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阅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有一种文学叫“思南”

书店 | 思南书局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517号

最初这里并不叫思南路,而是马斯南路。马斯南是个外国人的名字,用这个名字来命名这里是为了纪念一位叫马斯南的法国音乐家。他最为出名的作品是《沉思曲》,这个作品也是歌剧《泰伊思》的间奏曲。这位著名音乐家于1912年在法国巴黎去世。当时这里是上海的法租界,于是法租界公董局就将这条新开辟的马路命名为RUE MASSENET,即马斯南路。

马斯南的《沉思曲》取材于法朗士的小说,他的另一部歌剧《维特》改编自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他还创作过《玛侬》,意大利的普契尼也曾写过同名的歌剧,这两部歌剧都是根据法国作家普雷沃的著名小说《玛侬·莱斯科》改编的。可见艺术是相通的,只是运用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人类的生活与经历的事件。或许这条用马斯南名字命名的道路,也延续着这位法国音乐家对艺术的实践,并将这种实践融入自己的故事,形成了新的街区艺术。

很难想象原先这里的居民都是临水而居的,一派鸡犬相闻、树木葱郁的景象,即便是在上海开埠后的数十年后也依旧如此。要形成现在的模样,马斯南路的修筑本身就是一段历史。最初的马斯南路只是环龙路(现在的南昌路)到辣斐德路(现在的复兴中路)之间的一段。后来北边延伸到霞飞路(现在的淮海中路),南边扩展到薛华立路(现在的建国中路),不久继续往南延伸到了贾西义路(现在的泰康路),这样今天的思南路就基本形成了。到了1946年,这里以贵州省思南县命名,于是就有了思南路的重生。

很多人喜欢这里,因为这里的气质,和具有欧陆风格的住宅区。这里有各种形态的建筑式样,这些式样可都是当年的欧美流行设计,现在依旧延续着那个时代的模样。但设计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真正骨子里的是这里的文化和历史的诸多联结。这里曾经的居住者与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成就了一段又一段的传奇。人们讲述这些传奇,犹如讲述这座城市的成长史,它的重生与城市的重生一样,带来一次又一次新的变革与憧憬。

听说原先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一家叫红鸟书店的法文书店,店主是一位名为卡松的法国人。他书店里的法文图书、报纸和杂志曾是沪上法文书店中最为完备的。卡松博学多才,藏书极为丰富。店里的绝大多数书籍都是从法国运来的,顾客大多是居住在上海的法国侨民。附近的震旦大学、中法工业专门学校、中法药科专门学校的用书也都是向卡松的书店购买的。逐渐地,一些中国人也来光顾书店了。他们来主要是为购买原版图书阅读,法国的文学作品也逐渐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这也促成了一些中国作家将法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当时有不少作家选择居住在马斯南路这一带。

正是这些人文思想与作品令这一带的文化氛围变得更加包容并蓄。看着眼前依旧是一只红色小鸟标记的思南书局,这样的错觉还会时不时地萦绕在心头,这既是文化的延续,也是对于这个街区最为合适的继承。当你随着石阶拾级而上,看着一旁墙壁上绿茵茵的爬山虎,就仿佛游走在时光的阶梯上。不经意地坐在室内的木制楼梯上,靠着一旁的旧式窗架,偶尔飘来的风带起几片绿叶浮动,伴随着远处传来的自行车铃铛声。

文学源自生活,尽管它有艺术加工和作者个人主观的感受。有一次来思南参加邹韬奋纪念馆的活动,在不大不小的场地里面,一排排的座位全都坐满了。台上一位白发老者深情地朗诵了邹韬奋先生的《转到光明方面去》,曾经的场景又再次浮现在眼前:读大学时参观过邹韬奋纪念馆,在这个隐藏于闹市高架旁的居所内,我们看到了邹韬奋先生的文字。每个新闻专业学子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新闻偶像,只怪当时年少,只是听说过那些所谓的“偶像”。跟着带我们参观的教师,只感觉这是个极为拥挤的地方。待到工作后,接触了邹韬奋先生的文字,才发现他心中有一个特别真善美的世界,在那个兵荒马乱、国破家亡的年代里,他将自己内心的无限光明给予充满迷茫的青年人,还有在当时似乎是看不到希望的民族。

或许与这里的房屋一样,凡事皆需要经历一些风雨,才能够感受到一些内在的涌动。历经大浪淘沙后沉淀下来的才是真正能留在心底的。如今这样的内涵又重新出现在摩登的氛围中,成为现世的弄潮儿所推崇的又一种海派摩登。你可以在书店里选择一本书翻看,或在LONDON REVIEW角边的壁炉架上发现一辆伦敦红的双层巴士模型。这里的复古键盘像极了那个时代的打字机,让你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文学产生过程。

如今这里依旧会产生它的文学,因为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思南”。大家慕名而来,不仅仅因为这里的曾经,也因为它的现在,还因为这里可以在不经意间遇见文学。原本不属于这块土地的文化,用文学的方式降临在这里,就像20世纪涌现的那些翻译作品一样,这里的翻译和交流也还在继续。这种延续随着一家家书局的开设,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片街区的特别气质,不管你是不是曾经仰慕过,不管你是不是曾经怀疑过,这里就是文学的一部分,因为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人都会出现在文学中,也会从文学中收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