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侵不恨
【原典】
杜衍曰①:“今之在位者,多是责人小节②,是③诚不恕也。”衍历知州,提转④安抚,未尝坏⑤一官员。其不职者,委之以事,使不暇惰;不谨者,谕以祸福,不必绳之以法也。范仲淹⑥尝与衍论事异同,至以语侵杜衍,衍不为恨。
【注释】
【译文】
【延伸阅读】
真正的心怀大志者,应该不因小事而去与人结怨,更应该努力做到以德报怨。
宽大自己的仇人,仇人会良心发现,必会找机会相报;反之,冤冤相报,将永远也没有一个终点。
一位画家在集市上卖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一位大臣的孩子,这位大臣在年轻时曾经把画家的父亲欺诈得心碎而死。这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流连忘返,并且选中了一幅,画家却匆匆地用一块布把它遮盖住,并声称这幅画不卖。
从此以后,这孩子因为心病而变得憔悴,最后,他父亲出面,表示愿意付出一笔高价。可是,画家宁愿把这幅画挂在自己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他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每天早晨,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示信仰的唯一方式。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画的神像日渐相异。这使他苦恼不已,他不停地找原因。然而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跳了起来:他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么的酷似。他把画撕碎,并且高喊:“我的报复已经回报到我的头上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若心存报复,自己所受的伤害会比对方更大。报复会把一个好端端的人带到疯狂的边缘,报复还能把无罪推向有罪。
国人常说为人处世应“设身处地”“多替别人着想”,凡事要“先从自身找问题”“自己做不到就不能苛责他人”,这些日常习见的大众哲学,内中所蕴含的精义,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忠恕”。孔子有一次对学生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之后孔子出去了,其他门人就问曾参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曾子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是对己而言,要求做事必须问心无愧;恕,是对人而言,要求得饶人处且饶人。前者务求严厉,后者倡导宽容。忠恕是基于人性本善之上的,充满人情味道的处世哲学,千百年来一直得到人们的遵行。然而对于这个经典的儒家教诲,不少人却存有很多的误解。“忠”且不论,单以“恕”而言,不少人就因模糊了它的界限,而将一个好好的忠告,变异成为一种令人厌恶的乡愿,即表面上虽宽容,心底里却嫉恨。对“恕”的运用若没有边界,也会使宽恕者成为一个没有原则的好好先生。所以就“恕”而言,杜衍因为理解得透,故而运用得当。杜衍说“责人小节,是诚不恕”,这正是看到了恕的真正位置,它不是无原则的宽容,而是仅限于“小节”,也就是所谓的小毛病,因为无关痛痒,且不会影响大局,所以长官就不必过于认真。这样才是真正的“恕”。杜衍和范仲淹因为论事意见不合,而遭范大人的人身攻击,但他没有生气,因为范的动机不是为己,故而他的过激言论就属于小事,当然就在应恕之列。“衍不为恨”正是对孔子“忠恕”原则的极好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