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辅助译者风格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译者风格在中国译论的理论层面可以说是“隐身”的:无论是形似还是神似,好的翻译应该在某种层面上忠实于原文,原文还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译者的重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在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体系中不被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翻译学界相继出现了文化学派、翻译研究学派和解构学派等新兴研究领域,原文至上的观点被不同程度地瓦解和否定,为译者风格研究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近年来,语料库翻译学使翻译研究发生了从文化转向语言学的回归,正如玛丽亚·铁木志科(Maria Tymoczko)指出,“语料库翻译研究出现在翻译研究发展的关键时刻。它萌芽于语料库语言学,因而完全属于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方法。同时,它也标志着从规定性到描写性的转向……整个翻译研究中的各种论争都在语料库翻译研究中得到了反映”(Tymoczko, 1998: 652-660)。

利用语料库展开译者风格研究的第一人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莫娜·贝克(Mona Baker)教授。自贝克教授利用语料库研究译者风格以后,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在这一领域利用语料库进行了译者风格某一层面的调查和研究,进而产生了诸多研究思路和体系。因此,语料库辅助译者风格研究需进一步界定其研究重点、研究模式和研究手段。解决这一问题的初衷便是本书的缘起。

本书共分七章。第1章绪论部分简述人类翻译活动的历史和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的背景和当代翻译理论的多元发展,在此基础上简要就选题缘起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框架、研究方法和目标以及本书的创新点等四大方面进行阐述。

第2章对研究的焦点问题——译者风格——进行理论追溯,指出译者风格演变发展经历了从传统译论下译者风格的隐身到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后译者风格的凸显,并将分别梳理中西方对译者风格认识演变的过程。

第3章主要讨论自建《聊斋志异》翻译语料库的技术问题和宏观应用方法。本章的意义在于承前启后,既是语料库翻译学视域下译者风格研究讨论的延续,也是基于语料库实证研究的基础奠定。

第4、5章是基于小型自建语料库的实证研究,是本书的核心部分。该部分主要围绕《聊斋志异》小型英译语料库的建设和译本风格的历时与共时研究展开不同层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探讨。第4章著者选择翟理斯译本和闵福德译本进行译者风格的历时性研究。在第5章中,著者选取出版年份非常接近的闵福德译本和黄友义等的译本展开《聊斋志异》英译本的共时性研究。

在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初步完成的基础上,第6章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研目标读者对于《聊斋志异》三个译本的反应和接受,目的在于讨论不同译者风格对原作在译入语社会和文化中传播的影响,希望以英译《聊斋志异》为例给中国典籍英译在海外的传播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启发。

第7章结论总结本书所解决的三大核心问题及理论贡献。

必须指出,本书理论体系的发展得益于2014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的资助。著者有幸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在此期间,利用身处英国的便利,著者对本书的两大研究对象的相关英国汉学家进行了后续追踪研究,因此积累了大量素材,修改或完善了本书中的部分观点。同时,著者受上海财经大学校级项目“翻译社会学转向下的译者风格研究——以中国文学外译为背景”的资助,开展了围绕译者社会化的主题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所得融入了本书。没有这些学术发展契机,著者无法顺利完成本著作的撰写任务。囿于作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不当之处望各位专家学者包涵。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著者所在学院的鼓励和资助,非常感谢学院领导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扶持和帮助,互助而友好的工作氛围是我今后能够持续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于个人研究的强大后盾与切实保障。同时感谢我的老同事陆红菊老师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各位老师,她们的敦促和帮助促使了本书的最终完稿与问世。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愿父母安康幸福,我的Bella聪明活泼,一起成长、感悟人生和共同进步是我们一家共享的信念!

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