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传统宗教“游移现象”分析的理论基础
在将要进行的对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可以站在不同的视角,或者说面对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不同类型、不同取向、不同层次、各种运行策略与途径,以及社会环境、互动场域、国际背景等,一定需要相关的理论基础为描述和阐释这一现象提供相应的支持。也可以说,局限于某一学科视角和理论范畴是无法完整地回答和面对这样一个复杂议题的。为此,不仅需要多元的理论视角,还要在借鉴、汲取和运用的过程中实现学科的重组、理论的重组和概念的重组。正是依赖于这样的理论重新组织和知识再建构,才有可能更好地分析这一现象。当然,也要看到,用现有的不同学科的理论视角直接完成对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解释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是因为相关的学科理论对这一现象还存在盲点,而且其分析单位、研究层次、观察视角有不同的倾向,以及对相同的社会现象存在不同的立场和解释。这些都使得单一理论视角不可能达到完整地回答社会上发生的任何事件的效果,更不要说面对宗教文化“游移现象”这样一个敏感、复杂的议题了。
深入研究传统宗教“游移现象”一定需要理论的支撑。为了获得这种支撑就要有目的地选择不同的理论作为参照,通过吸收、筛选、反思、运用,将这些宏观与中观、思辨取向和操作取向的理论整合进来,并内化到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在这一阶段,需要做三件事情:其一,在社会学理论、传播学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和宗教社会学理论中完成大致的选取,并对这些理论中的次级理论围绕本研究的主题进行描述力和解释力的评价;其二,在对这些学科及其理论的整合中,争取能针对所研究的现象得出相关的理论概化结果,为田野调查、事实分析提供指导;其三,理论的本土化问题。为人们所熟知的社会学或宗教社会学研究的不少理论客观地说都是外来的,这些激发理论思考的知识如何落地并用于分析发生在当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游移现象”实在需要一个理论转化的过程。
其实,完成这三件事的目的就是,在已有的理论图谱的基础上形成对传统宗教“游移现象”可能的分析思路、解读话语和研究结构,从而用逐步概化的知识描述和思考传统宗教“游移现象”发生发展的构成要素、互动过程、关系特征,以及实践逻辑和机理机制等。当然,还有一层更为重要的意义,就是在汲取前人的成果之后,悬置以往的“概念”,更好地在实地现场实现对现象的考察,发现新的、不同知识的增长点,以本土经验丰富相关概念,补充相关理论,回答相关问题,从而体现本研究理论自觉的立场、文化自觉的意识和直面现实、回应需要的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