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备教手记
◎陈剑华
《土地的誓言》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备好这堂课,先要了解这个单元的主题:爱国爱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卫家国奉献自己的一切。这个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感情浓烈的抒情散文,上好此课之前,我搜集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包括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的相关史实,东北沦陷后当地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资料,还有一首传遍大江南北的抗日之歌——《松花江上》。
我是个喜爱音乐的人,记得第一次听《松花江上》这首歌时,我就被震惊了。我听到的仿佛不是一首歌,而是东北人民痛彻心扉的哭泣和呐喊: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突然进攻东北三省,东北危在旦夕。为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命令东北军收缴军械,不予抵抗。至1932年2月,短短4个多月,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东北官兵被迫携家带口,流亡关内,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活。当时,在西安省立二中任教的张寒晖目睹了街头几十万官兵和百姓的流浪徘徊的惨景,悲愤不已。他怀着无比激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松花江上》。
他把这首歌教给学生唱,然后到街上教给群众唱,最后带领群众到西安城墙上唱。悲壮的歌声响彻街头,数万官兵和群众都流下了眼泪。
1941年,东北沦陷已经十年了,流浪在关内的无数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端木蕻良和萧军、萧红等东北青年作家依然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作者面对这种局面,心中压抑已久的情感像火一样地爆发了出来。他怀着对故土的无比眷恋、对日寇的无比愤怒之情,写下了这篇激情澎湃的散文。
保家卫国,回到故乡,不惜牺牲,驱逐日寇,这是端木蕻良的呐喊,这是东北人民发自心底的呐喊。
东北,有着广袤的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记得前几年,我曾和友人去过一趟东北,目睹了东北大地的辽阔和丰饶。我们在东北西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看到了洁白的羊群,湛蓝的呼伦湖,还有勤劳的蒙古人民。我们在哈尔滨,看到了繁华的中央大街,俄式风格的圣·索菲亚教堂,闻名遐迩的太阳岛,也看到了罪行累累的日军“731”部队遗址。在牡丹江,我们听闻了“八女投江”的英雄故事,参观了中国最大的堰塞湖——镜泊湖。在安图县,我们看到了雄伟壮丽的长白山,看到了清澈宁静的长白山天池。沿着高铁,我们由东往西,再回到哈尔滨。一路上,东北大地苍翠的林木和丰饶的物产,都让我们倍感自豪。
看着窗外的风景,我又想起了70多年前日本侵略军对东北的残酷统治和疯狂掠夺的历史,我的心顿时沉重起来。“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瞬间在耳边回响起来。
从哈尔滨到大庆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一台台磕头机正从黑色的土地里挖掘石油,一片片农田里种满了庄稼;从牡丹江到长白山的路上,我们看到了成片成片的玉米地,漫山遍野的白桦林,还有遥远的村落,袅袅的炊烟……此时,一段熟悉的场景描写浮现在我眼前:
那里有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这熟悉的句子,不是出自端木蕻良写的《土地的誓言》吗?
可是,80多年前,这片富饶的土地竟然遭受了日寇的侵略,落入了敌人的手里。
在备《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时,我想到的第一个核心便是:一定要把这段屈辱的历史告诉学生,把我所见到的东北风光告诉学生。我想,只有活生生的史实和活生生的见闻,才能让学生明白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为何如此之深,对日寇的仇恨为何如此强烈。只有明白了这些,才能明白什么是爱国,什么叫思念。
为此,我先设计了一个背景导入的环节,通过历史再现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以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主要形式为:采用PPT的形式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以及东北人民反抗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让课堂气氛得到充分渲染,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其次,把握结构,从内容中体会情感。文章只有两段,两段的结构基本相同:先抒情,再回忆,再抒情。
以第一段为例。开篇即抒发对于家乡的强烈思念:“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接着,作者转入对家乡的回忆:“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些印在作者心灵深处的物产和景象,强烈地敲击着作者的内心,强烈地冲击着读者的心灵,让人为之动容。然后,作者再次抒发情感:“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这个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越来越浓烈,用“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这样的句式,说明作者的情感已经到了无法排解的境地。
第二段的开头仍然以抒情开头:“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接着,作者转入回忆:“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作者对故乡的点点滴滴,记得那样清楚,其情其景,令人动容。最后,作者再次抒情:“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是我设计的出发点。怎么读?样式要多一点,范读、领读、齐读、个读等,都要上阵。只有反复诵读课文,才能让学生领悟课文的真正内涵,才能领悟到作者内心的强烈情感。
品读要领是要依据内容读出作者的情感。“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这句要读出强烈的思念之情;“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一段要读出幸福的回忆之感;“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这几句要读出与故土融为一体之感;“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两句要读出坚定的意志感;“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这三句要读出悲壮感,读出作者愿意为解放家乡而献身的精神。
文章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人称的变换,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排比:“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反复:“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拟人:“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比喻:“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呼告:“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提高了文章的感染力。
文章的结尾,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看似突兀,实则是作者情绪由平稳深沉到激越迫切的体现,这种人称的变换,更能体现作者强烈的情感,也更能激发人们情感的共鸣。
在写作手法上,对比手法的运用十分明显。纵观全文,作者怀着强烈的情感,通过对东北故土的美好回忆和国土沦丧后的流亡生活的对比,抒发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字里行间充满了爱国爱家的情感。
学习本课,还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把对珍爱每一寸土地这个观念植入学生的心中。土地,是万物生长的基础,是人民生活的源泉。从小培养学生珍爱土地的意识,对于他们养成关爱家园和保家卫国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作者端木蕻良在《我的创作经验》一文中所说的:“土地传给我一种生命的固执。土地的沉郁的忧郁性,猛烈地传染了我,使我爱好沉厚和真实,使我也像土地一样负载了许多东西。当野草在西风里萧萧作响的时候,我踽踽地在路上走,感到土地泛溢出一种熟识的热度,在我们脚底。土地使我有一种力量,也使我有一种悲伤。我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总之,我是负载了它。而且,我常常想,假如我死了,埋在土里了,这并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我可以常常亲尝着。我活着好像是专门为了写出土地的历史而来……土地是一个巨大的影子,铺在我的眼前,使我的感情重添了一层辽阔。当感情的河流涨起来了,一个人就想起了声音和词句。夏天和秋天,积水和水沟一般平了。泪水和眼眶平潮了,泪珠就滚落了。”
读了这段话,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对故土的情感如此深厚,就不难理解作者跳动的心,喷涌的热血,还有充溢的热情。此时,诗人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回响在我的耳边:“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另一首是戴望舒写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两段结构相似的文段,如双峰对峙,组成了这篇激情澎湃的文章。教学时,必须指导学生用热烈的语调有感情地诵读,读出作者内心不可遏止的激情,从而理解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和作品独特的语言形式,最终深度理解作品的主题。
(陈剑华 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