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回忆录(华文全球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这卷回忆录具有历史性和个人性。19世纪的生活与维克多·雨果的经历息息相关。据维克多·雨果在回忆录中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了解那些事对他的思想产生的影响。在回忆录呈现的所有人物中,维克多·雨果无疑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荷兰画家和版画师,被认为是艺术史上最伟大的视觉艺术家之一,也是荷兰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与17世纪的大多数荷兰大师不同,伦勃朗的作品从肖像和自我的角度描述了广泛的风格和主题。——译者注(本书中除原注外,均为译者注,不再另行说明)的画中总有两个人物——一个是模特,另一个是他自身。维克多·雨果的叙述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即讲述了他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也讲述了自身的经历。

这部回忆录不是一部按时间顺序撰写的日志,也不是一部连续性自传。与日志相比,回忆录记录的事情太少。与自传相比,回忆录涉及的内容又太多。这部作品比日志和自传更胜一筹,有点像杂乱无章的编年史,只讲述了异乎寻常的暴力事件和突发事件,避免了冗长又令人厌烦的细节描述。维克多·雨果漫长又多变的一生经历丰富——文学和政治、宫廷和民间、议会和剧院、斗争和失望、流放和胜利。因此,这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一系列多样的画面。

接下来,我们来快速浏览一下维克多·雨果的“画廊”。

首先,1825年,查理十世的加冕仪式在兰斯举行。这是对复辟时期饶有趣味的漫谈。加冕仪式的显赫因执行者的低俗品位大打折扣。他们毫不犹豫地毁掉教堂墙上的绝妙雕像,用纸板做的哥特式装饰“点缀”这座简朴的大教堂。19世纪和作者一样,还不够成熟。对某些情况,当时的人们并不了解,维克多·雨果也无从知晓。当时,最有学问的人对文学著作的了解少得令人难以置信。譬如,让-夏尔·伊曼纽尔·诺迪埃让-夏尔·伊曼纽尔·诺迪埃,法兰西小说家和诗人,也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幻想场景、哥特式文学和吸血鬼故事介绍给了年轻一代的浪漫主义者。他与梦有关的作品影响了后来的杰拉德·德·内尔瓦尔的作品。从未读过《歌谣集》,而维克多·雨果对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也知之甚少。

在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时,维克多·雨果主要写诗歌。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和文学作品中。诗歌为他的《熙德》和《艾那尼》提供了暴风雨般表演的舞台;诗歌是他的演员群——玛尔斯小姐、玛格丽特·乔治斯、弗雷德里克·勒迈特和天赋更高的法兰西的基恩·埃德蒙;诗歌是一个有不同圈子的学术院。

大概在同一时间,维克多·雨果急迫地询问一个目睹路易十六被处决的行人,还向一个护送拿破仑·波拿巴从厄尔巴岛返回巴黎的军官打探消息。终于,他得到了需要的相关信息。

然后,在“真实的幻象”中,维克多·雨果的最佳风格得以展现。用哈姆雷特的话说,这就是用“心灵的眼睛”去看事物。“陋舍”部分将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它与埃德加·爱伦·坡埃德加·爱伦·坡,美国诗人、小说家、编辑兼文学评论家,以诗歌和短篇小说,特别是他的神秘故事和恐怖故事而闻名。他被公认是美国浪漫主义和美国文学的中心人物,是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作品中的一些描述类似。不过,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被引入法兰西前,维克多·雨果就创作了“陋舍”。

在“狱中的爱”中,维克多·雨果探讨了社会问题。因为他更感兴趣的是社会问题,而非政治问题。然而,从进入贵族院开始,维克多·雨果就进入了公共生活。他扩大了自己的活动范围,经常出入杜伊勒里宫。路易·腓力一世喜欢给人讲自己的故事,寻求像维克多·雨果这样重要人物的理解和陪伴,而且全然信任他。维克多·雨果亲切又真诚地描绘了友善且智慧的路易·腓力一世、有些迷人且智慧庄重又可爱的奥尔良公爵夫人即梅克伦堡-什未林的海伦,路易·腓力一世的儿媳,奥尔良公爵斐迪南·腓力的妻子,也是巴黎伯爵腓力亲王的母亲。和活蹦乱跳、和蔼可亲的亲王们,描绘了平凡、家庭式的宫廷生活。

然而,局势越来越紧张。自1846年起,法兰西新贵族注意到王权岌岌可危。1848年,革命爆发。维克多·雨果逐时叙述1848年2月3日发生的事。这些文字令人心惊。维克多·雨果不仅是旁观者,还是参与者。他走上街头向人民发表演讲,试图阻止骚乱。他有充分理由相信,建立共和政体的时机还不成熟。在巴士底广场,在逐渐发展的圣安托万郊区,他勇敢地宣告采取摄政统治。

1848年6月,苦难引起了可怕的起义。对共和政体来说,这是致命的一击。

1848年是群情激愤的一年。到处都充满了激情。暴力的人们和悲剧性事件随处可见。巷战发生后,“国民议会”开始进行激烈的辩论。维克多·雨果参与了这场激烈论战。我们和他一起见证了论战场景。他向我们指出了其中的主要参与者。维克多·雨果对国民议会中人物的“素描”最能充分展示“活灵活现勾勒人物”的真正意义。奥迪隆·巴罗、尼古拉·阿内·忒阿杜勒·尚加尼耶、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路易·奥古斯特·布朗基、阿尔方斯·德·拉马丁和阿道夫·梯也尔来来往往,谈笑风生。他们都是活灵活现的人物。

最令人好奇的人物是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抵达巴黎担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时,他拘谨、做作、可笑,不被共和党人信任并被保皇党嘲笑。最能激发人们联想和兴趣的就是他在爱丽舍宫担任总统后举办的第一次正式晚宴,还有他与将会被他流放近二十年的维克多·雨果——《小拿破仑》的作者——当时的受邀嘉宾之间最初相处的融洽关系。

接着,是被维克多·雨果称为“凶年”的部分。“凶年”时,巴黎被围困。这部分内容是便笺、私人笔记和个人日记的摘录,由日复一日的点滴记录组成。也就是说,这些札记并未叙述巴黎围困的相关事件,而是讲述一些新内容。譬如,重大事件的细节,日常生活的小事,向城市发射炮弹的数量及成本,寒冷程度,供给品的价格,人们说什么、唱什么、吃什么等。这些札记展示了巴黎人的心理状态——幻想、反叛、愤怒、痛苦和欢乐。因为在漫长的几个月里,巴黎人从未放弃希望,而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并充满勇气。

在波尔多举行国民议会期间,维克多·雨果的日记中充斥着痛苦。法兰西不仅被征服,还四分五裂。征服者索要一大笔赎金。这是征服者的权利,也是强者的权利。征服者还夺走了法兰西两个省和忠于国家的居民。文明倒退到了野蛮状态,国民议会同意签署《法兰克福条约》。因此,维克多·雨果愤而退出国民议会。三天后,他看到长子夏尔·雨果因巴黎受困缺乏必需品而死。他的父爱和对国家的爱同时受到沉重打击。在充满痛苦的记录里,人们能更清楚地看到,这是一部真实的历史写照。

保罗·莫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