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有效应对“东西增多”“舍不得扔”——跳出负面的螺旋线
01 思考家里积存东西的机制
为什么家里的东西会变多
我经常听妈妈们说:“我家的东西不知不觉就变多了……”我们都知道难以收拾是因为东西多,但大多数人都不会认真地思考东西增加的原因。下面就和孩子一起来解答几道简单的算数题,用数字来思考东西增加的原因吧。
• 问题1:一户人家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和两个孩子。如果每人每天带一个物品回家,那么1年后会增加多少呢?(食品和消耗品除外)
也许有人觉得不会每天都有那么多东西被拿回家的,那么请回想一下每天的日常生活吧。孩子带回来的橡皮、书、点心、饮料,再加上受外观吸引而买的杂货,看似便宜的小物件……很多东西不知不觉就出现在了家中。
1(个)×4(人)×365(天)=1460(个)
仅仅一年,家里就会增加将近1500个物品。即便不是每个人每天都带回东西,不要求计算精准,每个家庭1年也会轻松增加大约1000个物品。
• 问题2:如果家中的物品每年增加1460个,那么10年后会增加多少个呢?
1460(个)×10(年)=14600(个)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来,10年后家里会增加将近15000个物品。据统计,4口之家的生活必需品数量是5000~6000个,如果增加了15000个物品,那么多余物品则是必需品的2倍。
无意中的行为导致房间变乱
我们已经知道了东西增加的机制,那么房间为什么会乱呢?房间自己是不会随意变乱的。“无意中”从外面拿回了不必要的物品,用过的物品“无意中”没放回原位,不必要的物品没有立马扔掉,“无意中”积攒了起来……没错,最大的敌人就是“无意中”。“无意中”就购买了物品,然后“无意中”觉得自己需要,所以没有扔,搁置在一旁。
如果能够和“无意中”诀别,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摆脱“不擅长整理”的身份。擅长整理就是能够“当场判断”出自己是否需要。即便是不擅长的孩子,只要勤加练习最后也一定能够做到。买东西和扔东西时,问孩子几个简单的问题,让他的意识觉醒,从“无意中”跳离出来,会很有效果。不只是孩子,对大人效果也很显著。后面会介绍对孩子和大人都有帮助的“避免购买不必要物品的提问”和“无法丢弃时的扪心提问”。
深入思考,也许就会注意到真正需要的物品和真正想要珍藏的物品其实没有那么多。
随着判断能力得到提升,“无意中”购买的坏习惯一点点地得到纠正,舍弃的能力自然也会提升。练习得越多,判断是否需要的速度也就越快。如果用“需要或不需要”的标准难以做判断,就试着用“在用或没在用”来判断吧。这样一来,孩子也能轻松地做出判断。
实践篇 试着做一做2
灵魂提问
避免购买不必要物品的提问
① 因为很可爱、萌萌的,所以想要
“它可爱到让你想要一直珍藏到20岁吗?”
② 就是喜欢,所以想买
“真的打心底里喜欢吗?”
③ 之前用的那个找不到了,所以想买
“那么这次你决定好把它归置在哪里了吗?”
无法丢弃时的扪心提问
① 也许有一天会用到
“只是模糊的预感吗?既然确定不了使用时间,那不就是不需要吗?”
② 很怀念,不想扔
“那么整个房间里面不都是令你怀念的东西了?充满回忆的东西必须要经过严格挑选!”
③ 感觉很重要,不想扔
“是不是真的重要呢?你有认真思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