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升职了,却在转型中遭遇瓶颈
那次谈话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那些个一路以来助我过五关斩六将的职场利器,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失灵的呢?尽管老板犀利地指出了我的问题,但我内心深处并未完全被说服,这种情形下又谈何真正地改变呢?我被真正触动从而慎重思考这件事,还是在接手第一份区域性工作之后。
那件事过去后不久,我便得到了一个升职的机会。这对于当时还很迷茫我来说,无疑是打了一剂强心针。我努力摆脱思想中的阴霾,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的岗位,渴望在工作中证明自己。
这份新的工作,同我之前从事的工作相比截然不同:我之前只是负责中国,而新工作则是负责亚太区域十几个国家;我之前总是奋战在业务的一线,而新工作中,我的角色则从台前转到了幕后;我之前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都是中国人,而且全在同一个地点办公,而新工作的团队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外国人,而且分布在不同国家;之前的工作立足于短期,目标清晰,流程明确,而新工作则着眼于未来,范围模糊,需要自己界定,然后寻求他人支持去共同实现。
我的新老板很年轻,他已经在国外工作多年,思路新颖,干劲十足。还记得他在给我描绘这份工作的时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能给予个人很大的成长空间。对于你来说,这份工作更是一种转型。你的格局有多大,这份工作就能做多大。”他微笑着看着我,眼睛闪闪发光,我的斗志也被点燃。那时候的我,丝毫没有意识到“转型”这两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意。我也没有料到,在转型中去颠覆自我,会是多么痛苦的一个过程。
初任新岗,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界定自己的职责。当时我的整个工作内容就是一张白纸,为了寻找突破口,我便同相关同事一一了解,想听听他们对这个职位的期待。原本以为这样可以帮我厘清思路,谁料一路谈下来,我的思路反而愈加凌乱了。
每个人基于自身的立场,对我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要求,很多甚至是彼此冲突的:业务部门希望我提供最大的灵活度,供应部门则要求我保证预测的准确性;本部门期待我推动各项业绩指标达到最优,而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其他部门的次优结果;亚太区域要求我考虑本土现实,多干实事,对于各种新点子抓大放小,而全球总部则希望所有的新机会都能在亚太率先试点,领跑全球,起到表率。
相同的是,每个人都需要我提供信息和支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意见能被我充分采纳,每个人都希望参与到我的最终决策。我之前的工作虽然挑战,但如果和这份岗位相比,顶多算是个体力活。新工作则既劳神又费力,更多时候是吃力不讨好,段位提升了好几阶。
除了工作内容本身,我的另一大挑战来自于文化差异。初和老外打交道,我遭遇了各种水土不服。例如新加坡人,虽然绝大多数是华人,但却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很不一样。在国内,当我有一个新想法时,和几个同事一张罗,很快便能将这件事风风火火地做起来。如果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我们则边做边改;而当我和新加坡的同事们提议一项改变时,一开始就必须保证严谨。我原本以为考虑周详的计划,总会经受对方的各种挑战,然后通过了情景分析(scenario planning)、风险测评(risk assessment)、利弊权衡(trades-off decision),建立标准操作流程(SOP)等各种环节之后,才有可能向前推动。
泰国同事的行事风格则和新加坡截然不同。他们每次通话都萨瓦迪卡,总是那么彬彬有礼。对于新的提议从不主动挑战,问起项目进展来也总说没问题“It's OK”。然而,如果你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那就大错特错。他们总在项目最后期限来临前暴露问题,其实他们什么都不OK,这时候一句软绵绵的“I'm sorry”已然于事无补。
英国同事也涵养极好,打交道时永远礼数周到。他们普遍举止优雅、用词委婉,以至于无论对方提出一个多么荒谬的点子,他们最多淡淡地来一句“Interesting(有意思)”。假如你以为他们是真的认可你的观点而沾沾自喜,那就未免太过天真。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含义其实恰恰相反。
而以直率著称的荷兰人则是另一个极端。初次接触,我还停留在寒暄的层面,对方已然直奔主题,对项目提出无情的质疑。言辞之犀利,让我不禁暗自揣摩,是否他对我本人存有偏见。其实不然,这只是他们一贯直接的表达方式。当他们认可你时,那份直白的溢美之词同样会令你难以招架。
更有意思的是来自印度的同事。他们天生能言善辩、热情洋溢。无论谈到什么问题,他们总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你以为这下事情终于可以放心落实了,然而后续就很少有下文了。当你需要他们时他们特别善于潜伏,仿佛从人间消失;而当他们需要你时则会邮件电话海陆空全方位轰炸,令你无处遁形。如今再提起那些过往的经历,我常常兴趣盎然,可当时我在语言还不够地道,文化也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去驾驭这样一份工作,真是困难重重。
其实,在所有这些挑战中,我认为难度最大的还是如何影响他人。从前我的工作目标明确,非黑即白,没有太多需要去纠结权衡的地方,更多的是如何快速高效的执行。而在新的岗位,我远离一线,不再拥有第一手信息,却需要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并说服别人接受和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需要对事实的客观和精准把握,做到有理有据;还要同时清楚了解自己和对方的需求和立场,以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沟通,以最终达成共识。
岗位之初还停留于惯性思维的我,在这个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尤其是在和持有对立观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沟通时,真是举步维艰。论资历对方比我年长,论业绩我们的考核标准不同,论关系大家都是平级,我要怎样才能影响别人去做一些对我很重要而对他并无明显益处的事情呢?如果都是中国人还可以多说两句寻求理解,和老外沟通却隔着语言、隔着文化、隔着距离、隔着时差真是障碍重重。
仿佛就在一瞬间,之前使我战无不胜的职场利器统统失灵。在时间和业绩的巨大压力下,我感觉千头万绪,却一腔力气不知道该向何处使。回想起前老板在给我的反馈,此刻方觉句句真切。我也开始深刻地意识到,眼前我正在遭遇职业转型的瓶颈。我在职位虽然提升了,可我的技能却还没有跟上。那些曾经帮助我在较低职位取得成功的因素,并不能保证我在新的旅程取得成功。我该如何才能找到下一个事业的突破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