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瑶白村寨结构和人群关系
瑶白,其寨名得自他称音译,自称“正押金”,意为两个山间的寨子,也意为“第二寨”。[12]周边侗家称“苗北”,“苗”是“苗人”,“北”是“一支”的意思,意为“苗人居住的地方”。
瑶白地理形态较为特殊,由剑河境内而下的归应溪、村寨境内的归琼溪、地密溪与彦洞乡登尼境内而下的下教溪、佳郎溪、涌羊溪、冲横溪汇集切割而成,其地势呈西东走向,西高东低。清初,瑶白“破姓开亲”以地势的走向将瑶白划分为上、下两寨进行联姻。上为“舅”与“姑”,下寨为“岳父岳母”。由此,“上”与“下”在地方文化中就被赋予了超越地理含义而具有等级意义的文化意义。至今,上下两寨联姻的边界实践构成了当下瑶白人的处事主张。
一 上寨
上寨有龙、滚、宋三姓。龙姓是瑶白的开寨先祖,人口发展至今天的10多户。从龙氏老人的口述得知,龙姓原籍天柱柳寨,为避战乱,其先祖才从“归抗”(侗名地名)迁徙到瑶白寨中小山顶布富冈定居。房族号为“闷宁龙”,“闷”,侗语为“井”,“宁”为“银”,“闷宁”含木本水源之意。“闷宁”是当地人对当家族长的尊称。由于龙姓是瑶白的开寨先祖,且在苗疆还未被直接纳入王朝国家的统治范围时,开寨先祖享有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有对村寨事务发展的话语权,后来者是无权将其占有的,他们只有征求或者以某种方式与开寨者交换方可获得,所以人们对开寨先祖十分敬重。
龙家虽是瑶白的开寨先祖,但人口较少。据龙家老人说,龙氏自明朝永乐年间入住瑶白至今,其房族人口一直保持在10多户,既不增,也不减。对此,当地人将其归结为天命所致,常以“客发主不发,来得早不如来得好”这一句俗语加以解释;也有一些人认为,龙氏人丁不旺,是其人为作法所致,为何呢?原因是“龙”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凶残之物,一旦凶暴起来,便会伤人性命,威胁到全寨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龙”又是高贵、善良之神物,能够保护村寨的生存和安全。基于“龙”的这一内在矛盾属性,当地人出于对村寨命运的考虑,认为只有通过作法仪式将其人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既不能让它发展太快,也不能让其灭亡,才能保证村寨的安全。这两种解释虽都带有某种想象的成分,没有具体的史料加以佐证,但该说法背后折射出了瑶白人群关系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张力,及地方社会对汉人文化认同的复杂感情与内在冲突。
龙姓之后是滚姓。关于“滚”姓,在宋《百家姓》和《千家姓》中并无相关记载。但据民间人士所收集的一些资料,滚姓[13]来源有三。其一是蚩尤的后裔。这一说法主要因蚩尤后裔“因为战争失利,滚到了山上”而得名,此种说法带有明显的贬义。其二,滚姓鲜有,疑为汉文记苗语音“鲧”之近音而成,因其难写,简为“滚”字。而“鲧”,《苗族通史》载:三苗为主管宗教的大臣。苗语中的“鲧”即汉语的“神”或“鬼”之意。[14]其三,滚姓为“衮”氏所改。[15]
另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苗族获取汉姓的方式多种多样:“第一,登记户口的差役、兵丁按照自己的姓氏给苗民取姓;第二,苗民根据自己姓氏的音译登记户口;第三,‘苗乱’被镇压之后,有的苗民为了避祸,改随当地军事长官的姓氏,以利于保护自己;第四,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或者苗民出于对汉文化的仰慕与攀附,改随附近熟悉的汉民姓氏。”[16]至于“滚”姓到底是如何而来的,虽说法不一,又没有直接的材料加以证实和解释,但这至少可以说明,苗侗姓氏的出现与王朝国家开辟苗疆和对苗疆实施教化紧密相关,并折射出苗侗人群姓氏来源的多重可能性及表现出来的复杂性。
瑶白滚姓分为上寨滚和下寨滚。上寨滚氏房号为“四父富仁”,“四父”指滚氏的四支公,分别为长房包灵、二房练灵、三房扶灵、四房救灵。前三房居瑶白风水宝地“高龙岗”(侗语地名),第四房择居旺地冲而发展。而“富仁”是瑶白境内滚氏先祖曾居住的地名。地名与人名相连命名,是当地人占有土地的一种策略和记忆方式。据上寨滚氏老人讲述,滚氏四支公最先从广西三江来到剑河芳武,后因战乱、瘟疫从剑河芳武搬迁到此,自称“苗人”。滚氏对自身为苗人的自我认同即便在民族被识别为侗人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自身为“苗人”的强烈信念。比如,他们虽说侗语,但仍夹杂苗语词汇,亲属称谓里,“母亲”依然为苗语。
上寨滚氏发展历来最快,人口最多,势力最强,有一百五十多户。现有四大支系,而四个支系中除第三支系单传外,其余三个支系都是人丁兴旺,分支较多,如长房裂变出龙潭、网潭、关潭,二房有海龙蛟、铜钱网、三包卷、绞时、绞来、富宁清和化头公等。
上寨除滚氏、龙氏两大房族外,还有宋氏。宋氏先祖于民国33年(1944)于剑河平岑村迁入瑶白,居住上寨。据当地老人讲述,宋氏入住瑶白且能够居住上寨,与上寨滚氏有关。民国时期,剑河等地发生荒灾,宋氏先祖逃荒至瑶白,由于宋家先祖会做木工,被滚家一支公看重,便下嫁女儿与他,给其土地,宋氏从此在瑶白定居下来,现有重孙三代。
上寨各姓氏之间关系甚密,尤其是龙氏和滚氏,双方以兄弟相称,互不通婚。龙氏遇有红白喜事或其他紧要事情,滚氏定大力相助,绝不袖手旁观。龙氏亦然。双方作为寨子的先来者,滚氏握有实权,而龙氏有象征性的文化权力,二者对瑶白的日常生活乃至重大事务都有较大影响。
二 下寨
瑶白下寨由滚、杨、龚、彭、万等五姓构成。滚氏是瑶白下寨入寨最早的姓氏,其房族号为“宁富你催”。“富”与“护”同音,“宁富”是银子、财富、珍贵之意,而“你催”,滚氏并不知其意。据当地老人讲,下寨滚氏在入寨之前,曾在现瑶白地界“世佑”(侗名)东面居住,并与当时瑶白的曾、王、罗等姓合为一房。入寨之后,又与胡氏(现已迁离瑶白)两支同姓不同宗的姓氏合族,以先祖名字命名,定居于下寨“青岩岗”,为下寨入寨之首。滚氏一房人口少,未裂变出新的支系,现只有17户。
下寨杨氏有两支,但同姓不同宗。一支为“汉宁公”,一支为“杨胜文公的后人”,但他们都自称为“杨再思”[17]的后人,并统一用“我甫金德”作为房号。“我”即“五”之意,“甫”为“父、父辈”,“金德”为侗语地名,以此将两支杨氏合为一族。杨胜文这一支比汉宁公人口多。
据杨家老人说,杨家先祖杨胜文公原本居住在现锦屏县隆里,后为避战乱,从隆里迁入九寨现仁丰的平圭仁定居,后又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迁入瑶白下寨,只留下一支定居平圭仁寨。入住瑶白后,杨氏为寻求滚氏庇护,便改姓滚,杨胜文即改为滚龙宝。自此之后,杨氏全部改为滚姓。但杨氏对自身的姓氏从未遗忘,这可从杨家的神龛结构得以窥见。杨氏将神龛做成两层,里面一层写的是杨姓,外面一层为滚姓,逢年过节拜祖宗之时,一同烧香祭拜。而有些做不起神龛的杨姓家庭,往往将一块空木板放置在厨房(火灶)靠右角落当成神龛,祭拜祖宗的时候,口念杨氏和滚氏以示尊重。杨胜文公这一支脉直到民国时期才恢复杨姓。其人口发展至今,裂变为四个支系,分别为通时、通宝、通虽、通岩,人口众多。
另一支杨姓,即汉宁公房族。这支原本姓“扬”,入住瑶白后,出于生存的考虑,便改姓“杨”。据说汉宁公原籍是湖南湘西,于乾隆年间迁入瑶白下寨,与杨胜文公房族合为一个房族。其有三支,有两支于清嘉庆年间迁出瑶白,一支前往黎平佳所,一支前往今天的圣基,现大概有10户。
下寨龚氏,自称汉人,其原籍为江西。清道光二十年(1840),其先祖通过做盐生意沿着清水江支流小江而上进入瑶白定居。龚氏进入瑶白后,并未改姓,且为彰显自身与苗侗的差异,自称“汉人”。每逢端午,龚氏房族必定按照汉人的传统习俗过节。瑶白其他姓氏受其影响,也会在端午节这一天仪式性地过个小节。此外,为彰显汉人的文化,其先祖龚文昌还将湖南的汉人戏曲带入瑶白,组建瑶白“梨园太和班”,以唱汉戏为主,其下发展了众多弟子,他成为祖师爷。如上文所述,汉戏的带入深刻地影响了瑶白人对宗教的看法。龚氏对汉文化的认同与实践,使龚家在瑶白享有某种特殊的文化地位,也造就了瑶白多样的村寨文化。龚氏一房发展至今有20多户,人数不多也不少。
万氏,是下寨户数最少的房族,至今只有4户。其先祖万荣茂于嘉庆十年(1805)只身沿途做木材生意进入瑶白,定居加隆冲。关于万氏是如何进入瑶白的,当地人也不甚清楚。
瑶白彭氏有两支,但同姓不同宗。两支都是于民国33年(1944)先后由剑河平岑、九寨皮所迁入瑶白的,居住在下寨加隆冲。据当地老人讲述,彭氏也是因为剑河等地闹饥荒逃至瑶白而被瑶白上寨滚氏收留而定居瑶白的。两姓虽同姓不同宗,但合为一房。现彭氏因多在城里工作,在瑶白生活的只有两户。
与上寨滚氏和龙氏一样,下寨杨、滚、龚三大姓关系紧密,以兄弟相称,互不通婚,以此应对村内外遭遇的社会风险及分享和承担日常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例如日常生活中,若哪家发生重大事情或办红白喜事,相互间定责无旁贷,全力帮助。这种互帮虽说有亲疏远近之别,但并不影响相互间的互帮之责。
三 中寨
中寨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个叫法,人们不得而知。据中寨耿家和范家老人说,“上寨与下寨姓氏很多,人群比较复杂,况且我们与他们不是兄弟关系,又处在上寨与下寨的中间,为了区分,我们就叫了‘中寨’”。我认为,中寨的崛起与耿、范两家势力崛起息息相关,这在下文中会进一步讨论。
中寨只有耿氏和范氏两姓。耿氏,是继杨氏之后迁入瑶白的第四大姓氏,居于上寨颖钟冈。据耿家老人说,耿氏原姓“王”,与采芹(以前为瑶白属寨)王氏属同寨同宗,原本居住在瑶白境内的“平架”,后于乾隆元年(1736)迁入瑶白颖钟冈才定居下来。入寨之后,为寻得滚氏的庇护,便将“王”姓改姓“滚”,与滚氏联为一个房族,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恢复耿姓,自立为一个独立的房。
据耿氏老人讲,滚氏改回耿姓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耿家有位在外做大官的人,可能因为有条件和权力改回原姓,便向族人提出改回原姓的建议。但在当时,他的提议遭到族人们的一致反对。因为在耿氏一房看来,“他们与滚氏一族是兄弟关系,大家关系好,很团结,改姓不妥”。
20世纪90年代,耿家又出了一位大官。这位大官认为“滚”这一姓氏在外地很少见,且滚姓口风不好,不利升官发财,更经常被人调侃,于是他借助国家更换新一代身份证的契机,动员族人将滚姓改回“耿”姓,这一次族人同意了他的提议。但在更改姓氏这个问题上又出现了争议,即改为“王”还是“耿”。这位大官建议用“耿”姓,理由是:“王”这个姓氏已久远,且历史不好,而用“耿”姓,其好处有二,一是“耿”与“滚”是谐音,都是汉字记音,这样大家都能够接受;二是耿姓代表一种新符号、新气象。最后族人便同意他改姓为“耿”。从耿家改姓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改姓作为地方社会应对内外社会变通的手段十分重要,从中可以揭示地方社会家族间权势变迁的一般过程,及国家力量地方化的社会影响。
耿氏恢复姓氏后,自立为一个房族,但由于人口较少,难以应付一些重大变故或红白喜事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便与同是中寨的范家结为兄弟关系。范家,据范氏老人讲述,其先祖于清咸丰二年(1852)由现锦屏河口乡岩湾村加池苗寨迁入瑶白。范氏善于经营木材,家境富裕,曾置田产八百余担,在瑶白是第一家修建“银子屋”的家户。且族内还有任职于朝廷的官员,其权势并不亚于上下两寨的滚氏和杨氏。这一显赫背景让瑶白人多少有些羡慕,其被看作可以通婚的“干净”人家。显然,耿氏与范氏结为兄弟关系,互不通婚是权势联合的必然选择。
通过以上对上寨、中寨、下寨各姓氏及其结构的描述可以看到,一个村寨社会体系的运作内含着诸多社会机制的选择与运用,其中人们对血缘、拟制血缘及国家象征文化的操控并由此建构起来的社会生活与交往的重要框架,成为人们行事的基本准则。但对这一基本准则的深入理解需要放入联姻制度这一总体框架下方可实现。在当地,一个寨子能否被认可,与是不是一个联姻单位密切相关。正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言,当一个男人将他的姐妹给予另一个男人,因而建立姻亲关系时,社会才能形成。[18]以此理路,群体之间的联姻联盟比人们之间共同的血缘关系更为根本,换句话说,人群之间的结构与权力关系隐藏在姻亲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