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领导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創業要考慮退出策略

公司重組完成後,我覺得可以功成身退,重新投入自己那家電腦公司的業務。之前我把業務託付給一些能人,公司一直順利運作。但在此之前,我先休假,到哈佛商學院讀了一個高級管理課程(AMP, Advanced Management Programme),那是哈佛商學院為期13週的速成班,專門指導高級行政人員,內容涵蓋管理的眾多方面,和你們讀的EMBA課程相若。那是一段快樂的時光,因為我的兒子同時也在哈佛讀書。由於哈佛商學院的食物比他的宿舍好得多,所以他每晚都過來和我一起吃飯,還帶上女朋友。雖然她是個小女生,但食量卻是常人的兩倍,真令人尷尬,害我不知怎樣跟同學解釋。

回頭來談我的電腦業務。由1989至1995年,六年間我收購了六家公司,其中五宗是成功的。我透過香港的風險基金集資來擴展業務,學會了如何跟外來投資者合作,那跟之前進行企業重組時的境況真有天壤之別。我看風險基金就像是我額外的員工,他們帶來了生意,而且確保一切都做得正正當當。他們不只帶來資本,還提升了企業本身的價值。到1996年把公司賣出去時,我們已是全港最大的電腦轉售商。這也是我的策略,在我決定為公司重整旗鼓之時,便打算最終把它出售,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向這個目標進發。我們的做法是收購競爭對手的控股權,基本上是整固這個行業的亞洲部分,然後賣給美國的商人。這是退出的策略,而非上市策略。在這個過程的最後一步,我跟怡和交涉,他們有一家分公司叫Jardine Office Systems,在Jardine Pacific的旗下,業務和我的電腦公司重疊。我說我想買下來,但原來怡和也有興趣收購我們。經過約一年半的談判,我們和怡和達成協議,把公司出售。投資我們公司的風險基金的股東取得41%的內部回報率,我非常高興,而買家即怡和也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