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 尉缭子 司马法 孙膑兵法全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战权 第十二

【题解】

本篇主要论述了作战时如何取胜的问题。文中指出,兵少可用权谋,兵多可用力胜。主张先发制人,虚实并用,真假齐攻。也就是说,用兵最重要的是掌握用兵的主动权,当决定要进攻而又不再怀疑时就出击,当确有把握战胜敌人时就进攻。只有拥有进攻的主动权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如果总处于被动地位,军队的士气便会丧失,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最后指出:军事行动要严守秘密,作战行动要有节制,战场纪律要严格整肃,朝廷决策要高明,将帅选拔要慎重,攻敌要迅速而突然,这样才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原文】

兵法曰:“千人而成权[1],万人而成武。权先加人者,敌不力交。武先加人者,敌无威接。”故兵贵先,胜于此,则胜彼矣;弗胜于此,则弗胜彼矣。

凡我往则彼来,彼来则我往,相为胜败,此战之理然也。夫精诚[2]在乎神明,战权在乎道之所极。有者无之,无者有之,安[3]所信之?

先王之所传闻者,任正去诈[4],存其慈顺[5],决无留刑。故知道者,必先图不知止之败,恶在乎必往有功。轻进而求战,敌复图止我往,而敌制胜矣。故兵法曰:“求而从之,见而加之,主人不敢当而陵之,必丧其权。”

【注释】

[1]权:谋略,计谋;权谋。

[2]精诚:原意至诚,此指能精细巧妙地掌握战争规律。

[3]安: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4]诈:虚伪奸诈;欺骗,利用手段诓骗。

[5]存:保全,留存,保护。慈顺:仁慈恭顺。

【译文】

兵法上说:“有一千人就可以取胜的在于权谋,有一万人就可以取胜的在于拥有威武的气势。先用军事力量压制敌军,敌军就会因受到我们的压制而无法使出全力作战。先用威武的气势压制住敌军,敌军就会因受到我们的压制而无法应接而败退。”所以,兵贵神速而先发制人,能够掌握战争的优先的主动权,那么就能战胜他们了;如果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那么就不能战胜对方。

一般情况下,我们进攻敌人,敌人必然要反击,而敌人来进攻我们,我们也必然会去反击,相互之间,一方取胜,另一方定会失败,这就是战争的必然道理。能否精细巧妙地指挥战斗,在于能够明察敌我双方的情况,作战的权谋在于能够深知用兵之道,将交战的灵活应变性发挥到极致。本来有实力佯装成没有实力,没有实力佯装成有实力,这样的话,敌军又怎么能摸清我们的真实情况呢?

先前的帝王之所以能被传颂至今,在于他们能任用贤能正直的人,除掉虚伪奸诈的人,保全那些仁慈恭顺的人,坚决不留存作奸犯科的人并予以严惩。所以,懂得战争规律的人,一定要深知轻率出击而不知停止必然失败的危险,冒进怎么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呢?如果轻率的出击,力求决战,敌军就可以重新找机会阻止我军的进攻,这样的话,战争的主动权就掌握在了敌军手里,虽然是我方先行进攻,但一定是敌军取胜。所以,兵法上说:“如果敌人向我们挑战,我们不假思索地就去交战,或者只要看见敌人就去进攻,又或者是我军的力量根本不能阻挡住敌人的进攻,却轻率地去交战,如果出现这些情形,一定会丧失作战的主动权。”

【原文】

[1]夺者无气,恐者不可守,败者无人,兵无道也。意往而不疑则从之,夺敌而无前则加之,明视而高居则威[2]之,兵道极矣。

其言无谨,偷[3]矣;其陵犯无节,破矣;水溃雷击,三军乱矣。必安其危,去其患,以智决之。高之以廊庙[4]之论,重之以受命之论,锐之以逾垠[5]之论,则敌国可不战而服。

【注释】

[1]凡:凡是,但凡。

[2]威:威慑,指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

[3]偷:原意是窃取,这里指泄露军事机密。

[4]廊庙:指殿下屋和太庙,后指代朝廷。

[5]逾垠:亦作“踰垠”。越境之意。

【译文】

但凡军队一直处在被动地位的情况下,就会丧失士气,丧失士气后会变得恐惧,心生恐惧就无法坚守阵地,而战争失败往往是因为指挥无方,造成军心涣散,士兵四处流离,这些状况就是不懂用兵之道的表现。如果士气昂扬勇往直前就要毫不犹豫地顺从士气一举进攻,如果进攻时发现敌营里军心动摇不敢前进,就趁机猛烈攻打他们,察明审视战场各种情形,并将营寨安在居高临下的有利位置,这样就可以利用强大的气势压倒敌人,如果能做到这些,就是对用兵之道精通到极点了。

平时讲话如果不注重小心谨慎,就会泄露军机;作战时入侵之势没有节制,就会失败;如果进攻时像洪水溃散,或者像炸雷轰击一样暴躁而不受约束,就会造成三军的阵形混乱不堪。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稳住阵脚,才能转危为安,消除其中的祸患,还要依靠智谋作出正确的决策。所以,战争中,朝廷的战略决策定论要高明,选择将领委以重任一定要慎重,以锐不可当之势跨越两国的边境后,还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进敌军后方,那么,无需久战,敌国就会很快屈服于我们而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