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经济地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土壤

1978年末,涪陵土壤总面积2265.19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和陆地面积的76.9%和83.0%,因地形、地貌、土壤母质、气候条件、自然植被分布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形成涪陵区境的土壤组合:三叠系雷口坡组、飞仙关组和侏罗系出露地层,形成大片紫色土,占土壤总面积的50.4%;三叠系的须家河组、嘉陵江组以及二迭系、志留系出露地层,形成后山地区大片山地黄壤,占土壤总面积的49.1%;长江、乌江水系沿岸在第四纪后形成带状、零星分布的冲积土,约占土壤总面积的0.5%。根据土壤属性并结合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的分类原则,涪陵土壤可分为4个土类,6个亚类,18个土属,64个土种。4个土类按耕作方式划分,除水稻土外,其余3类合称早作土。

一、土壤类型

(一)水稻土

水稻土是各种自然土壤经人们开垦种植水稻后熟化而形成的特殊土类。良好的水稻土,其水、肥、气、热协调,土体健壮,很适宜水稻、小麦、油菜等生长。在涪陵,水稻土总面积57.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1.6%,从海拔200米左右的河谷地区至1000米以上的低中山地区皆有分布。水稻土分长期淹水的冬水田和季节性淹水的小春干田(水旱轮作两季田)两大类。因受到的水文作用方式和强度不同,在剖面形态上有所差异,可分为淹育、渗育、潴育和潜育4种形态类型。

1. 水稻土剖面形态

淹育型水稻土,主要分布于塝田和新开田、子湾、支冲及多年实行水旱轮作的田块。其耕作层绒而不烂,爽水透气,但耕作层较浅,不耐干旱;若水源得到保证,即可稳产高产。剖面层次一般为淹育/渗育/母质。泥夹石骨子田、半沙半泥田等即属此类。

潴育型水稻土,主要分布于丘陵坡脚、支冲沟转弯处,溪河两岸和宽谷带坝区。此类土壤因重力水下渗潴留或因地下水侧渗,土体受到淋洗,盐基物质流失、多黄化至漂白,使水稻生长不良。剖面多为淹育/渗育/潴育型。豆瓣泥、死黄泥、白鳝泥田等属此类。

潜育型水稻土,主要分布于深沟窄谷以及长年关蓄冬水的稻田。土体分散,灰蓝色,含还原物质较多。剖面以淹育/潜育/渗育为特征,具冷、烂、毒、串等低产特征,各种烂包田、鸭屎泥田等属此类。

2. 水稻土属性

水稻土按其属性特征可分为3个亚类,9个土属,28个土种。

冲积水稻土亚类,占水稻土类面积的0.3%。据母质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两个土属。其一,灰棕冲积水稻土,占水稻土面积的0.26%,系长江流水搬运淤淀于两岸的灰棕色土壤母质经水耕形成。矿物质养分较丰富,土壤层次分明,多为淹育/渗育组合,水旱两用。有沙田、油沙田2个土种。其二,紫色冲积水稻土,占0.04%,零星分布于龙潭河、渠溪河等中小溪河两岸,由紫色土母质水耕熟化而成,有冷沙田1个土种。

紫色水稻土亚类,占水稻土类面积的89.9%。主要分布于丘陵低山区。据母质的来源不同,可分为4个土属。其一,暗紫色水稻土,占水稻土面积的14.3%,多分布于深丘、低山山麓,顺沟谷发育,形成冲漕田。该土属光热条件差,水分侧渗大;土壤黏重,田深烂;土体处于分散还原状态。有黄沙泥、黄泥、大眼泥3个土种。其二,灰棕色水稻土,占水稻土面积的39.1%,分布于沿江丘陵区。由沙溪庙组砂页岩发育而成,矿物质养分高,吸收量大,呈中性或微酸性,多为麦—稻两熟田。地处沟、冲的,排水困难,土壤呈潜育态。地处塝上、垭口的,易遭干旱。有砂田、黄泥、豆瓣泥、白鳝泥、大泥5个土种。其三,红棕色水稻土,占水稻土面积的13.8%,由遂宁组钙质页岩、泥岩、粉砂岩等发育而成。分布于350~700米的丘陵、低山向斜轴部。土壤发育较浅,钙质、硫化物、氯化物较多,胶体品质甚差,潜育层深厚。失水快、吸水慢,干后硬结成块,耕作困难,有效磷被固定,水稻极易坐蔸,多为低产水稻田。有红石骨子沙田、豆瓣泥、紫黄泥、泥夹沙田4个土种。其四,核紫色水稻土,占水稻土面积的22.7%,由蓬莱镇组棕紫色砂页岩发育而成。分布于龙潭—蔺市向斜轴部,海拔650~900米。土壤黏化和富铝化过程明显,土质偏酸至中性,磷素缺乏。有冷沙、沙夹泥、黄泥、大泥田等4个土种。

山地黄壤水稻土亚类,占水稻土面积的9.8%,由山地黄壤水耕熟化而成。主要分布于焦石、白涛等岩溶带坝区和低山背斜山麓,海拔500~1500米。有3个土属。其一,矿子黄泥水稻土,占水稻土面积的7%,主要由嘉陵江灰岩发育而成。处于漕坝地形,溶洞发育,水分渗漏大,土壤黏化、富铝化过程同时发生,剖面通体黄化,多有淋溶现象。以潴育态为主。土内有机质含量较高,矿质化强度较弱,有效养分明显缺乏。有黄泥、白鳝泥、鸭屎泥3个土种。其二,冷沙黄泥水稻土,占水稻土面积的2.6%,由须家河组砂页岩发育而成。因所处地势较高,砂岩透水性较强;土壤剖面通体向白黏化发展,具酸、沙、冷、瘦特点,有效磷缺乏,水稻极易坐蔸。有冷沙田、黄泥田、炭渣田、白鳝泥田4个土种。其三,老冲积黄泥水稻土,占水稻土面积的0.14%,由老冲积黄泥和卵石黄泥水耕而成,同旱作土为复区分布。有黄泥田、卵石黄泥2个土种。

(二)冲积土

冲积土,又名潮土,系江河、溪流冲刷搬运沉积而成。主要分布于长江、乌江沿岸河漫滩和一、二级阶地上。其特点是土层深厚,颜色多样,矿物质成分复杂。在涪陵,冲积土总面积4500亩,占耕地面积的0.4%。潮土归为河流冲积土亚类,有2个土属,4个土种。其一,灰棕冲积土。占冲积土总面积的60.4%,分布于长江两岸的大、小中坝和黄旗坝、坪西坝、兔耳坝及乌江边的小溪、三门子、网背沱等一、二级阶地上,主要有潮沙泥、潮泥2个土种。其二,紫色冲积土。占冲积土总面积的39.6%,零星分布于涪陵区境溪河两岸。有夹沙泥、冷沙2个土种。

(三)紫色土

紫色土主要由物理风化形成,故其理化性质直接受母质影响。如在富含盐基物质的母质上发育成的土壤,则养分含量较高,呈中性或微酸性;具明显的黏土化过程,沿江丘陵区的紫色土即属此类。如在先天性潴育的母质上发育成的土壤,由于深受古气候、古水文作用的影响,则有富铝化特征,常可见镁、锰的酸性淋溶和白土化的成土过程,如龙潭坝、蔺市—五马坪的紫色土。在涪陵,紫色土总面积39.2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5.4%,主要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的沿江丘陵区和坪状低山区。

紫色土据其母质来源的不同,可分4个土属,21个土种。

其一,棕紫泥土。占紫色土类总面积的12.7%,集中分布于龙潭—蔺市坪和珍溪—大胜向斜轴部。有冷沙土、夹沙土、石骨子、黄泥、大泥5个土种。

其二,红棕紫泥土。占紫色土类总面积的13.5%,分布于龙潭—蔺市坪和珍溪—大胜向斜轴部,有红石骨子、红沙大土、豆瓣泥、硝白鳝泥4个土种。

其三,灰棕紫泥土。占紫色土类总面积的46.0%,主要分布于海拔200~500米的沿江丘陵区,以李渡、新妙、清溪最多,珍溪、城郊次之。有石骨子土、沙土、夹沙土、紫黄泥、豆瓣泥5个土种。

其四,暗紫泥土。占紫色土类总面积的27.8%,主要分布在黄草山、木鱼山山麓和勾家场—梓里场背斜之东西两翼,以及焦石、溪区交界的单斜高丘地带。有黄沙土、油石骨子、夹沙土、炭渣土、黄泥、鸭屎泥、大眼泥7个土种。

(四)山地黄壤

山地黄壤总面积14.0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2.6%,分布于海拔500~1500米的低中山背斜轴部。有3个土属,11个土种。

其一,冷沙黄泥。占山地黄壤土类总面积的23.2%,分布于沿江丘陵低山和背斜低中山翼部,大部分处于山岭和长岗状地形带内。有冷沙、黄沙泥、炭渣土、黄泥4个土种。

其二,矿子黄泥。占山地黄壤土类总面积的72.7%,集中分布于焦石、白涛两地和勾家场—梓里场背斜的嘉陵江灰岩出露地区,以及龙塘、大木的背斜中山轴部二迭系灰岩出露区,处于岩溶漕坝低中山地形,海拔多数在500~800米。有黄泥、火石子黄泥、死黄泥、大泥4个土种。

其三,老冲积黄泥。占山地黄壤土类总面积的4.1%,零星分布于离长江岸数百米的丘陵坡地上,为古河道流经区,在大山朱砂坪、焦岩睦和有较集中的分布。有卵石黄泥、黄泥、白鳝泥3个土种。

二、土壤区划

1979年2月25日至1980年10月,涪陵集中200人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对土壤资源状况进行全面普查,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土壤区划,将土壤分为3个土区、8个亚区。

沿江丘陵—紫色土区。位于长江沿岸,包括李渡、新妙、清溪全部,城郊大部,马武、蔺市的一部分,面积达1178.2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0%。其中,1978年末农耕地62.6万亩,占总耕地的56.4%。该区耕地田土各半,人口稠密,复种指数高,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该区下分两个亚区:其一,沿江河谷浅丘—灰棕紫泥、冲积土亚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河谷地带,是粮食、茎瘤芥(榨菜原料)、蚕桑、柑橘、桂圆、蔬菜主产区。其二,深丘低山—暗紫泥亚区,分布于黄草山背斜东翼和勾家场—梓里场背斜两翼,是粮、经、竹、木主产区。

坪状低山宽谷带坝—紫色土区。位于区境西南部,包括龙潭坝和蔺市、马武两地坪上部分,面积达736.4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其中,农耕地28.2万亩,占总耕地的25%。该区是涪陵水稻、油料基地,下分两个亚区:其一,宽谷带坝—红棕紫泥、棕紫泥亚区。海拔650~750米,主产水稻、油菜。其二,侵蚀低山—棕紫泥亚区。比平坝区高100~200米,粮、林、经各占一定比重。

岩溶漕谷带坝—山地黄壤区。包括白涛、焦石全部和珍溪的永义、丛林,城郊的黄旗、天台、靖黔,马武的梓里等地,总面积1030.97平方公里,占35%。其中,耕地20.2万亩,占总耕地的18.2%。该区田少土多,地广人稀,林地和草地面积大,为旱粮和林牧业区。该区下分4个亚区:漕坝—矿子黄泥亚区、低山矿子黄泥亚区、中山—石灰岩黄泥亚区和丛林—梓里黄泥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