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战略篇
辉煌七十载 奋进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及经验启示
徐秀梅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七十年波澜壮阔,七十载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宁夏上下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振奋精神,实干兴宁,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70年来,宁夏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好发展第一要务,经济规模由小到大,经济实力由弱到强,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作者简介:徐秀梅,自治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新闻发言人,高级统计师。
1.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夏经济基本处于一穷二白的局面,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仅1.13亿元, 1993年突破100亿元,2008年突破1000亿元,2018年达到3705.18亿元,是1949年的3279倍(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年均增长9.6%;是1958年的1130倍,年均增长8.9%;是1978年的285倍,年均增长9.7%,比全国高0.3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年均增长8.1%,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
2.人均生产总值大幅提升
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94元,发展到1958年的176元,提高到1978年的370元,2018年达到54094元(约合8175美元)。201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1949年的575倍,年均增长6.9%;是1958年的307倍,年均增长6.6%;是1978年的146倍,年均增长7.9%。
3.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1950年,宁夏地方财政收入仅有0.11亿元,1958年自治区成立时增加到0.58亿元,1978年增加到3.16亿元,2018年达到436.5亿元。2018年宁夏地方财政收入是1950年的3968倍,年均增长13.0%;是1978年的138倍,年均增长13.1%。财政支出重点投向民生领域。1950年,宁夏地方财政支出0.05亿元,1958年支出1.24亿元,1978年支出5.78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地方财政累计支出7107.8亿元,七成以上支出用于民生事业。
(二)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
70年来,宁夏坚持把扩大总量与结构调整并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
1.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夏农业居主要地位,工业几乎是空白,服务业发展水平低,1949年三次产业比为84.1∶3.5∶12.4。1958年自治区成立时,三次产业比调整为55.8∶19.8∶24.4。自治区成立后,随着国家“三线建设”的实施,第二产业比重大幅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23.5∶50.8∶25.7。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促进第一、第二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6∶44.5∶47.9,第三产业比重比1978年提高22.2个百分点。
2.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拉开了所有制改革的序幕,经过4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017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宁夏经济总量的49.2%,比2013年提高2.34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2%;非公有制法人单位8.42万户,占全区全部法人单位数的93.0%;非公有制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27.28万人,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77.3%。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
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新设地级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实现山川互济、城乡统筹,倾力打造银川都市圈,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2012年,城镇化率超过50%,2018年达到58.88%。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完成了一大批水、电、路、气、暖、通信等基础设施工程和环境保护工程,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显著增强,建成了一大批高水准的居民生活小区,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4.5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33.98平方米。
4.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3年来,宁夏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正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一些产业和企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一是煤炭、钢铁行业圆满完成去产能任务。二是商品房库存持续下降。201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939.15万平方米,比2015年末下降22.2%,去库存周期由17.3个月缩短至11个月。三是去杠杆效果显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从2015年的67.6%降至2018年的66.4%。四是企业成本不断降低。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43元,比2015年降低2.83元,比全国低0.45元。五是短板领域投资力度加大。2016—2018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年均增长58.3%,卫生投资年均增长27.2%,教育投资年均增长10.8%。
企业效益不断提升。2018年,宁夏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05.6亿元,9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利润总额174.2亿元,是2000年的39.6倍、2012年的1.3倍;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4.8万元/人,比2000年和2012年分别提高31.8万元/人和8.9万元/人。
新兴动能加快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一是新兴制造业快速发展。2018年,宁夏煤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2.5%,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3.1%。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快速增长,煤制柴油产量增长87.3%,仪器仪表增长46.6%,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增长18.2%。二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服务较快发展。2018年,宁夏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2.8%,快递业务量增长82.0%,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增长36.4%,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1.5倍。三是新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2018年,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80.4%,企业开办时间由平均2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每天新注册市场主体近300家。
(三)供给能力实现历史性提升
70年来,宁夏特色优势农业快速发展,农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高;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服务业发展充满活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断凸显,一个现代化的生产体系正在形成。
1.特色优势农业快速发展
宁夏坚决贯彻党中央一系列“三农”改革重大举措,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4”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79.85亿元,是1949年的295倍,年均增长4.9%;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6.7%。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宁夏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31.92万吨,增加到2018年392.58万吨,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产量573公斤,居全国前列。
2.工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之初,宁夏工业几乎空白。70年来,宁夏人民经过艰苦创业,逐步建立了一个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机械、建材、食品和纺织工业为主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增加值从1949年的0.04亿元增加到1958年的0.44亿元、1978年的5.59亿元,2018年达到1124.50亿元,分别是1949年、1958年、1978年的2.8万倍、2556倍和201倍,年均增长14.0%、11.9%和10.6%。2018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3%,比1949年提高26.8个百分点。
企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一是工业园区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2018年末,全区22个工业园区集中了6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造了72.9%的工业产值。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成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能源化工基地、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国家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国家煤化工产业基地。二是重点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煤炭、电力、化工等行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3.7%。特色医药、煤化工、生物制药、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正朝着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的高质量方向发展。
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宁夏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从1949年的0.14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3.33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有力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75.07亿元,分别是1949年、1978年的1.27万倍和533倍,70年年均增长10.8%,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6%,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四)三大需求实现历史性突破
70年来,宁夏抢抓机遇,着力扩大投资、消费、进出口等需求,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市场消费规模扩大,对外开放纵深拓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发展基础进一步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改革投资体制、调整投资结构、拓宽投资渠道,促进投资较快增长,成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中的主要动力。1958—2018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9万亿元,年均增长18.0%,先后于1998年过百亿、2009年过千亿。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投资领域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投资领域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资金多渠道、投资建设市场化、投资管理科学化的格局。2013—2018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万亿元。一是民间投资日益活跃。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进一步破除民间资本进入的壁垒,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支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自治区重大战略及补短板领域项目,民间投资日趋活跃。2013—2018年,累计完成民间投资1.04万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53.8%提升至57.4%,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二是工业投资结构优化。70年来,工业投资始终是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体。1958—2018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3万亿元,占同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43.6%。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技改投资力度持续加大,2017年和2018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连续两年超过15%。制造业投资稳步增长,2013—2018年,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6.7%,高于同期全区工业投资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高耗能投资比重回落, 2018年,六大高耗能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5%,比2012年回落6.3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改革开放以来,宁夏房地产业迅速崛起,1995—2018年,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5452.45亿元,年均增长23.2%,占同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18.5%,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8万平方米增加到1026.5万平方米。
2.消费市场繁荣稳定
从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宁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8年的1.52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5.04亿元。改革开放后,宁夏商品供应由短缺匮乏、种类单一向供给充裕、品种繁多转变,流通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宁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5.75亿元,是1958年的616倍、1978年的186倍。一是消费结构发生新的变化。2013—2018年,宁夏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占33.5%,石油及其制品类占19.1%,中西药品类占9.3%。二是网络购物成为新风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支付宝、微信等快捷支付方式迅速兴起,进一步释放了居民消费能力。2016—2018年,宁夏网买零售额分别为150.2亿元、236.7亿元、322.0亿元,年均增长40.0%;同期网卖零售额分别为16.6亿元、45.2亿元、85.4亿元,年均增长65.8%。
3.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1958年自治区成立之初,进出口总额仅有704万美元,经过20年的发展,1978年增加到2962万美元。改革开放后,宁夏抓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机遇,加快对外开放步伐,2006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宁夏利用举办中阿博览会、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的重大机遇,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对外贸易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18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7.81亿美元,是1958年的537倍,年均增长11.0%。宁夏的贸易往来也由最初的港澳地区逐步扩大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对亚洲出口96.6亿人民币,对欧洲出口34.0亿人民币,对北美出口9.9亿人民币,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出口65.1亿人民币。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1985—2018年,宁夏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61亿美元,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0亿美元,占全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53.1%。
(五)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飞跃
70年来,宁夏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交通、邮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迅速,为经济迈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基础。
1.交通运输能力明显提升
建成了“三纵六横”公路网络,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成为西部第二个实现县县(区)通高速公路的省份。2018年末,宁夏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1059.9公里、35405.24公里,是1978年的2.94倍和13.2倍,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678.34公里。银西高铁2020年即将通车,银中高铁已开通,包银高铁开始规划建设。银川国际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
2.邮电通信业迅猛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邮政电信业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基础产业之一。固定电话由1958年的0.23万户增加到2018年的55.4万户;移动电话从1993年的1400户增加到2018年的881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37.3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从2012年的60.91万户增加到2018年的217万户,年均增长23.6%。
3.能源供给能力由弱变强
电力装机容量从1958年的0.8万千瓦提高到2018年的4714.8万千瓦,发电量从0.11亿千瓦时提高到1609.97亿千瓦时。建成宁夏到山东和浙江的特高压外送电通道,截至2018年末,累计外送电2960.1亿千瓦时。2018年,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量294.1亿千瓦时,占工业发电量的18.3%。
(六)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改善
70年来,宁夏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使全区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从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的20年中,宁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7年的216元和102元,增加到1978年的346元和116元,城乡居民生活徘徊在温饱线上。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分配体制的改革,收入渠道的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分别于2007年和2017年突破万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增进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成果充分惠及民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9507元、6776元增加到2018年的31895元和11708元。
2.居民就业更加充分
1949年,宁夏就业人员为44.01万人,经过70年发展,到2018年达到380.93万人,占宁夏总人口的55.4%,比1949年提高18.6个百分点,比1978年提高17.3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2013—2018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6.9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12年的4.18%回落到2018年的3.89%。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1978年的69.5∶18.6∶11.9调整为2018年的39.4∶17.0∶43.6,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上升。
3.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升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300元提高到2018年的21977元,年均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90.7元提高到10790元,年均增长12.7%。恩格尔系数持续回落,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18年,城乡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分别达到42.8辆和32.0辆。
4.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1982年,宁夏贫困人口为119.3万人,占总人口的30.4%,经过30多年的闽宁合作和造血式、开发式扶贫,到2012年贫困人口减少到91.3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回落到14.1%。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按照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人口减少到2018年的12.0万人,贫困发生率回落到3.0%。盐池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已实现脱贫摘帽。
5.社会保障逐步健全
改革开放前,宁夏初步建立了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体系。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标准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大、越织越密。2018年末,宁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6.3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1.3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26.25万人,9.74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6.54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七)社会事业实现历史性进步
70年来,宁夏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持续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生态文明建设等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1.科技事业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宁”“人才强区”“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已成为宁夏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018年,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总额达到45.58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00年的0.59%提高到1.23%,再创新高。科技成果不断显现。2018年,全区登记自治区级科技成果229项,申请专利量9839件,专利授权量5656件。400万吨煤制油项目突破了37项重大技术,并成功产出油品,项目国产化率达到98.5%,打破了国外对煤制油核心技术的长期垄断。
2.教育事业全面进步
新中国成立之初,宁夏教育事业十分薄弱。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形成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协调,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教育体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居西部前列。2018年,宁夏拥有各类各级学校3456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9.71%和49.50%;小学六年巩固率达到99.86%,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7.72%。在全国率先实施“营养早餐工程”和“营养午餐”行动计划,每年惠及贫困地区学生26万人左右。宁夏大学进入“211工程”,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3.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立足区情,突出特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18年末,全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9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79%;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博物馆75个、公共图书馆27个、文化馆27个,高标准建成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各类优秀文艺作品在国家级各类文艺活动中斩获奖项73个。
4.医疗卫生水平持续提升
经过70年的发展,宁夏医疗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深入推进综合医改,建立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成为国家医改亮点,住院费用个人负担比例从2009年的58.8%回落至2018年的39.0%。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33岁。不断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共享,县域内住院就诊率达84.0%。成为全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医疗卫生云平台、远程会诊实现自治区全覆盖,走在西部前列。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进入全国百强医院。
5.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自治区成立以来,历届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防沙治沙、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生态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18年,宁夏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4.6%;5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为277天,优良天数比例为75.9%;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73.3%,黄河宁夏段Ⅱ类良好水质以上断面达100%。2018年末,宁夏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
二、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历届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新步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在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阔步前行,“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
(一)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70年的伟大实践,使宁夏各族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对于宁夏这样一个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一切是不可想象的。做好宁夏各项工作、推动宁夏发展进步、增进宁夏人民福祉、实现宁夏长治久安,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宁夏落地落实,确保党中央政令在宁夏畅通无阻,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在新征程中不断夺得新胜利。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70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和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等重大机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由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经济为主、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转变。宁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民生水平稳步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更加巩固,各族群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落实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方面”的指示精神,始终牢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与保障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多做强基础、谋长远、增后劲的工作,多办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归根结底都是始终不渝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探索符合区情、顺乎民意的发展路径。高质量发展无止境,认识区情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创新之路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发出了“振奋精神、实干兴宁”的时代强音,提出了实施“三大战略”,加快“五个扎实推进”,建设“两个先行区、两个示范区”的目标任务,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和高度认可,全区各族人民朝着“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四)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民族地区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扩大开放不停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持续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抓住不同发展阶段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紧紧围绕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决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不见面、马上办”审批模式,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盐池金融扶贫”模式、“蔡川模式”和“脱贫保”等金融扶贫改革试点经验走向全国;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并严格实施,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试点成果得到中央肯定;市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加快银川都市圈建设,固原市、银川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积极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加速推进空港口岸建设,开通多条面向欧洲、中东、东南亚的国际航线,银西高铁等对外通道加快建设。加强与港澳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中部地区区域合作,东西部科技合作等取得重要进展。
(五)始终坚持社会和谐稳定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宁夏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着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指示要求,更加坚定自觉地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努力使宁夏大地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让各族人民紧紧拧成一股绳,共同创造美好生活。70年来,宁夏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绝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努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宁夏大地常开长盛,让民族团结的旗帜在宁夏大地高高飘扬。大力推进平安宁夏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基层管理服务网格化智能化社会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严厉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注重从源头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积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活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70年成就来之不易,70年探索砥砺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精神、实干兴宁,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辉煌70年》编写组.辉煌70年: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949—201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2]《改革开放40年》编写组.改革开放4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3]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人民日报,2018-10-25.
[4]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社会科学院.辉煌六十年.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8.
[5]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2018宁夏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