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研究的创新点
本书关注语言和文化两大领域、以语料库工具对清代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三个主要英译本中的译者风格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了语料库翻译学和文化研究,既从微观层面考察三个译本在文本各个层面的特色,又从宏观层面考察译者选篇和翻译策略制定,系统而全面地考察《聊斋》历时英译和共时英译的译者风格。本书关注的焦点不再是传统译论推崇的“忠实”“对等”或者“信、达、雅”等翻译准则,而是基于描述译学和语料库翻译学视域下的对译者风格的客观描写、分析和解释。本书认为,译本是不同历史、不同文化的产物,研究其中的译者风格有助于理解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规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这种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既丰富了译者风格的内涵,又提供了历时和共时译者风格调查的具体研究策略和方法。本书的创新点在于如下三点。
(1)构建了语料库翻译学视域下的译者风格研究体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料库翻译学开始兴起并逐渐得到译界的肯定和重视。从翻译研究本身看,语料库翻译学得到了两方面理论发展的支持:第一,语义观转变为情景观,突破了传统的“对等”,将其视为一定社会文化情景中语言使用的对应;第二,描写翻译研究范式打破了原文的主宰地位(Baker, 1993: 236-241; Laviosa, 2002: 5)。本书以语料库翻译学为理论基础进行译者风格研究,不仅形成了以译作为导向(target-text oriented, TT-oriented)并包含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的更为全面的译者风格描述体系,而且兼顾翻译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传统译者风格研究中的合理之处,本书中的译者风格评价模式结合了以原作为导向的(source-text oriented, ST-oriented)、具体考察译者和用何种方式再现了原文某些显著文体特征的对比评价,其目的在于不抛弃传统的译者风格考察中的合理手段,又重点结合语料库翻译学提供的“量”化手段,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方式提供基于整个翻译文本在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的数据并且分析其中有规律性的译者风格表现模式。这种定量结合定性的研究方法能够更加系统地解释特定译者通过特定翻译文本体现出的风格,超越了先前对译者风格的零散的、不够有说服力的研究,试图建立一种更为综合的译者风格评价模式。
(2)为国内《聊斋志异》英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多元的视角。
第一,国内《聊斋志异》英译研究调查显示,《聊斋志异》英译研究总体数量偏少,根本无法与《红楼梦》英译研究相提并论,而这一现状对比《聊斋志异》原作地位完全失衡。第二,目前国内《聊斋志异》英译研究成果中以《聊斋志异》英译本为唯一研究对象的专著相对有限,本书可以看作这一领域中的尝试。第三,现有对《聊斋》英译的研究多限于单一视角如语言学视角、文化视角等,研究对象也基本集中于少数几个译本,如翟理斯1880年的英译本。在此《聊斋》英译严重不足和匮乏的背景下,本书试图回答其英译研究中现存的一些迫切问题,如结合语料库翻译学和文化研究系统描述《聊斋》英译的译者风格,对闵福德译本和黄友义等译本的研究也做了一定补充。研究旨在通过微观结合宏观层面的分析,探索《聊斋志异》英译中的译者风格,为《聊斋》英译研究填补一定的空白。
(3)自建的小型《聊斋志异》语料库为本书的独特之处和语料贡献。
本书中核心部分的实证研究基础是自建的小型《聊斋志异》语料库,包含《聊斋》原文和《聊斋》三个英文选译本的四个子库,均经过加工和校对,以Word和Txt两种形式保存以便于统计和分析。小型《聊斋志异》翻译语料库和原文语料库由著者独立完成,限于时间和精力,自建语料库仅为结构简单的单语语料库,尝试弥补了《聊斋》英语研究语料和语料库的空白。作为一项先驱语料库(pilot corpus),这项自建语料库可以为有志于《聊斋》英译研究的学者提供语料素材,而且,以此为基础和起点,这项小型语料库也将吸引更多《聊斋》研究者对其进一步扩充和完善,从而为《聊斋》英译研究提供宝贵的语料。
综上所述,无论从理论层面的译者风格综合研究模式的探索、从填补《聊斋》英译研究的不足或是从《聊斋》英译翻译语料库的建设方面,本专著具备不同于以往研究的独特之处,是为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