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颗粒级配
砂的颗粒级配(particlegradingofsand)是指粒径大小不同的砂粒互相搭配的情况。
如果各种粒径的颗粒搭配恰当,使粗颗粒砂的空隙由中颗粒砂填充、中颗粒砂的空隙由细颗粒砂填充,就可以使砂的空隙得到逐级填充,从而使空隙率达到最小的程度,形成最密实的堆积。采用级配好的砂拌制混凝土,不仅可以节约水泥,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2.2的规定[57,9,10]。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mm和600μ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
表2.2
机制砂的颗粒级配
Table2.2
Particlegradingofmachine-madesand
《建筑用砂》(GB/T14684—2001)规定[5],机制砂150μm的筛孔累计筛余,1区、2区、3区可分别放宽至100~85、100~80和100~75。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规定[9],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
2.8范围内。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规定[10],对于高强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
用细度模数为2.9~2.6的中砂。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15%,300μm筛孔
的累计筛余量宜在92%~85%范围内。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规定的机制砂颗粒级配范围,
如表2.3所示[8]。
表2.3
铁路工程用混凝土机制砂颗粒级配
Table2.3 Particlegradingofmachine-madesandforrailwayconcreteengineering
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必须有足够的水泥浆包裹砂粒表面,并填充砂粒间的空隙。为了节约水泥,减少水泥浆用量,就要求减少砂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相同质量情况下,砂的细度模数大,说明其总表面积小,用于配制混凝土可以节约水泥,但是混凝土的和易性会降低。因此,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2区颗粒级配的中砂。当采用1区颗粒级配的粗砂时,宜提高砂率以满足混凝土的流动性;当采用3区颗粒级配的细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但是,机制砂细度模数相同时,颗粒级配可能存在很大的变动性。图2.2所示为部分工程应用的机制砂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情况[3,11]。因此,相同细度模数的机制砂,在颗粒级配位于同一级配区时,其对混凝土粗骨料空隙的填充效果也不相同,除了与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存在直接的关系外,还与其自身的堆积形态密切相关。
图2.2(一)机制砂的实测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
Fig.2.2(一)Testfinenessmodulusandparticlegradingofmachine-madesand
图2.2(二)机制砂的实测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
Fig.2.2(二)Testfinenessmodulusandparticlegradingofmachine-mades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