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埃林
Albert Herring
剧情梗概
故事发生在虚构的英国萨福克郡的集镇洛克斯福德。1900年初夏。
第一幕,第1场:洛克斯福德镇的知名人士:镇长厄普弗尔德(男高音)、教区牧师格德杰(男中音)、教会学校女校长渥兹华斯小姐(女高音)、警官巴德(男低音)等人,聚集在独断专行的比洛斯夫人(女高音)家中,讨论谁将获得镇的“五月皇后”的荣誉,这笔25英镑的奖金应该发给谁。所有的年轻姑娘都被否决,因为比洛斯夫人的女管家弗洛伦斯·皮克(女低音)数落她们一个个行为不端。最后,改成“五月国王”的想法被大家接受。巴德建议将此荣誉给予有点迟钝的阿尔贝·埃林(男高音)。埃林的母亲(次女高音)开着一家蔬菜水果铺,他是店里的小伙计。一段管弦乐间奏引入下一场。第2场:为肉铺送货的男孩锡德(男中音)和女朋友南茜(次女高音)来埃林家的商店购物,他们认为埃林受母亲左右,生活枯燥无味。两人开始打情骂俏,埃林感到十分尴尬,愈来愈激动不安。锡德和南茜走后,埃林首次产生了摆脱受他人控制的强烈愿望。皮克跟随她的女主人比洛斯夫人来到店里,告诉埃林,他当选为“五月国王”。
第二幕,第1场:在教区牧师住所的花园里,搭起了一座大帐篷。大棚内有一个大型的搁板桌放茶点。锡德告诉女友南茜,为了给埃林壮胆,他要在埃林的柠檬汽水里掺进朗姆酒。镇上的年长者纷纷来到,开始举行仪式。女校长领着学生唱欢迎“五月国王”的歌并送上鲜花,锡德急忙朝埃林的杯中加进朗姆酒。阿尔贝·埃林提议向比洛斯夫人表示敬意而干杯,饮干了杯中的酒并响响地打了个嗝。第2场:傍晚,埃林回到店铺还在回忆刚才享用的食物和美酒。从窗户望出去,他听到锡德和南茜在唱一首爱情二重唱,议论着是到了向埃林展示自由广阔的生活,摆脱母亲管束的时候了。埃林把他得到的一枚硬币抛向空中说道:“正面就走,反面就留”。硬币落下时,有头像的正面在上,他决定离家出走。埃林刚离开,他的母亲就回来了。听不到任何声音,以为埃林睡着了。
第三幕:第二天下午。人们到商店来寻找埃林,锡德与南茜在争吵。比洛斯夫人决定让警局苏格兰场和科南·道尔插手侦探。找到了埃林被压扁的草帽,以为埃林已经死了,所有的人唱起了挽歌。音乐将近结束时,埃林走了进来,满身泥泞,头发蓬乱。原来他在酒店里花了奖金中的3镑与姑娘厮混,开怀痛饮,与人打架,被酒店逐出。人群纷纷离去,锡德和南茜也与村里的儿童们一起离去。埃林嘲笑他的强压怒火的母亲,把他的橙色花冠抛向观众,感到自己成了店铺的主人。
评介
《阿尔贝·埃林》与《彼得·格赖姆斯》一样,题材都是集镇生活和凡人琐事,反映小城镇的社会集体怎样对待一个思想行为十分古怪的人;音乐写作则像质朴无华的《卢克莱修受辱记》,总谱写作异常精致,带有室内性。
这部歌剧的魅力还在于表述直截了当,明晰易懂,为风趣的人物配上令人发笑的音乐。台本作者埃里克·克罗采尔为作曲家提供了大量“滑稽模仿”的机会,每个人物都可能伴随着某种类型的音乐引用。例如,维多利亚时代的赞美诗融进“马迈塞特”(Mum-merset,一种由演员们虚构的英国西部的乡村和方言)民歌;渥兹华斯小姐被漫画化,贯穿非常拙劣的民谣歌剧风格的音乐;极端自命不凡的比洛斯夫人的音乐,包含有从巴洛克歌剧的豪华浮夸到埃尔加那种极度张扬的沙文主义。当锡德在埃林的柠檬汽水中加进朗姆酒时,布里顿引用了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爱的迷药”主题。
这部歌剧人物众多,内容丰富,演出耗时约2小时15分钟,因声乐写作流畅优美,场次转换和进展速率极快,丝毫没有拖沓之感。此剧还像R.施特劳斯在《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一样,有一些复杂的技术。布里顿在写作较为简单段落的同时,运用了卡农、赋格、帕萨卡利亚等体裁和手法。《阿尔贝·埃林》还触及到忧郁沮丧的感情,如最后一幕大家都相信埃林已经死了,歌剧中的人物唱起挽歌,逐渐增加到9个声部,十分动人。这部歌剧很快就非常流行,是除吉尔伯特和沙利文之外,英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喜歌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