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行走在寰球大震里的中外学者——海原大地震百年祭·之三
山峰在夜幕下移动,山崩如瀑布般一泻而下,巨大的地裂吞没了房屋、驼队,村庄在一片起伏的土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美)U·克劳斯
蒿内的秋天,黄昏将近,天空漂浮着些许的云丝,朔风自山涧而来,悠长地吹拂着海原大地……
我伫立在海子沟与猫儿沟交汇的地方,对面就是当年海原大地震遗留下来的著名的“李俊大滑坡”。山体就像被利斧劈过一样,一半留在原地,一半分离出去,滑向低处的河滩。一些隆起的鼓包至今仍清晰可见。就是这片滑坡和大大小小的鼓包以某种魔力吸引着我,召唤着我,让我无法移开目光。我举步向前,越过公路,穿过灌木丛,绕过山道,一直向山上走去,直至山顶。
站在山巅,头顶穹窿,脚下的山石五颜六色,整个滑坡遗址,犹如一个宏大的火山喷发口。透过郁郁葱葱的毛蜡,举目远眺,海子村以外的远山缥缥缈缈,不可企及。羊群在收割过的秋野里悠然地吃草。那些长长的被破坏的地表痕迹,首尾相接,呈“多”字形与小山包相间排列。山下,海子震湖和小村庄尽收眼底。遥想100年前,那场自然灾难是怎样肆虐着夷平了这一片土地?而今天,那些行走在灾难中的人,竟然还能在这饱经沧桑的黄昏,如此生动着。
长风里,隐隐约约的,仿佛有他们的身影,还在这片废墟中徘徊……
他们是中国的翁文灏、谢家荣、王烈、苏本如、易受楷和杨警吾,以及国际饥饿救济协会成员U·克劳斯、E·麦克考尔密克等。1920年海原大地震后,最先走进极震区的人就是他们。他们是勇者,在满目苍凉的大西北,在一幕幕死亡画面之间穿行,在气候条件恶劣、交通非常闭塞的情况下,前往灾区,无畏前行!这样的见证和参与,是多么的可贵……
海原大地震的镜头在他们的回溯中一遍遍闪现,排山倒海!他们走过了山崩地裂,走过了生死摇摆的大西北,或许连他们自己想起来都不敢相信,也不堪回首。
1920年的中国,兵荒马乱,经济异常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居住简陋,又遭此劫难。对于中国最偏远的西北地区来说,通话电线本来就稀少,再加上震后,通信设施都震坏了,消息传不出去。没办法,本地区的记者只好带着资料和图片,想尽一切办法到有信号的地方把震情传出去。直到1920年12月底,才将有关海原大地震的情况发布到《顺天时报》《中国民报》《盛京时报》《民国日报》《申报》等报刊。国民政府根据来自震区的初步报告,将震中估定到距上海1550公里的甘肃固原(今宁夏固原)一带,并派专人去实地考察,转眼间已到1921年年初。
前往极震区的第一组人员是国际饥饿救援协会的U·克劳斯、E·麦克考尔密克等,他们从南京启程踏上了前往震区的路。3个月后,他们到达铁路的终点站西安,再经甘肃的泾川到达平凉,然后进入六盘山地区。由于在无法确定极震区的情况下,他们在摸索中考查了固原、隆德、静宁、通渭等地。他们的调查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对地震灾情做了生动的描述,并附有大量珍贵的图片和资料,还绘制了一幅震区图。由于种种原因,国际饥饿救援协会一行与极震区海原擦肩而过,他们距极震区海原最近时不过数十公里,但他们是最早将这次寰球大地震报道出去的国际友人。百年后的今天,在中国海原建成的“海原大地震博物馆”中,他们的名字端端正正地被铭刻在醒目的地方,为世人所敬仰!
紧接着,民国政府内务、教育、农商方面又派翁文灏、谢家荣、王烈、苏本如、易受楷和杨警等军人赴震区调查地震灾情。他们于1921年4月15日从北京出发,跋山涉水,经过呼和浩特、银川到达兰州进入震区,而后经会宁、静宁赴固原,再由固原经平凉、天水返回兰州。在长达4个月的实地考察中,他们拍摄了大量图片、绘制出了山崩地裂的地图3份,转呈政府收藏。
翁文灏一行约于1921年年底回到北京,之后,翁文灏带着一起考察的6人,将调查到的内容整理后编写成报告,先后发表在《北京晨报》《科学》《地学杂志》等报刊。这次考察,是中国地震史上第一次对大地震所作的全面而详细的科学调查。从此,地震工作在中国正式启动,并作为一门科学正式研究起来。
在漫长的岁月里,克劳斯和翁文灏等人冒着生命危险行走在震区,他们从宏观上确定了震中位置,特别是翁文灏一行更明确。在交通地理条件极其艰苦的限制下,他们错误地将通渭的高烈度异常区当作了极震区,从而将极震区划成了北东——西南向。
不久,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王一鹏和中国当时的一些老科学家、老地质学家、欧洲的地质学家也到震区调查,并留下了绘图、文字描述等珍贵的资料,在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同时向世界报道了关于海原大地震的详细情况,并明确了海原大地震破坏性严重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研究工作。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郭增建等人对海原大地震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大规模实地调研。他们来到山大沟深的海原县李俊和甘盐池,考察从李俊堡至甘盐池长达100公里的地震断裂带,确定了极震区位置、范围及走向,并总结概括了8条我国民间所掌握的震前宏观预兆。在考察中,他们还向当地群众发放了科普材料《谈谈地震》,从而迈出了向群众宣传地震知识的第一步。
通过中外地震工作者的多次调查,进一步明晰了海原大地震断裂带的全貌。
资料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地震局、宁夏地质大队、甘肃地震局、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以及日本、法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学者和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海原大地震和海原断裂带进行了多次和多科学的专题合作研究。经过了漫长的研究历程,最后终于完成了海原断裂带专著和五万分之一的活动断裂图,这是我国在研究(地震)活动构造方面的第一张地质图、甚至在国际上都是首例。
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在丁国瑜和邓起东等院士与一些学者的指导下,由研究生团进一步在海原断裂带和中卫、同心断裂带做工作,延长220千米的海原断裂带专题研究,海原断裂带刺儿沟探槽的揭示等。这些来之不易的新发现、新成果,对海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强烈地震的了解、认识的深化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通过中外学者孜孜以求的探索和发现,海原断裂带的研究成果,不但在中国地震科学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也得到了国外地震界的认可。同时,中外合作的多部著作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并形成了一定影响,从而使海原断裂带成为国际著名的地震活动断裂带,最终以中外地震科技合作的成果范例连同海原这片土地一起走向世界。
从历史中走出来,日光已经渐暗,夕阳将我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我沾满泥土的双脚沿着滑坡的方向走去,走进乱草丛里,藤蔓缠结,野草丛生。穿行其间,不仅举步艰难,且地震留下的裂缝、地堑、陡坡等,令人毛骨悚然、无从下脚走路,一会儿被柠条缠绕,一会儿踩进鼠窝,一会儿受到枯枝的阻挠,我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着,一直走向山下的公路。
近百年过去了,回溯1920年,当年行走在灾难中的学者,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屡次踏进这片土地的专家、院士、地震工作者,感谢他们为开创我国现代地震科学之先河,首次立起我国的宏观前兆系列,使后辈认识到特大地震孕育之奥秘。
今天的海原,黄土遍覆,水土宜人,农牧皆适,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关于海原大地震的各种研究仍在继续和深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