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交通运输状况
海州地区的早期公路是在清代驿道的基础上修筑的,1914年,淮扬护军使修筑了一条从淮阴循古驿道到新安镇4米宽的军用道路。接着孙传芳部署白宝山对新安镇向北至海州的清代交通大道进行局部整修,形成了南起淮阴、北至海州的土路面军用道路。而白宝山部队使用汽车拖炮,这也是海州最早出现的机动车运输。[26]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各省设建设厅,其下设公路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公路建设和管理。在江苏省建设厅征工筑路政策的推动下,海州地区的公路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进展,从1928年到1932年先后修筑了连接周边区域的干线(详见表1-2)。
表1-2 1932年海州公路干线情况
除干线外,还修筑了一批县道(见表1-3)。
表1-3 1932年海州地区县道情况
表1-3 1932年海州地区县道情况-续表
从表1-2、表1-3可知,1930年代初,海州一带修筑完成了一些公路,但道路等级普遍较低,均为土筑路基,路宽7~9米,仅有少数路段可以通行汽车,其余只能通行畜力车和人力车。
此时海州地区的内河航运业则要逊色不少。至1934年3月,江苏全省有39个县可通行小轮,共有小轮472艘,总吨位5726吨,通航里程4529公里。海州地区仅有灌云一县开通了48公里长的盐河航线,有轮船4只,总吨位不过16.7吨。[27]清江浦至灌云线是废黄河以北的一条南北向航线,以盐河为基本航道。该线清江浦至涟水段最宽,平均宽40米、深5米;新安镇至灌云段最窄,平均宽16米、深1米,只能通航小轮。此线贯穿清江浦、涟水、灌云三县,全长150公里,“其主要运输货物为食盐、石料、食粮等项”。[28]1931年前后,浦东公司、同义轮船局、盐河轮船公司等相继经营此线,然因航道水位不稳定,时开时停。[29]显然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海州地区的内河航运和公路运输与同时期河网密布的江南各县相去甚远。陇海铁路与连云港的相继竣工,对改善该地区的对外交通的确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总体来看,近代海州区域得益于濒海的地理优势,盐业相当发达,相应区域内盐运业也比较繁荣,但一般为从盐滩到盐坨的短途转运。此外,公路运输事业在1930年代以前只是刚刚起步,汽车的使用较少,而且多数路段只能通行人力车和畜力车。海州区域与江南发达地区通过内河及公路相连,但因距离遥远且航路并不通畅,相互间的往来并不密切。内河航运水位因季节更替变化较大而不能随时畅通,近海航运也只是以盐运为主,辅以粮食和木材运输,交通体系并不完善。总体来看,该区域开港前商品经济状况一般,贸易路线以省内为主,且处于从属地位。
海州区域由于沿海滩涂增长,海岸线不断前移,河流和沿海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的港口因淤塞而没落乃至废弃,新的港口亦随之产生,并在历经繁荣之后走向衰败。新坝、青口、大浦以及灌河口诸港基本上是沿此轨迹发展的。随着港口的变迁,海州区域的贸易中心亦屡次转移。
海州区域的物产以海盐及农产品为主。其中海盐的运销范围较广,其运销方式短途内以陆路和内河为主,远距离则以海运为主,但总体而言高度依赖水运。然而该区域仅有几条较大河流可以开展内河航运,不及淮河以南区域发达,遑论河网密布的江南地区。近代以来,大浦港和灌河口诸港均因河流泥沙多而容易淤塞,疏浚则既困难又不经济,大浦港最终被废弃。该区域以原有官道为基础修建了公路,但路况较差且不能相互连通,并不具备开展公路汽车运输的条件。
随着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州区域相对落后、单一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得其与内陆地区的商品流通受到诸多限制。1925年,陇海铁路东段修筑到了新浦,海州与内陆由此建立联络,极大地改善了海州区域的交通运输状况。然而,为应急开辟的大浦港毕竟不可长久,形势的发展需要建设一个正式的海港。
[1] 连云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云港市志》上册,方志出版社,2000,“总述”,第1页。
[2]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图7~8。
[3] 《道光云台新志》卷2《建置》,《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第566页。
[4]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11《山川考》,《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188页。
[5] 《道光云台新志》卷2《建置》,《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569页。
[6] 《连云港市志》上册,第118页。
[7] (明)宋濂撰《元史》卷93《食货一·海运》,中华书局,1976,第2365页。
[8] 《连云港市交通史》,第28页。
[9]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79《食货三·漕运》、卷86《河渠四·海运》,中华书局,1974,第1920、2116页。
[10] “新坝去(海州)州治南四十里,旧有银山坝以捍海潮,则涟河之水由此入官河以通安东支家河,今海堰既决,始于此筑坝,故名。”见《隆庆海州志》卷2,《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书店1962年据宁波天一阁藏明隆庆刻本影印。
[11] 徐德济主编《连云港港史(古、近代部分)》,第9页。
[12] 《连云港市志》上册,第375页。
[13] 徐德济主编《连云港港史(古、近代部分)》,第9页。
[14] 徐德济主编《连云港港史(古、近代部分)》,第35页。
[15] 《连云港市志》上册,第375页。
[16] 《连云港市交通史》,第37页。
[17] 《连云港市交通史》,第38页。
[18] 徐德济主编《连云港港史(古、近代部分)》,第8页。
[19] 引,古代食盐运销单位,每引折合200公斤。
[20] 盐坨,原盐集储待销的地方。
[21] 《隆庆海州志》卷2,《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22]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12《山川考》,《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210页。
[23] 《连云港市交通史》,第30页。
[24] 《连云港市交通史》,第34页。
[25] 徐德济主编《连云港港史(古、近代部分)》,第55页。
[26] 《连云港市交通史》,第46页。
[27] 该统计数字含上海市数据,见《江苏省内河航运概况》,《江苏建设》第1卷第1期,1934年3月,“报告”,第80页。另郭孝义主编《江苏航运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第119~123页)记载,1934年2月,江苏全省有39个县可通行小轮,共有小轮386艘,总吨位3798.30吨,通航里程3728公里。两处关于灌云县通航里程及轮船吨位的记载完全相同。
[28] 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江苏省》,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3,第11编第3章,第169页。
[29] 郭孝义主编《江苏航运史(近代部分)》,第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