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角下的腐败网络: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1]
周冬 廖冲绪[2]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通过收集、整理权威媒体公开报道的相关数据,使用社会网络研究方法对腐败网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腐败行为者的级别对腐败网络的形成有着显著影响,官员级别越高、权力越大,越容易促成腐败网络的形成和扩散;腐败行为者拥有的社会资源、占据的“结构洞”位置与其级别有着正向相关关系;官职级别和“结构洞”位置与官员贪腐谋利数量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基于此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时,要加大跨地区、跨部门交流力度,重点梳理长期在一地任职的领导干部在当地的社会资本,找出容易引发腐败的关键位置和节点,避免带病提拔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分析;腐败网络;社会资源;结构洞
近年来,我国腐败问题的严峻程度和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区域性腐败和行业性腐败交织,从个体化向集团化发展,呈现一种“集体腐败”的危险态势,“系统性、塌方式”的腐败案件频频曝出,“抓住一个,带出一串,挖出一窝”成为腐败案件查处中日趋普遍的现象。
“在一些腐败普遍化的地方和部门,甚至出现腐败团伙排斥廉洁官员,导致‘廉洁者难以生存’的情况。”(过勇,2017)对此,不同学科从各自理论视角出发,进行研究。经济学基于行动人理性选择和成本收益,通过委托-代理模型、合谋模型、博弈模型等理论工具分析腐败问题。政治学以现代化和民主化理论为基础,着眼于政治制度及权力结构特征,寻求腐败的成因。心理学则在微观层面对个人腐败行为的发生和传播做出解释,认为行动者通过彼此间的心理互动,形成一种对腐败认识的共同心理尺度。格兰诺维特指出:“腐败受到社会结构的影响,需要关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交换关系,关注行为人的社会地位及其与他人利益冲突中的社会建构的作用。”(Granovetter,2007:152-172)由于腐败镶嵌于社会系统之中,腐败研究揭示的不仅是一种经济交易、制度特征或社会心理,更是社会结构、公共权力、个体策略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一种非法的且超越双方的社会交换,腐败主体往往会集结成一种相互联结的网络。有鉴于此,本文充分考虑腐败得以滋生与蔓延的社会环境和载体,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探寻腐败网络形成的内在社会结构根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腐败行为与腐败网络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为进一步清除腐败产生的社会土壤、有效治理腐败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