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1983-1996)(合编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对草原和牧业很不熟悉。过去只来过内蒙古自治区四次,两次到呼伦贝尔,50年代和60年代各一次;两次到呼和浩特,都是短访,不是调查研究。1954年我在《话说呼伦贝尔草原》里说过,当时我看到的草原上的草,长得矮矮的,够不上“风吹草低”,不如用“浅草没蹄”来形容似乎更恰当些。我还提到老乡们认为草矮好养羊的话。1961年又去呼伦贝尔,所见的没有多大改变,只听说草场在退化,牛羊喜吃的草越来越少了。1983年访问呼市,到草原去转了一下,那是个为旅游开辟的参观点,草长得和50年代所见的差不多。矮草是不是好,暂且不论。但这四次都没有看见沙化了的草场,更不明白沙丘怎样移动的。关于这些情况还是我这次到赤峰地区得到的新见识。沙化有害于牧业,即便是外行人也会一看就明白。现在翁牛特旗这个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所形成的三角地带,沙化面积已超过草场的百分之四十。赤峰市的其他地方情况可能更为严重。如果今后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方向是以林牧为主,那么很清楚,治沙应当是着重的要着了。这一点多年来有远见卓识的人是早已明白的。

我在上面说,解放以来的30年,从草场的情况来说,不能不承认赤峰地区生态环境中的恶性循环还没有根本扭转。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说没有注意治沙工作。当我们的车子刚出赤峰市区,同行的朋友就指着路前的一个小丘说,在这上面有块石碑刻着朱老总和董老的题诗,纪念当年治沙的成绩。解放初期,沙化的威胁已经达到赤峰市区的北郊。经过种草种树,挡住了风沙,经过这30年,这里已成为一片郁郁葱葱的密林了。这说明在这个地区,沙化和反沙化的两种势力长期以来一直在较量。人这个因素,扮演着相反的两个角色:一方面是自发的破坏,另一方面是理智的建设。上面所说的情况只表明到现在为止,后者还没有压倒前者。要把生态环境扭转过来,看来还得做一番努力。

我们在这次考察中看到了这方面一系列的科研成绩。可以肯定,经过长期地坚持工作,确已为扭转生态的恶性循环找到了因地制宜的有效办法。现在的问题已不是在这地区能不能恢复生态平衡,而是怎样把各个环节上找到的治理方案成龙配套,付诸实施,推广到全境。

我们访问的第一站是参观赤峰市郊区太平地乡的农田防护林。这是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在1966年开始的一项科研课题。这个乡1959年有4个村,54户人家,当时是一片沙化土地。经过山、水、田、林、路、机、电的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1965年成功地营造了大面积的农田防护林,造林7500亩,形成400多条林带。把整片土地划成370多个网眼,每个网眼有200亩农田,共保护了6.6万亩农田。林带是由几层树木构成,定期分行栽植,分期成材,老树砍伐,新树接班。如果把这些树木按双行排列,有500公里之长。在林带保护下,改善了农田的小气候,风速降低37%—75%,温度提高7%,土壤含水提高35%,这就控制住了沙化。粮食产量逐年增加,1965年单产109公斤,防护林发挥作用的1975年单产达到225公斤,1983年又提高到300公斤。他们津津乐道的是1982年5月里赤峰市遭到11级暴风,全市灾情严重,唯独太平地林网内98.5%的农田平安无事。最近几年,第一批种的树已经成材,每年可采伐5000立方米,出售收入超过100万元,而且建立了一个胶合板工厂,把残余木片胶合成木板,制造家具,只是林业一项就吸收了劳动力1400多人,每人每年收入600元。太平地乡以林护农,林农并茂,而且开始发展乡镇工业,走出了一条沙治民富的道路。我屈指一算大约是20年。到一户老乡家里访问时,看到这个家里正使用电磨机碾玉米。小型机械已进入农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