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探险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探险者发现神秘山谷

如果不是台湾山河探险协会的极力邀请,也许我们不会贸然闯入一个隐藏了数千年之久文明的神秘部族的山谷。

如果不是那次神奇的青河之旅,我们也许不会有如此重大的发现。

台湾民间“寻找成吉思汗”探险活动由台湾山河探险协会发起。2000年5月2日,探险队从蒙古国肯特省克鲁伦河畔出发,历经82天,行程1769公里,于7月22日由阿尔泰山深处塔克什肯口岸进入新疆。全体队员共6人集体休整,准备下个阶段以徒步和畜力方式为主的探险行程。该协会总监、台湾探险家徐海鹏先生于7月30日由台北飞往乌鲁木齐举行新闻发布会,向新疆各界征寻合作探险伙伴,联合组队共同走完新疆段行程。作为博物、考古学者,尤其是作为研究神秘现象和外星文明的研究者,我们很荣幸地成为台湾探险队的文化顾问,将与他们一道,探察从蒙古国到中国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分水岭路段。

地图及有关资料显示,该地段是蒙古大军西征的古道,是一个景色壮观且不为世人所知的山谷。8月7日,我们从乌鲁木齐赶往530公里外的青河县城,与台湾探险队会合。8日、9日探险队考察塔克什肯口岸布尔根河段。8月11日晨10时,考察队乘两辆越野车,由青河县旅游局长焦克敏带队,前往三道海子山谷。海子,即湖,顾名思义,那里应该是个有三个湖泊的山谷,据说,青河县的大青格里河与小青格里河的源头就在三道海子。

考察车队饱受颠簸之苦,来到了萨尔木特牧村,沿阿迪卡山(哈萨克语,意为“墙一样的”)进入山间谷道,但见怪石乱卧,鬼狐惊蹿,十分险峻。多亏是越野车,行程中车不时被路上的石块崩得跳起来,车里的人,自然也就东倒西歪,头撞车篷。三道小河流,泛出大片白色光滑的鹅卵石,让人心惊肉跳,但越野车仍一头扎进河水,溅起大片浪花,直直爬上对岸。山道上有的地方仍保留营帐的痕迹,哈萨克牧民的毡房有时就扎在这些痕迹的旁边,不知道这是哈萨克人旧年毡房的印痕,或果真是成吉思汗西征大军的军帐遗迹,历史与现实的交错感,加之探寻神秘未知境地的新奇和激动,使我们感觉似幻似真。

进入山口不久,就到了查干郭楞湖畔,但见湖泊碧水盈盈,水天一色,至少有10平方公里湖面面积,呈狭长型水面平展如镜,在周围黛色的山峦的守护下,散发出一种安静、祥和又神秘不可测的气息。最奇特的是,湖畔靠近山的一大片裸岩上,满是远古先民的岩画,多是牛、羊、骆驼,也有猎人狩猎的形象。画面夸张,想象丰富,粗略统计有几百幅之多。先民艺术家们大概把这儿当成了露天创作展览馆了,他们在此耐心地描画,刻制,表达心中的悬念。

此山路虽是700年前蒙古大军西征通道,但因多年废弃,早已无法通行,仅被牧民作为牧道骑马通过。但因有三道海子巨型石堆的存在,县里前几年专门组织人力物力修筑了仅能通行越野车的山路,依旧崎岖不平。山道两侧长满了参天的西伯利亚红松,其间杂有白桦和山杨,大块大块的花冈岩垒在树与树的中间,路两侧的河水涛声与山间的风声、越野车的马达声混成一种撞击耳膜的声音,仿佛远古大军行进的鼓声,又如天风在宇宙深处惊啸而过,使颠簸在越野车里的探险队员们始终精神亢奋。

48公里的山道,越野车走了整整3个小时,最后翻过海拔2800米的大坂,来到地势极为开阔的三道海子山谷,果然景象万千。

三处湖水,有九曲十八弯溪水相连,湖面大约3.5平方公里,水深约2米,当地牧民每年仅有夏季的两个月在此游牧。三个湖从东南向西北依次为花海子(什巴尔库勒湖)、中海子(沃尔塔库勒湖)、边海子(切特勒库勒湖)。三湖由高山融化积雪和泉水汇集,山水相映,空气清新,鱼游鸟鸣,风景十分秀丽。

张承志在《荒芜英雄路》一文中提到:“经蒙古国境内一座叫做乌兰大坂的山口,自三十四号界碑进入阿尔泰。于克勒干敖包东侧南下,绕边、中、花三个海子,与自三十五号界碑入境的另一条古路于卡增达坂以东汇合。汇合后的大道遇滩消失,遇山修筑,陡谷石筑,通向山外的哈尔嘎特大通道。”此处所写“边、中、花三个海子”正是三道海子山谷。可见此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北经阿尔泰山分水岭,地处高寒,人迹罕至。在这个相传为蒙古大军屯兵地的山谷,引人注意的是多年来一直被当地蒙古族牧民传说为“成吉思汗墓”、并世代拜祭的巨型石堆。

当日,我们所乘越野车首先到达边海子旁的巨型石堆所在地,虽然以前我们从有关资料中有所了解,但来到此地,仍不得不为石堆的高大宏伟及周围的地形山势所震慑。台湾队员们陆续到达,看到地处高寒、人迹罕至的地方居然有如此规模的人工巨石堆,个个震惊得目瞪口呆。

该巨型石堆高22米,底座直径78米,由大小基本相似的石片组成,石片大多长70厘米,宽40厘米,厚度10—20厘米左右,表面已布满了铁锈红的地衣。石堆四周以石块下挖铺成一包围石圈,圆圈宽7米。石堆底座直径92米,距内石圈70米处,还有一处石圈,其周长达700米,宽5米,内外石圈之间有四条石道相连,呈十字形,每条石道长70米,宽3米。石堆平面图形状如车轮,在东轴处及北面,以石块铺就一个奇怪的水平图案,有8块没有片石的小空地长着天然绿草,形似某种象征并有寓意的图案。据计算;整个巨型石堆使用石块超过5万立方米,占地十余亩。石堆地表形制完整复杂,规模可称欧亚北方草原之最。

探险队员们一边观察,拍照,一边喃喃地说:“没有一个工兵团干上一年,恐怕谁也堆不起来。”

“弄不好,石堆下面还有复杂的工程。这样看来,调动的人力物力恐怕是个惊人数字。”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觉得要在这样人烟稀少的地方调动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那么这个巨型石堆的墓主人的权势恐怕不亚于亚历山大或秦始皇。有人干脆说,也许这里面埋的就是成吉思汗,或是带领希腊人横扫波斯、进军到了印度和帕米尔高原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墓。有的人说,或许埋的是柯尔克孜人传说中的伟大英雄玛纳斯。

作为长期研究新疆地区的博物考古专家,张晖首先注意到巨型石堆周围矗立着七通鹿石石碑,并有河道围护,经观察,应是自然河流经人工改造形成的。

三道海子山谷长约六七公里,宽二三公里。在仔细勘查巨型石堆并简单商议后,我俩沿山谷追索。在我们的视野里,沿山谷环湖排列的,竟是多达50余个在地面摆出不同图案的巨石圈。这些石圈分布在整个六七公里的山谷,仿佛在追随它们至高无上的君王——巨型石堆。

巨石堆的身影就像一个凛然不可侵犯的圣物,傲然直视苍穹。石圈图案、石片石阵,人工河,如诸葛亮的八卦阵,让人顿生惶惑和无所适从之感。整个山谷散发着神秘不可测的气息,令人心灵无比震撼!

有关考古学资料表明,这些石圈是距今400多年乃至更早的塞人墓葬,这个山谷显然埋藏了一个塞人部族。那么,是哪个部族埋藏于此,而巨型石堆又意味着什么?几十个石圈又为何图案各不相同,古人到底感受到了什么,又在崇拜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