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園
1874年,有一間開設於油麻地的調源醬園,出產醬料、豉油、豆豉、涼果及酸果,行銷往金山(美國)、石叻(星馬)及庇能(檳榔嶼)一帶。
1881年,有製造醬料者(Sauce Workers)共76人。
同年,港督軒尼詩(Sir John Pope Hennessy)提及,曾往參觀一間位於油麻地的醬料廠,並述及該廠除生產華人醬料外,亦有生產茄汁及糖果。每年運銷所產之茄汁數百桶往倫敦之名店,在該地入樽後,部分(數以千樽計)外地包裝者運回本港銷售。該種茄汁在倫敦被譽為“第一美味”。有理由相信,旺角的豉油街是與上述醬料廠有關者,早期的旺角亦屬油麻地區。
1921年,有美國李派林華斯德省醬油(喼汁)在港銷售。俟後,包括廣生行及多間醬園亦產銷喼汁。
至於生產醬料、蠔油、豉油、酒醋等的醬園及店舖,有始創於1888年、1932年在港開分行的李錦記;二十世紀初開業的同珍;1917年的美珍和附屬的九龍醬園;1922年的余均益;1924年由廈門遷港的淘化大同醬油罐頭公司;1932年的八珍。此外,還有冠益華記、東方、左顯記等知名機構。上述有若干間是以辣椒醬或添丁甜醋馳譽者。
1930年代,多間醬園亦生產包括豆豉鯪魚、鰽白鹹魚、香菇肉糉、肉醬、甜湯(糖水)蓮子及金桔等罐頭。當時,市面上亦有國產罐頭及美國“地捫牌”(Del Monte)罐頭。
三十年代,很多醬園及糖薑工場開設於長沙灣、葵涌、荃灣一帶,以及九龍塘村、竹園村和九龍城的打鐵街、九龍城大街、打鼓嶺道、衙前圍道及上沙浦一帶。當中有羅三記、南華、冠珍、裕隆及成園等。此外,亦有若干間包括榮興隆及名珍等腐乳和南乳莊。早於二十世紀初已有一間陳天源號,專營寄運往美國各埠的腐乳。更歷史悠久的是現時仍經營的腐乳名店“廖孖記”。
由1930年代起,有多間生產蝦油、蝦糕、蝦醬和魚露的工廠,分別開設於香港仔、旺角,以及離島的長洲及大澳等,香港的工廠以李成興、品珍及永泉等較馳名。
香港仔黃竹坑道,左方為多間魚露廠,1962年。
流浮山后海灣的蠔塘,約1965年。
養蠔業在香港已有七百多年歷史,主要的產蠔區為元朗的深灣(后海灣)。二十世紀初亦有蠔區位於深水埗及長沙灣。1966年,深灣蠔區範圍有6,000畝,年產二百多噸蠔肉,部分被製成蠔豉及蠔油出口。
和平後,多家內地的醬園及南北貨號,包括三陽、天福及同順興等在港開業。此外,還有包括中興、大發及新中等土產公司,出售浙醋、豆瓣醬、肉鬆、北平彩蛋以及洋澄湖大閘蟹等醬料和食品,以迎合南來香港的外省人士。亦有若干間包括金和棧等商號,選辦內地及本港的土產、蠔油、蝦醬、鹹魚及南北貨等,運往美國及世界各地出售。
中環街市前的皇后大道中,約1968年。由左起依次為售賣油、鹽、醬、醋、糖及內地土產食品的三陽南貨醬園、新中食品公司,以及中部的九龍園,其西鄰為華生及天香茶莊。
由中環街市望閣麟街,1989年。左方為大華國貨,右方為三陽醬園及華豐燒臘。三陽的背後亦有一金陵燒臘店。這一列樓宇於1992年被拆卸,以興建登山自動扶梯,於1993年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