词条云:“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这种生活方式叫做共生。例如白蚁肠内的鞭毛虫帮助白蚁消化木材纤维,白蚁给鞭毛虫提供养料,如果分离,二者都不能独立生存。”[150]可见其采纳的是狭义共生概念。
广义的共生在生物界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且有多种类型,《生物学词典》“共生”词条指出:
一般是指不同种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living together)。但是,在这里通常只指那些在行为与生理上相互之间稳定地保持着密切联系的现象。因此对仅在同一场所栖息的,则不包括在共生的概念中。共生是指个体间的关系,但也有的认为应包括诸如昆虫与虫媒植物或蚂蚁与蚜虫等群体间的关系……根据共生者的生活上的意义、必然性、相互关系的持续性,以及共生者在空间位置上的关系等,可把共生分为多种类型。最普通的分法就是以生活上相互间的利害关系为准则,区分为互利共生、单利共生和寄生三类……[151]
《中国大百科全书》“共生”词条云:“两种不同生物个体之间任何形式的共同生活。包括互惠共生、共栖和寄生现象。因此,共生既包括有利的联合,也包括有害的联合。共生的个体称为共生体。人们有时把共生与互惠共生二词看作相同,因而导致混乱。从广义上说,生活在一起的任何两个物种种群间的联合,不论一个物种对另一物种有利、有害或毫无影响,都是共生关系。”[152]可见其采纳的是广义共生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