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原典】
忍乃胸中博闳①之器局,为仁者事也,惟宽恕二字能行之。颜子云“犯而不校”②,《书》云“有容德乃大”③,皆忍之谓也。韩信忍于胯下④,卒受登坛之拜⑤;张良忍于取履⑥,终有封侯之荣。忍之为义⑦,大矣。惟其能忍,则有涵养定力,触来无竞⑧,事过而化,一以宽恕行之。当官以暴怒为戒,居家以谦和自持⑨。暴慢不萌其心⑩,是非不形于人。好善忘势⑪,方便存心⑫,行之纯熟,可日践于无过之地,去⑬圣贤又何远哉!苟或不然,任喜怒,分爱憎,捃拾⑭人非,动峻辞色。干以非意者⑮,未必能以理遣⑯;遇于仓卒⑰者,未必不入气胜。不失之褊浅,则失之躁急,自处不暇,何暇治事?将恐众怨丛身,咎莫大焉!其视吕蒙正之不问姓名⑱,张公艺⑲九世同居,宁不愧耶?愚因暇类集经史语句,名曰《忍经》。凡我同志⑳一寓目间,有能由宽恕而充此忍,由忍而至于仁,岂小补哉!
大德十年丙午闰月朔古杭蟾心吴亮序。
【注释】
①博闳(hóng):广博宏大。器局:器量,气度。②颜子: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孔门弟子,孔子最得意的学生。犯而不校:被人冒犯了却不去计较。③《书》:《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一部多体裁文献的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有容德乃大:出自《尚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大意是唯有能够包容的人才能称得上品德修养高。④韩信: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元勋,与张良、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忍于胯下:指韩信早年佩剑过市,被无赖少年所辱,韩信为避免冲突,从其胯下钻过。此事详见后文之“出胯下”。⑤登坛之拜:指汉高祖刘邦筑将坛隆重地任命韩信为大将军。⑥张良:祖上为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西汉开国元勋,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取履:替老者捡掉到桥下的鞋子。此事详见后文之“圯上取履”。⑦忍之为义:忍字中包含的道理。⑧触来无竞:受到触犯不予争论。⑨自持:自我克制。⑩暴慢:暴怒怠慢。萌:生发。⑪忘势:忘记身份权势。⑫方便存心:心中时刻想着与人便利。⑬去:距离。⑭捃(jùn)拾:收集。⑮干以非意:受到他人意外的冒犯。干,触犯,冒犯。⑯遣:处理,对待。⑰遇于仓卒:在仓促之间发生的事情。⑱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名相。不问姓名:指吕蒙正出任参政的时候,被某同僚背后指责,但他没有去查询具体何人。此事详见后文之“佯为不闻”。⑲张公艺:唐代人。此事详见后文之“九世同居”。⑳同志:志同道合之人。
【译文】
“忍”是一个人心胸博大宽宏的大度的呈现,是仁者才能够做到的,只有宽容、恕谅这两个词才能真正去践行“忍”。颜回说:“别人冒犯自己,不要去计较。”《尚书》上记载说:“能够包容的人,才有高尚的品德。”这都是说的“忍”的意思。韩信忍受了胯下之辱,最后得到汉高祖刘邦的登坛拜将;张良忍住了怒气帮黄石公拾回草鞋,后来享受了封侯的荣耀。忍的这种道义真是宽宏博大啊!只有能忍的人才具有深厚的涵养和坚固的定力,才能做到对别人的冒犯不去争执,事情了结之后就让它消失掉,以宽容恕谅的心态对待所有那些冒犯自己的人和事。当官应该力戒暴怒,持家就应该做到谦虚和气。暴怒轻慢不在心中产生,是非对错不要表现在脸上。乐于行善而不仗势欺人,心中时时想着为别人提供便利,将这些做得熟练之后,就可以每天处在没有过错的境界,这样的人距离圣贤也就不远了!如果不是这样,随意放纵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随意表现得爱憎分明,刻意收集别人的过错,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示人脸色。倘若有没预料到的因素来干扰,不一定能做到按照道理来处理;对于突然发生的事情,不一定能做到不感情冲动意气用事。如果这样的话,不是因狭隘浅薄而出现偏差,就是因急躁慌乱而出现失误。如果这样的话,调理好自己的麻烦事情都没工夫,哪里还有空闲处理事务呢?恐怕将来各种怨气要像草丛一样积聚于身,到那时候危险就大了!看吕蒙正善于与同事相处,不问冒犯者的姓名;张公艺善于治家和亲,九代人居住在一起,相比之下能不感到惭愧吗?我在空闲的时间,搜集了经书和史书上的语句,把它叫作《忍经》。我的朋友们,在看过此书之后,如果有人能由宽恕发展到这种忍,由忍再发展到仁,那么此书所发挥的作用,难道还算小吗?
元大德十年(1306)丙午闰月朔古杭蟾心吴亮序。
【延伸阅读】
白居易曾作《中隐诗》说:“大隐住市朝,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这就是俗话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描述的是古代隐士的高下之分,其实“忍”也有大小之别。在遇到他人的冒犯之时,强行压下怒火,这是小忍;遇到他人的冒犯,一直能够不起冲突,这是中忍;只有那些视他人的冒犯为生活本色而安之若素的人,才称得上是大忍。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吴亮一开篇便说“忍乃胸中博闳之器局,为仁者事也”。而“仁”是儒家最推崇的境界,即便孔子也谦虚地说自己“仁,则吾不知也”,可见“仁”之难能。也许正是因为“忍”能够到达这样的高度,所以它才能够被吴亮尊之为“经”。当然吴亮视“忍”为经未免有夸大之嫌,但其初衷或许不过是要突出“忍”的重要意义。毕竟对很多人来说,因为不能忍已经损失了很多,或许吴亮本人就是此中的受害者呢?“忍”很重要,并不是因为“忍”很深刻难懂。事实上“忍”并非高深的理论,而不过是如同很多真理一样简单明了,正如《周易》所说的“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百姓日用而不知”(《周易·系辞上》)。但是很多人却不能够认真践行,这就使得生活中因“不能忍”而发生的悲剧不断重演。所以对于“忍经”而言,除了要加深对“忍”的理性认识之外,更重要的问题,或许还在于告诉世人应该如何去“忍”。吴亮正是这样做的,他总结了两个字的“宽恕”忍字诀,认为“惟宽恕二字能行之”。他还描绘了一条清晰演进的路线,即“由宽恕而充此忍,由忍而至于仁”。孔子也说过到达“仁”的途径,他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我们看到,“宽”正是“五者”之一。将“忍”等同于“仁”,当然是吴亮的期望或者是野心,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忍”不过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手段。但恰恰是这一点的差别,却使得很多人最终还是不能真正做到“忍”,而始终不免为不忍所困、不忍所苦。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吴亮的视忍为经、视忍为仁,或许才是解决上述困境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
【原典】
《易·损卦》①云:“君子以惩忿窒欲②。”
【注释】
①《易》:《周易》又称《易》《易经》。最初用于占卜决疑,后为学者阐释而多哲理。庄子说“易以道阴阳”,司马迁说“易以道化”。《周易》的成书时间与作者,至今仍然莫衷一是。学者们大体上认为《周易》是历代多人不断加工整理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内容包含经和传两个部分,《易经》大约产生于周初,《易传》一般认为作于战国时期。②惩忿窒欲:《周易》损卦之《象辞》:“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谓克制愤怒,控制情欲。
【译文】
《易经·损卦》说:“君子自己抑制愤怒,控制情欲。”
【延伸阅读】
古人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忍是很重要的一个字,因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有可能出现不如意的情况,有些问题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无法很快解决,更有些问题不是自己能力所能及地解决,所以只能忍!不能忍者,往往会自毁前程,失去长远的利益。
三国时期,刘备自从得到了军师诸葛亮之后,一直都是听从诸葛亮的安排来行军打仗,但是最后一仗,他却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劝告,因为他要给关羽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关羽在麦城被孙权设计俘虏之后,孙权因为爱关羽的才德,劝他投降。但关羽两眼圆睁,厉声大骂。孙权考虑到这种不肯降服的人才,留着将来必成大患,于是叫人将关羽父子推出斩首。消息传到成都,刘备大叫一声,昏倒在地。刘备从此不吃不喝,每天只是痛哭不止,发誓要引兵为关羽报仇。
刘备称帝之后,便要兴兵攻吴为关羽报仇。赵云劝刘备以天下为重不要出兵,刘备不听。诸葛亮也率领百官苦苦相劝,刘备心中有一些动摇,然而这个时候,张飞从阆中赶来,哭着要刘备为关羽报仇,刘备听了张飞的话,决心进攻东吴。张飞报仇心切,鞭打了范疆、张达这两人。范疆、张达两人怀恨在心,当天晚上,两人见张飞酒醉未醒,于是杀了张飞,连夜投奔东吴去了。
刘备得知张飞遇害,哭得天昏地暗,发誓要替张飞和关羽报仇。被仇恨冲昏头脑的刘备再也听不进任何人的劝阻,于是十分意气用事地率领大军进攻东吴去了。
战争初期,蜀汉军队节节胜利,东吴军队节节败退。傅士仁、糜芳见刘备势大,便杀了马忠投奔刘备。刘备将马忠的头祭在关羽灵位前,又将傅士仁、糜芳两人刀剐祭灵。孙权见蜀军锐不可当,便将张飞首级和范疆、张达送还刘备,请求刘备停战。
刘备将范、张两人刀剐于张飞灵前,却不愿停战。这时大将阚泽以全家性命作保向孙权推荐陆逊领兵抵抗刘备。
蜀军天天在城门前叫骂,但吴军就是坚守不战。由于天气炎热,刘备便令人将营寨移入林中荫凉处。刘备让吴班到关前诱敌,军士赤身卧在阵前。吴将徐盛、丁奉要求出战,陆逊不准,说“这是诱敌之计,三日后可见分晓”,三日后陆逊领众将到关上观望,见吴班的兵已经离去,刘备伏兵正走出谷口,众将这才心服口服。刘备又让水军顺江而下,在东吴境内沿江扎寨。陆逊见时机成熟,便点将出兵。初更时分,大刮东南风,蜀营到处起火,蜀军自相践踏,死伤无数。结果东吴军队大破蜀军。刘备逃往白帝城,最后郁郁而终。
所以,做人一定要冷静,尤其是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千万不要妄自行动,否则就会走进敌人设计好的陷阱。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不能只看事情表面,应该换个角度想一想,不要因为一时的情绪而蒙混了视听,也不要因为蒙混了视听而作冲动的行为,否则,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原典】
《书》周公戒周王①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又曰:“不啻不敢含怒。”又曰:“宽绰其心。”②成王告君陈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③
【注释】
①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相传为礼乐文明的制造者,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周王:周成王,姓姬名诵,西周第二代君主。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被誉为“成康之治”。②“小人怨汝”几句:出自《尚书·无逸》。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诗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詈(lì),骂,责骂。汝,你。皇自,更加,益发。“皇自”或作“兄曰”。③“成王告君陈”几句:出自《尚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君陈,一说为周朝大臣,一说为周公旦的儿子。必有忍,只有忍耐。济,成事。容,宽容。大,高尚。
【译文】
《尚书》载周公告诫周成王说:“小人怨恨你,骂你,则自己应当感到惶恐,并加强修养,不要去计较他们。”又说:“不只是不敢发怒。”又说:“是放宽自己的心胸。”周成王告诫君陈说:“必须有忍性,事情才能办成功;有宽容的度量,道德才能高尚。”
【原典】
《左传》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②藏疾,瑾瑜③匿瑕,国君含垢④,天之道⑤也。
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⑥也。”
哀公二十七年:知伯入南里,门,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⑦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⑧
《左传》:“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⑨?”
【注释】
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作者历来认为是左丘明,生活的时间或早于孔子,但后世颇多争议。《左传》与《公羊传》《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被认为是解释《春秋》经文的传注之作。全书以鲁国十二位国君为线,按编年的体例,叙述了春秋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该书虽然是历史著作,但“情韵并美,文采照耀。”(清刘大槐《论文偶记》),算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典籍之一。②薮(sǒu):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③瑾瑜:美玉。④含垢:忍受屈辱。⑤天之道:自然的规律。⑥鲁:鲁国。为国:立国。⑦“知伯入南里”几句:原文如下:知伯入南里,门于桔柣之门。郑人俘酅魁垒,赂之以知政,闭其口而死。将门,知伯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知伯,姓姬,智氏,讳瑶,谥号襄,其名知瑶,亦为荀瑶,时人尊称知伯,史称知襄子。晋国荀氏家族的终结者,他的战败直接导致三家分晋的历史格局。赵孟,赵无恤(?—前425),一作赵毋恤,赵鞅(赵简子)长子,春秋战国之际晋国赵氏的封君。卒谥襄,史称赵襄子。主,谓知伯。恶,相貌丑陋。为子,立为宗子。庶,希望。赵宗,赵氏家族。⑧“楚庄王伐郑”几句:此事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前591),姓芈,熊氏,名侣,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肉袒牵羊,示服为臣仆。肉袒,脱去上衣,裸露肢体。下人,屈身于他人之下。信用其民,取信于民,民甘为所用。⑨“一惭”二句:此语出自《左传》昭公三十一年。一惭不忍,不能忍受一次屈辱。
【译文】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语说:“个人的屈伸,完全是由心里决定的。”河流和沼泽容纳着污泥,山林和草丛中藏着祸患,美玉中隐匿着瑕疵,君王忍受一些耻辱,这是自然的规律。
《左传·昭公元年》:“鲁国以相互忍让来治理国家。”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知伯进了南里,将要攻打郑国城门,叫赵孟“攻进去”。赵孟对他说:“主公您在这里(臣不敢先攻进去)。”知伯说:“你长得丑陋而且缺乏勇气,怎么可能会被立为宗子呢?”赵孟回答说:“我能够忍受屈辱,你的耻笑对我们赵家有什么危害呢?”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率兵攻打郑国,郑国君王袒露着肩膀牵着羊来迎接楚国的军队。楚庄王说:“郑国的君王能够忍受别人的侮辱,也一定能为他的国人所信奉并愿意为他效命。”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不愿忍受一次羞辱,而使自己惭愧一辈子吗?”
【原典】
《论语》①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②。”
又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③?”
又曰:“君子无所争④。”
又曰:“君子矜而不争⑤。”
颜子犯而不校⑥。
戒子路⑦曰:“齿刚则折,舌柔则存。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好斗必伤,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为上。”
【注释】
①《论语》:该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和对话文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②“小不忍”二句:出自《论语·卫灵公》。小不忍,不能忍受小事情。乱大谋,败坏大事情。③“一朝”三句:出自《论语·颜渊》。一朝之忿,一时的气愤。非惑欤(yú),难道不是很糊涂吗。④君子无所争:出自《论语·八佾》。无所争,不去争论什么。⑤君子矜而不争:出自《论语·卫灵公》。矜,庄重。⑥颜子犯而不校:出自《论语·泰伯》,原文为:“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颜子,颜回。⑦子路(前542~前480):即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擅长政事,深受孔子器重信赖,性格刚猛勇敢。
【译文】
孔子说:“小的事情不忍让,就会破坏了大的计划。”
孔子又说:“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忘记了自己和亲人的安全,这不是糊涂吗?”
孔子又说:“君子不会与别人争论什么。”
孔子又说:“君子处事谨慎而不与人相争。”
颜回即使被人欺侮,也不会计较。
孔子告诫子路说:“牙齿刚硬就容易折断,舌头柔软才能完好保存。所以柔软的一定能胜过坚硬的,弱小的最终能战胜强大的。好斗的人一定会受到伤害,好勇的人一定会导致死亡的结局。所有行为的根本,就是忍让为先。”
【原典】
《老子》①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②。”
又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③。”又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④。”又曰:“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⑤。”
【注释】
①《老子》:即《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居后,并分为八十一章。②“知其雄”四句: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雄,比喻刚劲、躁进、强大。雌,比喻柔静、软弱、谦下。③“大直”三句: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最正直。大辩,好辩才。讷,木讷。④“上善”二句:出自《老子》第八章。上善,最高的善。⑤“天道”二句:出自《老子》第七十三章。善胜,善于取胜。
【译文】
《老子》说:“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深知什么是明亮的所在,却安于暗昧的地位。”
《老子》又说:“最正直好似枉曲,最灵巧好似笨拙,最善辩好似木讷。”
《老子》又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之争利。”
《老子》又说:“天的道,不争而善于取胜,不说而善于回应。”
【原典】
荀子曰①:“伤人之言,深于矛戟②。”
【注释】
①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字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故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②“伤人之言”二句:出自《荀子·荣辱》。
【译文】
《荀子》说:“伤害别人的言语,比用矛戟刺入人体还要厉害。”
【原典】
蔺相如①曰:“两虎共斗,势不俱生②。”
【注释】
①蔺相如(前329~前259):今山西柳林孟门人。一说山西古县蔺子坪人。赵国宦官缪贤的家臣,后官至赵国上卿。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②“两虎共斗”二句: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蔺相如说:“两只老虎争斗,必定会是你死我活的结果。”
【原典】
晋卫玢①尝云:“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注释】
①卫玠(286~312):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他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的清谈名士和玄理学家,初任太傅西阁祭酒,后任太子洗马。卫玠容貌俊美,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晋书》卷三十六有传。
【译文】
晋代的卫玠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他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在情理上是可以宽恕的。”
【原典】
又曰:“非意相干①,可以理遣②。”终身无喜愠(yùn)③之色。
【注释】
①非意相干:意料之外的冒犯。②遣:处理,对待。③愠(yùn):发怒,怨恨。
【译文】
卫玠又说:“意料之外的无故冒犯,是可以用理排遣的。”他一生都没有喜怒形之于色。
【延伸阅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谦卑的民族。《谦》卦的《彖辞》就说:“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这种谦卑的文化不仅见于主流的儒家、道家,甚至在其他的诸多流派中也能看到它的身影。谦卑忍让成了上古勤劳智慧的先民们的一种共识。他们或者以“忍”为手段,如郑国国君在兵败国破的时候,主动肉袒牵羊迎接楚庄王,柔弱谦卑的姿态,赢得了楚国的尊重,一场破国家亡的危机就此化解;或者以“忍”为目的,如孔子说的“君子无所争”,他将不争之“忍”视作古代贤德君子们的必备素质。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接受“忍”,很大程度上是看到了“不忍”的巨大后患,如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因此很多人选择“忍”往往是出于被动,是百般无奈的选择。然而如果单从利害的层面看,有些人即便“忍”了,想必也不能彻底,不情不愿的不甘心,最终还是会破土而出,只要他变得足够强大,“忍”便会即刻遭到抛弃,所以一般人在“忍”的时候,常常会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所以要等十年,无非是要蓄积力量,为将来的“不忍”做准备。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勾践的卧薪尝胆。吴越对垒,战败的越王以卑贱的姿态,躲过了灭国的危机,他处处隐忍,暗中蓄积力量,等到羽翼丰满,一飞冲天,将强吴攻灭。这样的“忍”,显然是最底层次的,只有意识到“忍”是一种自然规律的时候,“忍”才能成为一种生活的形式、生存的状态。《左传》说:“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只有将“忍”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个体在具体生活中对于“忍”的践行,才会自然而然,才不会有被绑架的纠结。然而这又谈何容易!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只做到了“小忍”,而“大忍”或许永远是无法到达的理想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