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面对经济下行和脱贫攻坚“双重压力”,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中卫市决策部署,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与脱贫攻坚新要求,锐意进取、砥砺奋进,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使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县域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37亿元,同比增长6.1%(以下均为可比价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86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79亿元,同比增长5.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72亿元,同比增长7.6%。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3.7:34.2:42.1调整为22.6:34.0:43.4,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增加1.3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6.2%、29.4%、54.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0、1.8、3.3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对GDP的贡献率上升4.0个百分点,二产对GDP的贡献率下降6.5个百分点,三产对GDP的贡献率上升2.5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2017年上半年受到干旱气候的影响,全县夏粮播种面积下降严重,在县委、政府一系列抗旱保收政策的影响下,全县秋粮播种面积明显增加,全县全年农业经济总体形势保持稳定。经核算,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85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实现农业总产值15.84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林业总产值0.33亿元,同比下降34.0%;实现牧业总产值6.81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渔业总产值0.01亿元,同比下降70.7%;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86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40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实现农业增加值8.63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林业增加值0.12亿元,同比下降34.0%;实现牧业增加值3.08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渔业增加值0.003亿元;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57亿元,同比增长5.80%。
种植业经济抗旱保收。2017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12.15万亩,同比增长1.20%。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0.85万亩,同比下降0.30%;粮食总产量21.80万吨,同比增长6.80%。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3.55万亩,同比下降3.60%;小麦总产量1.66万吨,同比下降7.0%。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面积16.65万亩,同比增长0.3 0 %;油料总产量2.63万吨,同比增长2.40%。中草药材播种面积7.62万亩,同比下降16.30%;中草药材总产量0.68万吨,同比增长5.60%。瓜果类播种面积7.93万亩,同比下降8.30%;瓜果类总产量8.67万吨,同比增长1.86%。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7.21万亩,同比增长3.90%;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8.99万吨,同比增长6.50%。其他作物播种面积31.89万亩,同比增长18.10%;其他作物总产量1.96万吨,同比增长69.20%。
畜牧业经济稳定发展。全县年末牛存栏5.21万头,同比下降0.50%。其中,肉牛存栏4.92万头,同比下降2.80%;奶牛存栏0.29万头,同比增长62.60%。羊存栏54.88万只,同比下降10.60%。其中,山羊存栏8.52万只,同比下降11.30%;绵羊存栏46.36万只,同比下降10.50%。家禽存栏0.29万只,同比下降18.20%。全年累计牛出栏3.34万头,同比增长3.10%。羊出栏55.80万只,同比增长0.30%;其中,山羊出栏2.02万只,同比增长0.30%。绵羊出栏53.78万只,同比增长0.30%。宰羊羔(供宰二毛的羊羔)22.46万只,同比增长22.60%。家禽出栏0.15万只,同比下降29.60%。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68万吨,同比增长0.60%。
林业生产下滑严重。全县完成造林面积10.18万亩,同比下降34.40%,全部为防护林。森林抚育面积0.40万亩,同比下降93.90%。零星(四旁)植树68万株,同比下降2.90%。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15.50万亩,同比增长158.30%。当年苗木产量626.60万株,同比增长0.70%。育苗面积0.18万亩,同比下降9.8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速下滑。截至2017年年底,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80%。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业务收入15.95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5.6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77亿元。全县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实现0.72亿元。
建筑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县有三级资质等级及以上的建筑企业6家(其中三级资质等级5家,二级资质等级1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28亿元,同比增长7.3倍。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52万米2,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1.39万米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58万米2,竣工价值25.53亿元。建筑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762人,从业人员期末人数675人,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工程技术人员183人,一级建造师3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2017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40亿元,同比增长12.50%。其中,县属投资完成52.56亿元,同比增长10.60%(房地产业完成10.04亿元,同比增长5.10%;项目投资完成42.51亿元,同比下降4.0%);区属投资完成25.84亿元,同比增长43.15%。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83亿元,同比增长3.2倍,占全部投资的21.4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76亿元,同比下降62%,占全部投资的7.3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5.81亿元,同比增长10.40%,占全部投资的71.19%。民间投资完成7.24亿元,占总投资的9.23%;产业项目投资额度16.03亿元,占总投资的20.45%;政府投资完成71.16亿元,占总投资的90.70%。投资拉动主要依赖政府投资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17年,全县县属投资共有施工项目247个,同比增长30.00%。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70个,跨年度续建项目77个。5 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本年投产项目7个。本年新增固定资产26.13亿元。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00.88亿元,同比下降20.90%,其中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1.52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44.08亿元,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2.82亿元,其他费用完成投资0.50亿元。
房地产快速发展。2017年,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10.04亿元,同比增长44.20%。其中,住宅投资7.76亿元,同比增长94.10%;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1.97亿元,同比下降27.10%。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5.95万米2,同比增长23.8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0.10万米2,同比增长37.60%。全县房屋新开工面积33.18万米2,同比增长30.7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5.43万米2,同比增长50.90%。全县房屋竣工面积11.85万米2,同比下降19.7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5.43万米2,同比增长43.90%。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14.79万米2,同比增长1.8倍。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12万米2,同比增长2.2倍;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2.65万米2,同比增长95.40%。全县商品房销售额5.03亿元,同比增长2.62倍。其中,住宅销售额3.80亿元,同比增长2.8倍;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1.22亿元,同比增长2.5倍。全县商品房待售面积17.32万米2,同比下降27.20%。其中,住宅待售面积9.39万米2,同比下降93.90%;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7.93万米2,同比下降4.40%。
五、交通邮电电力
交通建设稳步发展。2017年,海原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 064.942公里,公路密度为61.40公里/百千米2。按行政等级分,国道265.391公里,省道434.931公里,乡道629.861公里,村道1 623.519公里,专用公路111.24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80.232公里,一级公路12.574公里,二级公路176.037公里,三级公路552.819公里,四级公路2 162.399公里,等级外公路80.881公里。全县共有营运车辆10 323辆,其中营运客车612辆(班线客车199辆,出租客车267辆,便民流通车67辆,城市公交车79辆);开通客运线路204条(跨省4条,跨地25条,跨县8条,县内167条),完成年道路客运量32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16亿人公里。有营运货运车辆9 505辆,完成年货运量1 260万吨,完成货运周转量22.7亿吨公里。全县共有规模以上货运公司4家,共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2家。
邮电通信事业高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62.66万元,同比增长11.0%;全年电信业务总量64 640.75万元,同比增长252.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12万户,同比下降9.3%,其中住宅电话年末用户1.62万户,同比下降9.2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9.45万户,同比增长17.70%;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5.13万户,同比增长104.00%。
全年用电量增长温和。2017年,全县用电量3.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0%。全民用电1.11亿千瓦时,其中,城镇居民用电量0.29亿千瓦时,农村居民用电量0.82亿千瓦时;产业用电量1.90亿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生产用电量0.61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生产用电量0.73亿千瓦时(工业生产用电量0.56亿千瓦时,建筑业用电量0.17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0.56亿千瓦时。
六、消费品市场与物价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2017年,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6亿元,同比增长6.50%。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4.71亿元,同比增长12.30%;零售业实现4.27亿元,同比增长0.20%;住宿业实现0.05亿元,同比增长19.50%;餐饮业实现1.03亿元,同比增长8.20%。全县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76亿元,同比增长31.7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50%;限额以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94亿元,同比增长3.2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9.30%。限额以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0.33亿元,同比下降44.7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0%;限额以下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95亿元,同比增长7.4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9.30%。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06亿元,同比增长100.4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60%。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0.002亿元,同比增长49.5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02%;限额以下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3亿元,同比增长8.2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20%。
物价水平低位运行。全年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增长0.90%,较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60%,衣着价格同比下降0.40%,居住价格同比增长2.1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增长0.70%,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增长1.90%,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同比增长1.40%,医疗保健价格同比增长2.20%,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同比增长4.10%。商品零售价格同比增长1.2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增长1.90%。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2017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1亿元,同比增长9.7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61亿元,同比增长3.10%;非税收收入完成0.60亿元,同比增长32.90%。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1.92亿元,同比增长13.60%。八项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2.07亿元,同比增长8.20%;公共安全支出完成1.19亿元,同比下降2.60%;教育支出完成8.46亿元,同比下降2.00%;科学技术支出完成0.08亿元,同比增长3.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8.41亿元,同比增长3.10%;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完成5.34亿元,同比增长50.00%;节能环保支出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20.80%;城乡社区支出完成4.80亿元,同比下降3.00%。
金融机构货币及信贷运行良好。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54亿元,同比增长5.20%。其中,住户存款39.45亿元,同比增长14.80%;非金融企业存款23.71亿元,同比增长8.20%;广义政府存款24.38亿元,同比下降9.50%。各项贷款余额46.74亿元,同比增长31.20%。其中,住户贷款30.10亿元,同比增长37.90%;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6.64亿元,同比增长20.70%。
保费收入稳步增长。2017年,全县保费收入共计18 015万元,同比增长20.90%;支付赔款共计5 202万元,同比下降13.00%。
八、文教卫生
2017—2018学年,全县共有学校327所。有小学278所。其中,完全小学113所(村级完小92所,乡镇中心小学12所,县城小学9所),初小34所,教学点131个。有中学21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1所,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另有职业中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2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3所,校中园7所,民办幼儿园4所,公建民营幼儿园2所。全县共有教学班2 271个,其中,小学阶段1 323个(特教学校4个),初中372个,学前幼儿学校431个(其中幼儿园89个),普通高中120个,职业高中25个。全县共有教职工4 824人(在编4 483人,特岗341人)。其中,女教职工2 356人,专任教师4 813人。按学校类别分,幼儿园81人、小学2 598人、初中1 434人、高中461人、特殊教育学校13人、职中114人、局机关培训中心等123人。全县共有在校学生83 755人,女生41 174人(占49.16%),少数民族69 221人(占82.65%)。小学阶段在校学生41 130人(特教学校42人),其中女生19 948人(特教学校13人),少数民族35 156人(特教学校33人);初中在校学生18 269人,其中女生9 176人,少数民族14 771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 410人,其中女生3 988人,少数民族5 475人。中职在校生1 251人,其中女生613人,少数民族762人。学前幼儿学生15 695人(小学学前班10 683人,在园幼儿5 012人),其中女生7 449人,少数民族13 057人。
全县4~6周岁幼儿21 370人,入学15 695人,入学率73.44%。7~12周岁小学适龄儿童46 964人,入学46 96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13~15周岁初中适龄人口21 533人,入学20 900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7.06%。其中13周岁人口数7 833人,入学7 588人,初中适龄人口按时入学率96.87%。16~18周岁高中适龄人口21 922人,其中仍在初中就读1 699人,应入学为20 223人,辖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18 003人,高中阶段入学率为89.02%。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2017年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家,有卫生技术人员1 36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22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 388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44‰,婴儿死亡率8.98‰,产妇住院分娩率99.97%。
九、劳动就业
劳务产业稳步发展。劳动就业部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县共输出劳务人员9.12万人;创劳务总收入14.1亿元。其中,有组织输出5.52万人。职业技能培训9 926人,创业能力培训925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 554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2.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0%。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5笔,发放金额3 528万元。全民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培养小老板220人、小企业110个,创造新岗位915个。
2017年年末,全县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14 638人,同比增加1 341人,增长10.08%。其中,在岗职工13 065人,同比减少123人,下降0.93%;劳务派遣人员1 471人,同比增加1 410人,增长23.11倍;其他从业人员102人,同比增加54人,同比增长112.50%。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6 585元,同比增长12.1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1 045元,同比增长23.40%。
十、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17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7 658元,同比增长11.40%。其中:工资性收入实现3 562元,同比增长19.30%;经营净收入实现2 476元,同比增长3.40%;财产净收入实现112元,同比增长5.90%;转移净收入实现1 508元,同比增长8.70%。经营净收入中,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实现1 997元,同比增长3.30%;第一产业中,农业收入实现1 176元,同比增长2.20%;林业收入实现10元,同比增长54.10%;牧业收入实现811元,同比增长4.50%。第二产业经营净收入实现6元;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实现473元,同比增长2.00%。2016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 957元,同比增长7.90%。
2016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2 346元,同比增长8.50%。其中:工资性收入实现18 271元,同比增长9.20%;经营净收入实现1 238元,同比增长6.20%;财产净收入实现1 112元,同比增长3.40%;转移净收入1 725元,同比增长6.90%。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 117元,同比增长5.70%。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17年年末,全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8万人,同比增长19.00%。离退休人员0.92万人,同比增长24.00%,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00%。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7.11万人,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100%。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91万人,同比增长4.09%。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1.46万人,同比增长2.10%;参加城乡居民统筹医疗保险人数38.45万人,同比增长4.17%。参加生育保险人数0.96万人,同比增长2.13%。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06万人,同比下降7.02% (注:2017年去掉建筑业按项目参保人数)。
十一、能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能耗有效控制。初步核算,全年全县能源消费量35.2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93%,分行业来看,第一产业能源消费总量为3.4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01%;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总量为10.0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80%,其中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8.7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92%;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总量为10.9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31%;其中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为10.9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41%。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7.59%。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年县域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当空气污染指数达0~50时为1级;51~100时为2级;101~200时为3级;201~300时为4级;300以上时为5级。其中, 3级属于轻度污染,4级属于中度污染,5级则属于重度污染)的天数为333天,达标率为91.20%。实测大气可吸入颗粒年均值为0.075毫克/米3,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14毫克/米3,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0.013毫克/米3。各项均值与去年基本持平,甚至优于去年。得益于对城市建成区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的拆除、改造以及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1.00%。
安全生产总体平稳。2017年,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在区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强化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确保了我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两项重点指标“一降一升”。2017年,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起,同比下降20.00%;死亡9人,同比上升50.00%。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领域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十二、人口与计划生育
户籍人口略有增加。2017年年末,全县共有户籍人口13.59万户45.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92万人,乡村人口36.90万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23.62万人,女性人口22.20万人。分年龄段看,0~17岁人口14.71万人, 18~34岁人口13.32万人,35~59岁人口13.11万人,60岁以上人口4.68万人。全县少数民族人口32.78万人,其中回族人口32.67万人,回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71.3%。
全县新出生人口1.04万人,其中男性0.53万人,女性0.51万人。全县全年死亡人口0.33万人,其中男性0.18万人,女性0.15万人。全县新迁入人口0.19万人,其中省内迁入0.15万人,省外迁入0.04万人。全县新迁出人口0.74万人,其中迁往省内0.69万人,迁往省外0.05万人。
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县常住人口共有10.11万户398 370人,其中城镇人口112 279人,城镇化率28.18%。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7.17‰,死亡率为5.35‰,自然增长率为11.82‰。
计划生育事业不断发展。2017年,全县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85.30%;长效节育率69.90%。落实少生快富项目户236户,其中绝育少生快富项目户72户,扩面少生快富项目户164户。
注释链接
1.本公报中的年度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海原县经济要情手册——2018》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分组、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组、建筑业增加值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自2015年第一季度起,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要求,海原县按照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后的新口径发布全县和城乡的居民收支数据。反映收入、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统一使用“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不再对外发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