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补充13.谁也没长前后眼
前言: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一世的荣耀,都是前面千百世的沉沦换来的。谁也没长前后眼,根据自己的优势做出决策,不算没远见。
有时看历史,会让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秦汉之时,跨海征服日本,不就没以后的事儿了;如果咱们当天朝上国的时候,就把周围的藩属国变成自己的郡县,那中国不知道要有多强大;如果西罗马人不用铅制品,应该不会那么快亡国吧;如果咱们中国人不只造瓷器,还造玻璃,就不会在科学上落后于西方了;如果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开花结果了,中国还将继续领先世界;如果……可惜没如果,每一代人只会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做决策。
01.
不是自愿,是被迫
这不是某个人短视,不注意吸收新的文明因素,没有国际视野,而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所在,船大不好调头。我们一直赞扬宋朝打破了坊市界限,推动了商业发展,孕育出了市民阶层,创造出了灿烂的大宋文化。但你以为宋朝统治者,不羡慕唐朝的坊市制度吗?羡慕呀,坊市多好的,一件件事安置得明明白白,好管呀。
但是宋朝皇权不够大,做不到呀。士大夫不答应,老百姓也不答应,大宋皇帝能怎么办?但凡有点主意,自己的皇宫,也不可能是历朝历代最小的了。所以大环境才是决定因素,作为统治阶级一份子的皇帝,反倒起不了决定作用。
你以为英国的“失地王”约翰,愿意签《大宪章》吗?但是不签不行呀,大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都反对他,不签王位就没有了,命可能都保不住。你以为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夫妇,愿意签《权利法案》吗?谁不愿意手中的权力大一些?但是不签不行呀,爷爷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距今才40年。
而且威廉三世,到底是来自荷兰的英国女婿,白捡个英国王位就不错了。就这样,英国一步步走上了君主立宪的道路。掌握实权的英国国王,也没想这样干,这不是一步步被逼到这儿了嘛。
每个后发者,在刚刚起步的时候,与先发者相比,都是劣势重重的,但他们没法走先发者的路,这条路已经让对方给堵死了。事后来看,另辟蹊径倒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可在当时,是死路还是活路,尚未可知。
02.
资源不允许
据说东罗马人,一直羡慕西罗马人,能用铅制酒杯喝葡萄酒,那简直是人生享受呀。更羡慕对方财大气粗,直接用铅制品做排水管道。却不知道铅制品严重损害智力发育,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逃过了一劫。
而我们中国,因为有着优质的陶土资源,以及先进的制瓷技术,制造出的瓷器,行销海外,价格高昂,为我们赚取了大量财富。西方人就没这个运气了,只能咬牙承受高价。但在我们将制瓷技艺发扬光大时,西方人却鼓捣出了玻璃,还把这玩意儿做得越来越透亮。而近代科学,就从一个个烧杯,一支支试管中,来到了世人面前。
但你能说我们中国人不聪明吗?在当时的资源条件下,制瓷是最优选择。
03.
技术不允许
既然资源不允许,那我们朝领土看。在以前中华帝国实力强劲时,我们把周边土地都变成自己的郡县,难道不行吗?还真不行。先说打仗,明朝为了征服越南,投入了不计其数的兵力,数百万军费,结果每年的产出却少得可怜。最后由于巨大的财政亏空,不得不撤兵回国。说实话,打得赢,亏不起。
再说治理,古代中国治理地方靠政令文书。快马一月所能跑到的地方,就是中国统治的极限。周边地区,即便打得下来,也亏得起,可也无法建立有效的直接统治。驻军少了,压不住当地人;驻军多了,直接就割据自立了。想想玉门关,离长安还不算太远,就“春风不度”了,更何况万里之遥的周边地区呢?北魏后期的六镇之乱,不就是因为孝文帝迁都洛阳,朝廷控制不住边镇了吗?
你能说我们中国人不向往远方吗?实在是当时的政治体制,技术条件,不允许啊。
04.
国力不允许
1588年,英国击败了当时最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事后总结,说是英国船小、灵活,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而西班牙的舰船,太过笨重,不好调头。但你以为英国人愿意造小船呀?还不是因为没钱。为了打仗,连海盗德雷克,都被招安成正规军了。可后来一阔起来,造的船也从来没小过。
而与英国在海上竞争的荷兰,也有一大创举。她的运输船竟然自废武功,卸下了武装。要知道海上可有不老少的海盗,这样干太危险了。但荷兰有她自己的道理。首先,卸掉武装能够装载更多的货物,使荷兰的运费更有竞争力。其次,没有了笨重的舰炮,荷兰人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造船只的规格大小,一方面能装更多的货,另一方面也能够少交一些税。不这么做的话,国土面积狭小的荷兰,凭什么击败众多海上强国,成为“海上马车夫”呢?
但英国与荷兰的竞争对手也没做错,既然有优势,干嘛非要冒险呢?土豪自有土豪的做法。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一世的荣耀,都是前面千百世的沉沦换来的。谁也没长前后眼,根据自己的优势做出决策,不算没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