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调查(总第64卷·村庄类第19卷·长江区域第9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居住格局

不同的自然地理塑造了不同的居住格局,胡家坝靠近鄱阳湖下游,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因而村落居住格局呈“散、碎、斑”状。总体而言,在地缘居住上呈现“大杂居、小聚居、分散居”的特点。村落的布局与居住地缘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生产,本节主要从“望田而居”“依水而居”“傍道而居”“靠庙而居”四个方面考察1949年之前胡家坝村民的居住形态。

一 居住概况

1949年之前,胡家坝以姓氏血缘为聚居单位,主要分为8个聚落,各聚落分布较为分散,地缘距离疏远。虽然各聚落姓氏不同且搬迁时间不一致,但聚落内部及聚落与聚落之间有一定的规则关系,主要呈现“大杂居、小聚居、分散居、朝阳居”的特点。据方晨生老人讲述:最早搬迁到胡家坝的是胡姓,其次是吴姓,与其他姓氏相比,胡、吴二姓氏属于村庄的开基祖,因而地缘居住距离最为邻近,靠近小麻塘、乌龟塘,这样便于辟田挖塘,相互协作。在地缘位置上两姓氏处于村落中心地段。与胡、吴二姓相比,其他六大姓氏均始迁于清朝中后期,搬迁布局具有明显的次序性和地缘性,总体上均匀分布在道路东侧(梅姓除外),与胡、吴二姓隔道相望。

(一)大杂居

胡家坝聚居格局呈“大杂居”的特点。从空间布局上来看,八大聚落主要环路而居,依田而建,环路而居主要是因为道路的北端是繁荣集镇,市场发达,而外迁到胡家坝的村民又主要以手艺见长,经营糕点、绣花、丝棉等生意。环路而居,便于开铺迎客,兴旺家族。依田而建方便农民种稻收稻,在以单一姓氏为主的农业生产中,依田而建不仅可以节省劳动时间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迁出地来看,梅姓、程姓、郑姓、俞姓均来自安徽,有一定的地缘情感,因此在搬迁到胡家坝的时候主要集中在道路北段,形成安徽聚落圈。

与此类似,詹姓、吴姓、胡姓、熊姓均由江西本地迁入,主要集中在道路南段,形成江西聚落圈。从周边村落来看,胡家坝邻近吕家埂、禾场畈两村庄,吕家埂以吕姓为主,禾场畈以方姓为主,吕、方二姓均是三汊港一带的大姓氏,各村落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胡家坝作为一个元末明初迁徙而建的村落,在人力、财力、资源占有上均无法和其他村落相比,因此分散的姓氏必须形成一个统一的聚落,凝聚单一姓氏的力量,抵御其他外姓的干扰,为此胡家坝八姓还专门成立了“八大家”组织,以团聚各姓氏的力量,形成一个聚落共同体。

据当地村民讲述,1949年之前,胡家坝居住格局呈“大杂居”的特点,村落“八大姓”分别居住在胡家坝各地,总体而言,居住较为分散。据老人讲述,居住分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胡家坝村民较少;二是胡家坝村民姓氏明确,一共有八大姓氏,各姓氏血缘关系不一样。

(二)小聚居

胡家坝村民在居住地缘上还呈现“小聚居”特征。传统时期,胡家坝村民居住格局以姓氏为基本单位,单家独户居住,各户均建有围墙,围墙的修建与家庭富裕程度有关,富裕的农户围墙一般由红紫色空心砖砌成,围墙高而富丽,从外面看不到院落内部,贫困的农户也有用红紫色空心砖砌成围墙的,也有用较大的石块堆积成围墙的,也有由木桩编排成围墙的,但绝大多数贫困农户以石块和木桩为界。围墙的高度不均等,一般以一米为标准,围墙修建的基本目的是划定产权归属和防止外人侵扰,具有自我保护的功能,围墙内部放置家庭私有财产,如农具、水牛、推车等。

围墙外部一米左右的范围也属于农户的私有地界,乞丐、流动小贩、过往行人如想在围墙外一米左右的范围内歇脚,需要事先经过户主的同意,特别是在院墙大门休息,更需请示户主,否则会被直接赶走。“小聚居”主要有八大居住聚落,各姓氏居住较为集中,以血缘为基本聚集单位,单门独户居住。对此,据吕宜钭老人讲述,以前胡家坝村民居住主要以血缘邻近为原则,胡、吴、俞、程、梅、詹、郑、熊姓都各自居住,没有混杂居住的情况。八大姓氏各自居住从搬迁至胡家坝一直都是这样,各姓氏平时交往很密切,但在居住上一般不会杂居,姓氏与姓氏地界有着明确的划分。

(三)分散居

传统时期,户与户之间的距离较为分散,据吕宜钭老人讲述,各户平均地缘距离为50米左右,部分村民距离更为疏远,如梅姓与熊姓,实地直线距离约为500米。分散的地缘距离使户与户之间没有明确的地理边界,各聚落的形成以姓氏为单位,同一姓氏、血缘、宗派的农户居住在同一屋场,屋场作为一种聚居场域,规模可大可小,胡家坝一共有8个屋场,其中最大的是吴姓屋场,由8位同源吴姓组成,居住在吴家厅,其他姓氏均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核心,居住在同一屋场。具体而言,程姓三户、俞姓两户、胡姓两户、熊姓两户、梅姓一户、郑姓一户、詹姓氏一户。吴家厅房屋结构见图2-10。

图2-10 传统时期吴家八个屋场布局

资料来源:根据胡家坝吴北京老人口述所绘,访谈时间为2016年7月。

据当地村民讲述,1949年之前,胡家坝村民居住较为分散,特别是最早搬迁的胡吴两姓与后搬迁的其他姓氏,在居住地缘上相隔很远。据当地老人讲述,胡、吴两姓最早居住在土地庙附近,而其他后搬迁姓氏如梅、罗、吕等姓氏都集中聚居在港河附近,地理位置相隔甚远。

随着本姓氏人口增多,胡家坝村民居住更为分散。居住房屋也相应进行了扩建,扩建一般采用就近原则,选择在本房屋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或在邻近地段进行新建,房屋扩建的前提是有土地,土地权属来源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祖传地,由祖先代代相传遗留给后代的土地;二是购买地,由农户向地方大户人家出钱购买的土地,胡家坝农户一般会向吕家埂、禾场畈等大姓村庄购买土地;三是荒地,对于山脚、河坝、田埂等无明确产权归属的荒地,一般遵循自然法则,谁先占有,谁就可以开发利用。房屋的扩建以地缘邻近为首要准则,地缘邻近不仅可以强化同姓氏之间的血缘关系,同时也可以在红白喜事上相互帮助,共同抵御外姓干扰。在房屋的选址上,要同时要兼顾风水性与适用性,对太偏、太远、太荒的地方一般不予考虑。

(四)朝阳居

在房屋朝向上,传统时期的胡家坝房屋均坐北朝南。古人认为,北为阴,南为阳,风水好的地方就应该阴阳调和,南面草木繁茂,阳气充足,北面草木荣枯,阴气太重,因而坐北朝南是房屋方位的理想选择。除风水学外,房屋的方位布局也会考虑实用性,坐北朝南首先光照好,能保持屋内阳光充足,其次通风佳,防止室内潮湿阴冷,最后空间大,房屋易扩建。在房屋结构上,这里的房屋以泥砖和木板为主要支撑架构,一般底部和墙部以泥砖打基,内部隔间以木板为主,整个房屋屋顶较高,约为4米,有利于通风纳凉。

各姓氏房屋占地面积大小不一,除胡、吴两姓以外,其他姓氏均通过购买大户人家的土地获得,具体购买价格已无从考证。房屋周边一般会有牲畜圈、菜地、杂物堆等附属物,各附属物要在房屋建好之后才可圈定,否则不被其他农户认可。各附属物的划定也有明确的界限,一般以石块、水渠、木桩、凸地为界,如牲畜圈常以木桩为界,以木桩为圆心,以绳锁为半径所划的地界均属于户主的牲畜圈。再如菜地常以凸地、水渠为界,由凸地、水渠形成的地块往往被视作户主的私有菜地,详见表2-6。

表2-6 胡家坝各姓氏聚居概况

二 望田而居

传统时期,胡家坝村民居住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望田而居。据当地村民讲述,形成望田而居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搬迁初始,以田为业;二是生存靠天,以田为食;三是择土为基,以田为大;四是邻里互帮,以田为缘。

胡家坝最早形成于元朝中后期,据《胡氏宗谱》记载,元代末年,胡家第二十一世伯川公因生活所迫由蔡岭西山迁居到港河一带,由于靠近港河,水系发达,由水系自然冲刷而成的坝湾遍布四周,因此开基祖伯川公以胡氏为村姓,取名胡家坝。据当地老人讲述,胡姓最早到胡家坝开基立业需要购置田地,因而胡姓从邱姓手中购置了大量田地。由此,胡姓以田为业,望田而居,开始壮大家业。随后搬迁到胡家坝的吴姓,效仿胡姓以田为业,望田而居,在居住格局上也靠近田地。此后再搬迁至胡家坝的俞、程、梅、詹、郑、熊六姓氏也与胡、吴两姓类似。对此,吴北京老人讲述,当时最早搬迁至胡家坝的是胡姓,第二个搬迁至胡家坝的是吴姓,当时胡姓和吴姓都依田地而居,靠近田地居住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靠天吃饭,不然没有粮食;二是效仿胡姓,胡姓最早望田而居,第二个搬迁至胡家坝的吴姓也望田而居;三是为了居住地缘邻近,田地搭界相互帮忙。

除了最早搬迁原因,村民望田而居主要是为了求得粮食。传统时期,胡家坝多洪涝旱灾,为了求得生存,村民一般都望田而居。据当地老人讲述,1949年之前,胡家坝村民每年都吃不饱,为了多收获粮食,一般都居住在靠近田地的地方,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方便看护田地;二是方便收获粮食;三是方便照料田地。此外,也有当地老人讲述,望田而居是胡家坝村民的一种习惯,望田而居村民心里踏实。对此,方晨生老人讲述,靠近田地居住是胡家坝村民的一种习惯,最早搬迁至胡家坝的胡姓就是望田而居,此后其他姓氏也同样居住。胡家坝村民望田而居主要是为求得粮食,害怕田地少人照看。

传统时期,村民望田而居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信仰土地,认为土地是村民生存之源,因而对土地心存敬意。据当地老人讲述,居住靠近田地,表达了胡家坝村民对田地的敬意,特别是在干旱时节,有些村民会在田间地头烧香叩头,祈求田地多产谷子,以保全家平安。据当地村民讲述,1949年之前,居住在田间的村民会时常祭拜田地,祭拜一般是在干旱时节,田地附近的村民会聚集在一起,焚香烧纸,祈求田地不减产。烧香磕头也有一定的规则:一般是越居住靠近田地的村民,越需要多磕头,越居住远离田地的村民,磕头次数越少。

居住在田地周边的村民可以相互帮忙,以田地为交往媒介,相互帮扶。据当地老人讲述,1949年之前,村民主要居住在田地周围,在农忙的时候可以相互帮忙,如居住较远,一般无法及时帮忙。例如当时胡家坝村民望田而居,在农忙的时候村民可以相互帮忙(帮忙主要集中在打谷、晾晒、割禾、看护、收获等田地流程上),与之相邻的冯家岭村民都居住在低丘山岭上,因而每到农忙的时候,相互帮忙的很少。据当地老人讲述,冯家岭村民相互帮忙需要走很远的路,有的时候相互帮忙需收取“跑路费”。对此,方晨生老人讲述,胡家坝村民望田而居有时也是为了邻里帮忙,在传统时期,邻里在田间耕作,时常缺乏农具和劳力,为了便于相互合作,村民一般都会居住在靠近田地的地方,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方便自家照看田地;二是方便与其他村民合作耕田。

三 依水而居

胡家坝位于都昌县中心地区,水路交通便捷,邻街(港头老街)汇阳峰乡三条源头(侯家山、杨储山、芭蕉山三山之水)的港河直通鄱阳湖,是附近7个乡镇的水运枢纽,历来都是商贾黄金地区。胡家坝村民房屋的居住格局也呈现为依水而居,依水而居主要依三种“水”源:一是河塘;二是湖坝;三是港河。

依河塘而居是胡家坝村民的主要居住方式,胡家坝境内一共有五大水塘,分别是乌龟塘、小麻塘、中和塘、担水塘、啥门塘,五大河塘由各姓氏挖掘,河塘所有权归挖掘者所有,河塘使用权归全体看护者所有。为了吃水灌溉,1949年之前,胡家坝村民主要依河塘而居,围绕河塘居住,分散在河塘四周。据当地村民讲述,胡家坝村民依河塘居住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方便取水,传统时期,村民没有淡水,因而只能居住在河塘周围;二是方便灌溉,部分田地需要水源灌溉,村民居住在河塘周围便于田地灌溉;三是方便洗涮,居住在河塘周围,方便取水洗漱,否则需要到港河取水。

胡家坝五大河塘都有村民居住,乌龟塘主要是胡、吴两姓居住,小麻塘主要是罗、吴两姓居住,中和塘主要是罗、梅两姓居住,担水塘和啥门塘主要是吕、方两姓居住,居住方式都是单姓聚居。详见图2-11。

图2-11 村落河塘与姓氏居住位置

资料来源:图中河塘与姓氏居住位置是根据2016年7~8月在胡家坝村访谈俞圣记、梅顶兴、梅小玉、邹全奎、熊祖勤、吴北京、吕宜钭、吕士温等多位老人整理而成,由于年代久远,位置信息不一定十分准确,仅供参考。

依湖坝而居是胡家坝村民的另一种居住方式。在胡家坝地域最大的湖坝是鄱阳湖,据当地老人讲述,胡家坝胡姓当时最早想迁居至鄱阳湖下游,但鄱阳湖时常发生大水外漫,因而只能定居在乌龟塘附近。最早定居胡家坝的姓氏主要居住在河塘周围,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其他外姓氏相继搬迁至胡家坝,但河塘周围已经被早迁姓氏占用,因而只能居住在鄱阳湖沿岸,居住在鄱阳湖沿岸的姓氏主要有罗姓、方姓、吕姓、谢姓、梅姓等姓氏。

传统时期,胡家坝村民依湖坝而居主要有五个原因:一是方便取水,靠近鄱阳湖,可以就地取水,无须从外挑水。二是方便捕鱼,胡家坝村民主要以耕田经商为生,但绝大多数村民都会捕鱼,从鄱阳湖捕回的鱼主要用于自己食用和市场售卖。三是方便种田,胡家坝以水田为主,水田集中分布在鄱阳湖下游,村民依湖而居,利于辟田耕种。四是方便运输,鄱阳湖沿岸靠近港河码头,附近十里八乡的货物和人员全在港河集中,因而在鄱阳湖沿岸居住,方便来往运输。五是方便开铺,鄱阳湖沿岸水运便利,人流密集,境内有港河码头和港河集市,因而居住在鄱阳湖沿岸可以开铺营店,吸纳客源。当时居住在鄱阳湖沿岸的罗姓、方姓、吕姓、谢姓、梅姓等姓氏均有店铺。据方晨生老人讲述,1949年之前,村民想要搬迁至胡家坝一般都会选择鄱阳湖附近,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鄱阳湖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可以开铺营店;二是鄱阳湖水田肥沃,利于水稻种植。当时搬迁至鄱阳湖附近的姓氏主要有罗姓、方姓、吕姓三大姓氏。

除了靠近鄱阳湖居住,村民也会集中居住在港河附近,据当地老人讲述,港河是鄱阳湖的一个分支,自古就是南北交通枢纽,利于开铺营店。居住在港河沿岸的村民主要有三个时间段:一是元朝到清朝;二是清朝中后期到民国政府前;三是民国政府统治期间。元朝到清朝居住在港河沿岸的只有一家邱姓,邱姓当时占据整条港河,用于取水、捕鱼、灌田。清朝中后期到民国政府前,胡家坝其他姓氏陆续搬迁至港河沿岸,将邱姓一家独占的港河划分为若干部分,由新迁至港河的村民分别占有,当时居住在港河沿岸的村民主要有吕姓、方姓、胡姓三家,三家分散居住,距离较远。民国政府统治期间,其他姓氏继续搬迁至胡家坝,当时搬迁至港河的姓氏主要有罗姓、谢姓、聂姓等姓氏,各姓氏集中居住,从吕姓、方姓、胡姓等手中买田置地,安家固业。对此,吕士温老人讲述,后来搬迁至胡家坝的村民主要居住在鄱阳湖和港河沿岸,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鄱阳湖和港河沿岸交通便利,是附近十里八乡的枢纽;二是鄱阳湖和港河沿岸田地肥沃,可以经营水稻;三是胡家坝其他地方均有村民占有,只有鄱阳湖和港河沿岸有地方辟田置地。

四 傍道而居

水兴则村旺,路通则村繁,水路交通是一个村落兴旺崛起的关键,便捷的水路交通不仅可以带来贸易、人口与货物,同时也是村民聚居的地方。胡家坝隶属三汊港镇,村落旱路与港头老街对接,港头老街俗称“小九江”,自古就是都昌县重要集镇,商贾攘攘,市场繁荣,境内又有港河码头,水旱交通十分便捷,村民择水而住,傍道而居。据当村民讲述,1949之前胡家坝一共有三种交通方式:水运、桥路、旱路。水路主要指鄱阳湖和港河,港河与鄱阳湖是附近十里八乡最大的运输地,是通往南昌、景德镇的必经之地,承担着货物运载、人员输送的重要功能。除水路外,港河上还修建了一座长约50米、宽约1米的石桥。据吕宜钭老人介绍,这座石桥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建起来了,相传是由最早搬迁到港头的老祖宗所建,在1949年之前,石桥上面还有红色木制扶手和红色木制栏杆,整座桥看起来十分壮观与漂亮,因此,茶余饭后,附近的村民都会聚集在桥头下,纳凉摇扇、闲聊趣谈,是村民娱乐的重要聚居地之一。

除水路、桥路之外,胡家坝的村民还有土路,土路最早由人为踩踏而成,相传土路最早是田地,后来随着姓氏的不断迁入,在田地中就踩踏出了一条长约400米、宽约0.5米的小路径,路径的北端连接着港头老街,路径的南端通往冯家岭山岭,由于受到山岭的阻隔,路径的南端不便与亮星、荷塘、赤岸、茅岭等地联系。据吕敬汉老人讲述,地方上有名的大老官吕士铭专门出钱修路,打通了胡家坝、港河一带与亮星、荷塘、赤岸、茅岭四地的阻隔,加强了与附近村民的联系。

修建了土路,村民依道而居,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傍道而居,交通便利;二是傍道而居,开铺营店;三是傍道而居,利于交往;四是傍道而居,便于种田。

传统时期,后迁至胡家坝的姓氏主要居住在港河正街,据当地老人讲述,港河正街最初并不叫港河正街,而叫胡家坝主街,由于后期与港河正街连在一起,也被称为港河正街。后迁至胡家坝的姓氏傍道而居主要是方便开铺营店,港河正街两旁,店铺林立,过往商人驻足购买。除了开铺营店,便于种田运输也是村民傍道而居的重要原因,港河正街沟通港河与冯家岭,沿途水田遍布,村民种植稻谷、收获稻谷主要通过港河正街运送。对此,方晨生老人讲述,港河正街对胡家坝村民有着重要意义,胡家坝村民种田收稻的时候,主要通过港河正街运送。港河正街两旁都是水稻田,每年7~9月的时候,村民便会推着木车运送稻谷。因而,后迁至胡家坝的姓氏,一般都会居住在港河正街两侧,主要图个交通方便和开铺方便(参见图2-12)。

图2-12 村落道路与姓氏居住位置

资料来源:图中道路与姓氏居住位置根据2016年7~8月在胡家坝村访谈俞圣记、梅顶兴、梅小玉、邹全奎、熊祖勤、吴北京、吕宜钭、吕士温等多位老人整理而成。

五 靠庙而居

1949年之前,胡家坝地域境内主要有两座寺庙:一个是福主庙;一个是土地庙。

福主庙是胡家坝村民礼拜最多的庙宇,福主庙位于港河码头右岸,占地面积约为200平方米,高约3米,[25]据梅小玉讲述,福主庙最早由全体村民建造,在1949年以前,是港河一带最大的庙宇。房屋由木制建材搭建,外墙全部由红漆刷染,富丽堂皇,里面当时供奉着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福主娘娘三位大仙,逢年过节,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来朝拜,有的求子,有的求姻缘,有的求平安。但有一年一位醉酒的村民引起了一场大火,将包括福主庙在内的其他建筑全部烧毁,福主庙就此被毁。但在1949年之后,胡家坝村民集体捐钱将福主庙进行了重新修建,庙宇得以重现。

1949年之前,靠近乌龟塘的地方有一个土地庙,据吕宜钭老人讲述,土地庙在1949年之前就有,当时是全体村民一起修建的庙宇,土地庙占地面积约为150平方米,平房结构,里面供奉着土地公,土地公为彩色绘制,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来祭拜。祭拜土地公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由村民自发祭拜,主要是在逢年过节时,平时祭拜较少。祭拜的时候村民会焚香上供,磕头祈拜。来土地庙祭拜的不仅限于胡家坝村民,吕家埂、禾场畈、冯家岭的村民都会来祭拜。土地庙在1949年的时候被鄱阳湖的大水淹没,庙宇被毁,此后再没有重新修建。

传统时期,胡家坝村民也会依庙而居,依庙而居的村民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外迁至胡家坝的姓氏;二是有着虔诚的佛教信仰;三是准备开香火店铺。据当地老人讲述,当时居住在庙宇周围的一般都是外来姓氏,主要有梅姓、罗姓、张姓、谢姓等,本地村民一般不会依庙而居,主要原因是本地村民一般有田地,居住大多靠田或傍河,不会在庙宇周围买田置地。据当地村民讲述,传统时期村民信仰佛教,能在庙宇四周居住也是一种福气,因而外地村民会优先考虑庙宇周围田地,但庙宇地价有高有低,一般寺庙周边地价较高,土地庙周边地价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土地庙敬奉小神且多建在低丘处,因而地价较低。对此,吕宜钭老人讲述,庙宇地价有高有低,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庙宇神佛的地位,如果是上神,地价就高,如果是下神,地价就低;二是庙宇的具体位置,庙宇修建在平原上,地价会很高,如果庙宇修建在低丘上,地价一般很低;三是敬拜庙宇人数的多少,如果庙宇敬拜人数众多,地价一般很高,如果庙宇冷清,敬拜人较少,地价会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