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类别与规格
1.类别
机制砂的类别(classificationof machine-madesand)划分与天然砂是相同的,按技
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在各类别砂的工程应用范围上,现行国家产品标准与相关专业规范尚未取得统一。例如:
《建筑用砂》(GB/T14684—2001)规定[5]: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宜采用Ⅰ类
砂,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Ⅱ类砂,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宜采用Ⅲ类砂。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规定[6]: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的混凝土宜采用Ⅰ类砂,强度等级C30~C55的混凝土宜采用Ⅱ类砂,强度等级小于等于C25的混凝土可采用Ⅲ类砂。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规定[7],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级、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砂应不低于Ⅱ类,无抗盐冻要求的三级、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Ⅲ类。机制砂的母岩抗压强度:火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水成岩不应小于60MPa。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不宜采用抗磨性较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生产的机制砂。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规定[8],由母岩为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和玄武岩生产的机制砂,适用于配制强度等级C30以下的混凝土。当需要使用机制砂配制强度等级不小于C30的混凝土时,需要经过试验确认其满足质量要求。
2.规格
机制砂的规格(specificationofmachine-madesand)按粗细度分为粗砂、中砂、细砂3种,以细度模数(finenessmodule)作为衡量指标,分别为: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
由于机制砂的生产过程是将岩石从大至小、从粗至细的破碎过程,在同样的破碎工艺设备条件下,成品砂颗粒越细,生产效率越低,成本越高,因此,工程实际应用的机制砂大多数属于粗砂,很少有细砂出现。
应当注意,砂的细度模数反映了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平均粗细程度,是对其组成颗粒的整体粗细程度的表征,并不能反映其级配的优劣,细度模数相同的砂,级配可以很不相同。所以,配制混凝土时必须同时考虑砂的颗粒级配和细度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