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者寿
赵世瑜[1]
我非常荣幸受到杨老师和厦大人文学院的邀请来参加这次盛会,我已经十多年没有参加过这样规模盛大的会议了,我认为学界对此次会议如此重视,体现了大家对傅衣凌先生开创的厦大社会经济史传统的推重和景仰,而杨国桢先生则是其身后重要的承上启下者。
我自己对社会经济史研究完全是门外汉,但因缘巧合,我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刚刚出道的时候,最早认识的京外同行就是厦大傅门的传人,这里面不仅包括我们这些已经进入退休倒计时的老朋友,也包括现在已经成为著名教授的当时厦大的本科生。即在如今的北大历史系,也有两位重要学者是傅先生和杨先生培养的博士,这在京城的历史研究机构中是不多见的。
我提交本次大会的论文,已蒙杨老师垂青,先期发表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9年第1期,就不在这里报告了。近30年来,我作为一个研究华北的学者,跟随厦大的朋友在福建、浙江沿海跑过多次,4月底5月初要跑跑浙闽古道,6月还会去永泰,多少让我这个门外汉得以初窥门径。杨老师将他在20世纪90年代对闽西老家的调查文稿交我学习,也使我对这一我从未涉足的地区有了更多细节的认识。
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也即所谓东南沿海,岸上不远就是连绵的大山,山海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不说山区和海岛,就是山海之间的平原建立起来的社会,也和中原腹地的社会有着很大区别。傅衣凌先生率先对这样一种特点进行关注,杨国桢老师接踵而行,支平、振满诸兄及其弟子们绍续箕裘,使对这一地区的研究成果蔚然大观,杨老师的系列海洋史成果、本次海洋史大会都是这样一种学术理路的自然延展。
作为一名普通学者和杨老师的后辈,我此次与会也是为了给杨老师祝寿。作为学者,一辈子两袖清风,既给不了别人太多,别人更不会给予多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所以一生中的大部分是学术寿命。我们给杨老师祝寿,是祝福他学术寿命绵长,是祝愿他给后辈留下更多的思想财富。
生也有涯,学无止境。我们此来,既为长者寿,更为学者寿。
2001年4月,杨国桢与赵世瑜在开封
[1] 作者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