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原来是这样说话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再说“朕”。

凡是中国人都知道,皇帝自称为“朕”,此属皇帝的专用称谓,除了皇帝任何人都不准使用,否则就是僭越。不过,这个专称是从秦始皇才开始使用的。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初并天下,秦始皇和大臣们商议要更改天子的各种名号,比如“皇帝”的称谓就是取天皇、地皇、泰皇之“皇”,再采纳上古的“帝”位号,合称“皇帝”,因此秦始皇方才号称“始皇帝”。其中的名号之一,是由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李斯等大臣“昧死上尊号”,请求“天子自称曰‘朕’”,秦始皇欣然采纳了这个称号,自此之后,“朕”即成为皇帝的专用自称。

东汉学者蔡邕在《独断》一书中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朕,我也。古者尊卑共之,贵贱不嫌,则可同号之义也。尧曰:‘朕在位七十载。’皋陶与帝舜言曰:‘朕言惠,可厎行。’屈原曰:‘朕皇考。’此其义也。至秦天子,独以为称,汉因而不改也。”

皋陶是帝舜的大臣,蔡邕引用的这句话出自《尚书·皋陶谟》,其实是皋陶和禹的对话。“厎(dǐ)”,致,用;“厎行”即致之于行,也就是施行的意思。皋陶在提出“九德”即九种德行并加以阐释之后问道:“朕言惠,可厎行?”我的话顺于理,可以施行吗?禹回答道:“俞!乃言厎可绩。”当然!你的话可以施行而且可以成功。这里的“朕”即大臣皋陶的自称。

蔡邕引用的屈原的话则出自《楚辞·离骚》。这首长诗一开篇,屈原就吟咏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高阳”是五帝之一颛顼(zhuān xū)的号;“皇考”是对已故父亲的美称,“皇”形容美,父死称“考”。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是高阳氏颛顼的后代,我已故的父亲字伯庸。这里的“朕”即屈原的自称。

那么,“朕”为什么会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呢?我们来看看这个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字形“朕”(图2),这个字形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大致说来,左边是条船(舟),右边是两只手捧着一个竖立的工具,古文字学家商承祚先生在《甲骨文字研究》一书中认为这个工具是“密缝之具”,即弥补船上漏缝的工具,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在《甲骨文字典》中也认为“像两手奉器治舟之形”;还有人认为双手上面那一竖就是表示船缝;也有学者认为那一竖表示撑船的篙,会意为双手持篙撑船,但撑船之人应该位于舟中,而这个字形却是人在舟外;白川静先生《常用字解》一书则另辟蹊径,认为左边是一个放有物品的盘子,右边表示双手捧持物品,整个字形会意为双手捧持盘中的物品呈献给人,“舟”因为和盘子的形状极为相似,因此后来也用作器具的托盘,不过白川静先生的解释却脱离了“舟”的本义。

图2 甲骨文[朕]

小篆字形“朕”(图3),右上讹变为“火”,清末民初甲骨文学者叶玉森先生在《说契》一书中解释说:“像两手捧火衅舟之缝。”弥补船的漏缝需要用火。我们现在使用的“朕”的字形,左边从“舟”讹变为“月”,右边又讹变为“关”,导致字形面目全非,完全看不出造字的原意了。

图3 小篆[朕]

《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解释词义的词典,其中《释诂》篇中解释说:“朕,我也。”《说文解字》:“朕,我也。”很显然这并不是“朕”的本义。清代文字学家戴震解释说:“舟之缝理曰朕,故札续之缝亦谓之朕。”“札续”即用捆绑、缠绕的方法续补上去。戴震的意思是说:“朕”的本义就是舟缝,引申为可以“札续”的一切缝隙都称“朕”。上古时期,造船最主要的困难之一就是防止木板拼合处漏水。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的战国葬船坑中有五艘战国木船残体,船板之间遗留有麻布、油灰,专家们认为极似用来将铅皮塞缝的材料。“朕”这个字就是对这种艌缝工艺的形象写照。

据《周礼·考工记》载,周代有“函人”一职,职责是“为甲”,即负责掌管用犀牛、兕(sì,像野牛的青兽)等野兽的皮制作甲胄之职。制作甲胄,其中的工序之一是:“视其朕,欲其直也。”上述戴震的解释就出自对这句话所作的注。元代学者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的解释与此类似:“朕,缝也。缝路皆直,则制作之善也。”要把两块兽皮缝合在一起,必须将缝隙对齐才能严丝合缝。

“朕”的本义是“舟之缝理”,那么又是怎样变成第一人称代词的呢?古今中外大多数学者的意见都认为“朕”字像“我”字一样,仍然属于假借或借用其音的假借法。古文字学家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中就说:“古人自称曰朕,犹后世自称曰侬。”

那么“朕”又是怎么从第一人称代词一变而为秦始皇的自称的呢?最新鲜的解释出自民间甲骨文学者华强先生的笔下,他认为“殷商时代的匠人制作是有标准的,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朕”的甲骨文字形中,“双手所执的笔直的长木棍正是一种造船的标准件”,并进而得出结论:“皇帝就是全国最大的标准件,皇帝的意志就是标准,一切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秦始皇统一了道路、车轨、文字、度量衡,甚至通过焚书坑儒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统一了意识形态,难道他不应该是一种标准吗?难道他不应该自己称自己为‘朕’吗?”

这种解释很新鲜,但是说秦始皇将自己视作标准件因而自称“朕”,却含有很大的猜想成分。我认为为《说文解字》作注的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的解释更有趣,他说:“凡言朕兆者,谓其几甚微,如舟之缝,如龟之坼也。目部瞽字下云:‘目但有朕也。’谓目但有缝也。”凡是朕兆,都极细微不可见,就像船的缝隙和龟甲坼裂开的裂缝一样。“瞽(gǔ)”指眼睛瞎,虽然瞎但是还有眼珠,从外看去,瞎眼仍然有缝隙,这就叫“目但有朕也”,眼睛还有缝。

段玉裁因此总结出一个有趣的观点:“赵高之于二世,乃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比傅‘朕’字本义而言之。遂以亡国。凡说文字不得其理者,害必及于天下。”段玉裁的意思是说秦二世受赵高摆布,群臣都见不到他的面,只能闻声,群臣跟皇帝的关系就像一条窄窄的缝隙一样,因此秦二世号为“朕”,是比附“朕”字的本义而言。虽然自称“朕”确实是从秦始皇开始的,但段玉裁的联想极为符合皇帝(尤其是昏君)和群臣的关系。

顺便说一下:段玉裁的观点并非出自自己的发明,而是由历秦始皇和秦二世两代的奸臣赵高而来。据《史记·李斯列传》载,赵高对秦二世说:“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