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敏锐的眼睛,最特别的视角——《回忆鲁迅先生》备教手记
◎刘婷婷 王永汉
对于《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我也算得上熟悉。大学期间,以鲁迅为专题的课我一向早到占最前排的座位,也是在那时,算是认真地读鲁迅先生的作品,读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骨子里的坚硬与“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内心的柔软。
鲁迅先生本是丰富的。
他是陈独秀《我对于鲁迅之认识》中的“文学天才”,是郁达夫《怀鲁迅》中的“伟大的人”,是巴金《悼鲁迅先生》中的“伟大导师”“代中国人民说话的人”和“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英勇战士”,也是唐弢《琐忆》中的“平易近人”“幽默智慧”、言语间能让人“如坐春风”的引路人。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算是一个另类:零散的生活琐事组成的没有太强逻辑关系的片段,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更真实、更有人情味的鲁迅形象。那个让人敬而远之的鲁迅走下了神坛,他的身上有了你身边的人的影子:或许是你的恩师、你的父亲、你的丈夫、你的挚友……
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们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能较全面地认识鲁迅、喜欢鲁迅,进而在思考鲁迅之于我们今人、时代的意义与价值之路上走远一点——哪怕是不再惧怕鲁迅其人其文,也甚好!
而我在部编教材里第一次与《回忆鲁迅先生》相遇了!
打开课本,鲁迅、萧红,盯着这两个沉甸甸的名字,内心忽然一阵感动,这是一场怎样的相遇才让萧红留下了如此明丽动人的文字?对于十二岁的初一的孩子,鲁迅与萧红,离他们有点远了。鲁迅,有关他的图片永远都是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面目严肃冷峻,“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这是他形象的一部分,但远远不是全部。萧红是怎样的人?为什么萧红可以写出别人写不出甚至难以想象的鲁迅的另一面?三言两语带过的师生关系能承载如此炽热的情感吗?基于这些思考我决定让孩子们先自行了解萧红其人及和鲁迅之间的往事。
可以说,鲁迅之于萧红,是慧眼识珠的伯乐、是提携引路的恩师,是改变了萧红命运的人。所以对鲁迅先生的离世,萧红的感觉是“精神上最信赖的人死了”。
1934年6月,多灾多难的萧红和萧军离开哈尔滨经青岛到上海投奔鲁迅,鲁迅热心地接待了这两位贫困、寂寞的文学青年,萧红后来在给萧军的信中说:“我们刚来到上海的时候,另外不认识更多的一个人了,在冷清清的亭子间读着他的信,只有他,安慰着两个漂泊的灵魂……”特别对于萧红,鲁迅及夫人许广平更是表现出了亲人般的接纳与关爱。在《生死场》的校样上,鲁迅先生用红笔逐一改正错字,并作了序:现在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四日的夜里,我在等下再看完了《生死场》,周围像死一般寂静。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力透纸背。《生死场》之所以值得看,正由于它才会给你坚强和挣扎的力气。鲁迅先生对萧红的赞赏毫不掩饰,对她的帮助不遗余力。正如他所说:“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腐朽的草。”
1936年7月因为感情受挫的萧红去了日本,临行前她跟萧军约定一年后相约上海,并相约这期间不给鲁迅先生写信,以免给病中的鲁迅先生增加复信的辛苦。而正是因为一直没有萧红的消息,临终前的鲁迅在给茅盾的信中也表达了对萧红的担心和惦念:萧红去了日本一封信都没有,不知她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当萧军把鲁迅先生离世的消息传递给萧红,同时建议她写点回忆鲁迅先生的文字的时候,萧红拒绝了,她回答说:“关于回忆一类的文章,一时写不出。不是文章难作,倒是情绪方面难以处理。”拒绝写回忆文章的萧红连着发了一个月的烧。
后来有同学红着眼睛跟我说,把她养大的外婆去世了,两年了她都不愿去想外婆的点点滴滴,她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孝,现在,她释然了。人类高贵的情感也总是相通的,有时不愿面对本质上也许是更深沉的爱吧!
1937年1月,没有守约的萧红返回上海,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到万国公墓给鲁迅先生扫墓。当晚,萧红写了一首《拜墓诗——为鲁迅先生》:
沉痛弥散在对话般又似低语般的文字里。
1939年年底,三年过去了,此时“能处理好情绪的”萧红把与鲁迅先生近距离交往中的往事,变成了丰厚的写作资源,这些比较个人的、独特的、他人难以触及的生活积累,先后被她写成了《记我们的导师》《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活散记》《鲁迅先生生活记略》等一系列回忆录,后来梳理汇总成的《回忆鲁迅先生》。
温情而感动,更深刻地了解了鲁迅和萧红的往事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且只有萧红能写出这样与众不同却又真实可信的鲁迅了。
知人才能更好地论人论事,但重点还是在文本本身。
选入教材的文章是节选版本,为了方便学生阅读,编者以一集中事件或一个突出人物特点为单位自动分了十四个片段,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夜谈沉思、饮食习惯、开玩笑、读青年来信、不在意校样的用途、看电影、翻书休息、夜里工作、尝鱼丸、包书和病中工作等诸多生活场景。这些场景不加雕琢素面朝天,多件不挨边的琐事看上去甚至有些凌乱,就像散落一地的颗颗都明亮耀眼的珍珠,很多问题与想法交织着在脑海里盘旋:日常与琐碎的选材去展现伟人的平凡生活,就需要引导学生能够整体感知、综合理解,要避免碎片化;文本的结构是片段的组合,就需要能把握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尽量深入体悟文本的内在逻辑;学生要体味作者抒发的情感,就需要仔细品读作者对人物精神品质进行精妙描写的词句语段……重点好像是明确了,也很全面,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了也可以收获满满,但我总觉得没有亮点。如果把一篇经典的文章上得四平八稳是不是也是一种失败?想向自己妥协却又心有不甘。
作为写人叙事的散文,其目的是通过独特的选材来体现人物的特质与精神。我一直放不开手脚,是因为这是大家写伟人的原因吗?看,直到现在,鲁迅的伟人形象深入我心,这也恰恰体现萧红这篇文章无可替代的地位与重要意义了。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是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萧红像是一个安安静静却目光敏锐的观察者,始终细致客观地记录着鲁迅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因为没有人或极少有人触及鲁迅的个人生活,所以这种写法显得那么新鲜别致。
萧红写了一位怎样的生活中的鲁迅呢?自己错过了电车,“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的体贴入微;鲁迅先生的胃不好却征求许先生的意见问可不可以再吃几个萧红做的韭菜盒子时对妻子的尊重;开“好久不见”玩笑的幽默调皮;深恶痛绝字写得草率的青年人的信,可还是“展读到深夜”的宽容大度;坐在苏州河铁栏杆的桥边石围上的鲁迅先生,“和一个乡下安静的老人一样”朴实与平凡;连包书都要方方正正,“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的认真细致……这样的鲁迅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他是疼爱了解孩子的好父亲,尊重体贴妻子的好丈夫,热情好客朋友众多的主人,温和宽厚、风趣睿智的长者,要求严格、教诲耐心的长者……这样的鲁迅让人亲近。
有了这样的感受就越发明白,亲眼所见充满感情的真实,即便是素描式堆叠,也能让人物真切。这是那些经过设计的规矩工整的图景比不了的。我忽然觉得这些看上去毫无逻辑的片段组合也恰恰其实就是萧红思绪最真实的反映:心中储存着那么多的记忆,一旦闸门打开,思绪怎么可能工工整整井然有序呢?心有所忆即落笔成文。
但考虑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我觉得可以用给十四个片段拟小标题的方法进行概括提炼,对人物特点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这是一篇长文,45分钟的时间有限,也不能流于泛泛而谈,避免鲁迅的形象从一个标签滑向另一个标签。这就要从众多事件或精神特点中选取最有代表性、大家较陌生的点入手,想到之前大家先入为主的鲁迅“硬汉”形象,我决定重点分析“爱笑的鲁迅”“对待青年的鲁迅”“对待家人的鲁迅”三个方面,去深入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除了巧选材,这一部分涉及了如何写,萧红通过她敏锐的观察力用传神的细节把鲁迅伟大中的平凡、平凡中的伟大形象刻画了出来。鲁迅先生“笑到咳嗽”、“笑声冲下楼梯”、开玩笑后“坐在躺椅上笑”、面对我的暗示他“展然的会心的笑”,一个乐观开朗、幽默可亲的性情中人的形象就在我们眼前了。鲁迅尽心尽力培养晚辈作家,他经常为青年作家修改稿件到深夜,对于收到的信件,认识不认识的,鲁迅都认真回复。据许广平说:“他每星期的光阴,用在写回信大约有两天。”这种对后辈的慈祥宽厚,真正是“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待亲人”有三个细节:询问许先生自己能否再多吃几个韭菜盒子;当海婴说鱼丸不新鲜,他亲自品尝验证;夜里去看电影前后让大家先坐车。一个疼爱理解孩子尊重关爱家人的形象不正印证了“怜子如何不丈夫”吗?
萧红对鲁迅先生的情感深刻而质朴,在这篇文章中,她也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热烈的感情在一件件事情的叙述中、一个个细节的展开里沉郁而舒缓地散开,看似漫不经心却字字含情。如“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都嘟嘟地叫起来,鲁迅先生还是坐着”,着重写“坐着”给人一种像雕塑的感觉,让我们深切体会到萧红对鲁迅先生认真辛苦工作的敬佩与心疼。
思路基本清晰,对全文的把握、对重点的整合、对情感的拿捏、对语言的品味,全部指向对鲁迅另一面的认识。
走进教室,给了学生们足够的阅读时间,许是这种片段式的写作灵巧活泼,又加上之前脑海里鲁迅的形象遭到颠覆,大家读得饶有兴味。小标题的拟定准确而凝练,人物形象的提炼也分析得有理有据。课堂一度很热烈,大家互相补充互相完善,仿佛通过这篇文章他们认识了一个大家都很喜爱的共同的朋友。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有情味的语言的鉴赏稍有不足,当然这种体察对初一的孩子来说有难度,但老师适当的引导总能解决问题。
课结束了,却还是遗憾,盯着这篇文章却有一种负疚感。幸亏以后我还会教这篇文章,还有机会调整思路卷土重来。我也希望能早日练就萧红那样敏锐的眼睛,为每篇文章找到准确的切口。
(刘婷婷 武汉外国语学校教师;王永汉 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