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牛的家族(犀牛、黄牛、牦牛)
《诗经》中有很多篇章都提到了牛,有犀牛、黄牛、牦牛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在《诗经》中也有很大的差别。我们追寻古人认识和应用这些动物的踪迹,其中的乐趣耐人寻味。
1.兕(印度犀牛)
印度犀牛
印度犀牛(犀牛科,Rhinoceros unicornis)是大型食草动物。长有一个鼻角,身上的皮肤似甲胄,又称独角犀。身长约3.2至3.5米,肩高达1.8米。头大,雌雄吻上都有一角,黑色,圆锥状,粗而不长,一般约有30至40厘米。颈短,耳长,眼小,鼻孔大。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①,寘彼周行②。
陟彼崔嵬③,我马虺④。我姑酌彼金罍⑤,维以不永怀⑥。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⑦,维以不永伤⑧。
陟彼砠矣⑨,我马瘏矣⑩;我仆痡矣(11),云何吁矣。
——《周南·卷耳》
注解参见第一章。
诗中的兕觥(sì gōng),是指用犀牛角制作的大酒杯。古人云:“象以齿焚,犀以角毙。”大象和犀牛经常受到人类的大肆捕杀,如今,犀牛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犀牛是当今第二大陆地动物。距今约五千六百万年前,犀牛的祖先就已出现,现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牛(西非亚种已于2011年11月10日正式宣告灭绝)、白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2010年被偷猎者猎杀的越南爪哇犀牛,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只)等5种,加起来只有27000多头,目前全部被列为国际保护动物。但即便如此,每年惨遭偷猎者杀害的犀牛也在200至400头。
相传“兕”是上古瑞兽,状如牛,苍黑,板角。逢天下将盛而出。记得《西游记》里有一段,太上老君所骑的青牛下凡成精,使用一个金钢圈,套去众神好多兵器,这只青牛就是兕。
我国古代对犀牛多有记载,《尔雅》中记载:“兕似牛。”郭璞注:“一角,青色,重千斤。”“犀似豕。”郭璞注:“形似水牛,猪头,大腹,痺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说文解字》说:“兕,如野牛而青。”朱熹《诗集传》中说:“兕,野牛。一角,青色,重千斤。”
有人认为兕与犀牛是两种动物,将二者混为一谈是错误的。然而,《本草纲目》卷51《犀》篇中说:“[释名]兕。[时珍曰]犀字,篆文象形。其牸名兕,亦曰沙犀。《尔雅翼》云:兕与牸字音相近,犹羖之为牯也。大抵犀、兕是一物,古人多言兕,后人多言犀,北音多言兕,南音多言犀,为不同耳。……梵书谓犀曰朅伽。”可见兕的名称,古人多言兕,后人多言犀;北人多言兕,南人多言犀。故依李时珍所言以印度犀牛释兕。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这里的“兕”,指的也是犀牛。
我国古代也有犀牛,有文物为证。历史上记载,托马斯·C·捷尔顿曾于1874年这样描写:“这种巨大的犀牛居住于喜马拉雅山的尼泊尔山脚。它在西藏地区的东部比西部分布更为广泛,在阿萨姆(印度东北部一邦)是种群最为繁盛。”
犀牛身体粗壮庞大,皮肤坚厚,除耳与尾外,完全无毛。犀牛的皮可以说是现存所有陆生动物中最厚的,比大象与河马的皮还要厚,厚度可达8至10厘米。在古代常用犀牛角制作酒杯,用它的厚皮制作士兵的盔甲。
它的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有宽大的褶缝,成碷状。皮肤表面有很多疣状凸起,皮肤呈黑灰色,略带紫色。四肢粗壮,均三趾。生活于亚热带潮湿、茂密的丛莽草原。独栖或两只同栖,具有夜间活动的习性。嗅觉、听觉强,视觉弱。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觅食嫩草、芦苇、竹芽和细树枝等,觅食时它们一次能吃下50千克的植物。
2.牛(黄牛)
黄牛
黄牛(牛科,Bos taurus domestica)是食草性动物,体长1.5至2米,体重一般在250千克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眼、耳都很大,喉下有垂肉。头上有一对角,左右分开,弯曲。四肢匀称,四趾,均有蹄甲。尾较长,尾端有丛毛。毛色大部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①?鸡栖于埘②。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③?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④。君子于役,苟无饥渴⑤!
——《王风·君子于役》
注释:①曷:何时。
②埘(shí):鸡舍。
③佸(huó):相会。
④括:聚集。
⑤苟:大概。
《王风·君子于役》是写一位妻子思念远行服役丈夫的诗,表达了无休止的征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忧伤。诗中用素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典型的乡村日暮景色。以“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反衬丈夫的远行不归。牛羊家禽归圈,炊烟袅袅升起,更勾起妻子的惆怅与孤独,于是她叹息地发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景物描写和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水乳交融,语简情深。
该诗反映了春秋初年因东周王朝给畿内人民加上了沉重的兵役、徭役负担而男旷女怨的普遍现象。这正如朱熹所说,“君子行役之久,不可计以日月,而又不知其何时可以来会也。亦庶几其免于饥渴而已矣。此忧之深而思之切也。”(《诗集传》)
这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内容的深刻性和开创性以及写作技巧对后世有重大影响。如唐代温庭筠的《忆江南》:“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宋代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清代许瑶光《雪门诗抄》:“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逐渐形成了我国“日夕闺思”的原型和创作母题。“取景造境,情景交融”也是后人极力推崇的写作技巧。该诗描绘了一个真挚动人的生活画卷,状景言情,语言纯朴,成功地描绘出思妇倚门怀人时,令人柔肠寸断、悲伤凄婉的氛围。
《诗经》中出现的牛的其他称谓,现列举如下:
(1)犉(chún):黑唇的黄牛,又指体形高大的牛。《毛传》:“黄牛黑唇曰犉。”《尔雅》:“黑唇犉。”又:“牛七尺为犉。”
(2)牺:祭祀用的纯色牲畜。郑《笺》:“牺,纯色牲。”《说文解字》:“牺,宗庙之牲也。”
(3)骍(xīng):指赤色的马,也指赤色的牛。
牛的驯化历史久远,原牛的遗骸在西亚、北非和欧洲大陆均有发现。多数学者认为,亚洲是野牛原种的栖息地,迄今仍有许多生活于野生状态中,而在欧洲和北美,只有动物园和保护区尚存少数野牛。中国黄牛的祖先原牛的化石也在南北许多地方发现,如大同博物馆陈列的原牛头骨,经鉴定已有7万年。安徽省博物馆保存的长1米余的骨心,是在淮北地区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发掘到的。此外,在吉林的榆树市也发掘到原牛的化石和牛的野生种遗骨。根据考古遗迹,很多研究人员认为,牛于8000多年前只在土耳其的西南部得到过驯化,经驯化的牛由此传入非洲、亚洲和欧洲。
从古代文献看,甲骨文中有“沈牛”一词,被释为水牛的古称。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也有此名词。《山海经》中有牛的记载。现陈列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的卧态水牛铜像是周代文物。明代《凉州异物志》载“有水牛育于河中”。《说文解字》:“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现在家养的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诗经》中的《王风》是平王东迁以后的作品,产生于今洛阳一带,故诗中的“牛”以北方黄牛释之为妥。
牛在全国各地均有饲养,草食性,辅以大麦、大豆、油粕、糟糠饲之。胃有四室,可反刍。牛可畜用,现多肉用,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本草经》:“牛黄,味甘平。主治惊痫寒热,热甚狂痓。”
3.旄(牦牛)
牦牛
牦牛(牛科,Bos grunniens)是草食性动物。古称犛牛、旄牛、犣牛、犏牛等。牦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两性均有角,雄的角较大。体长2.5至3.2米,肩高1.8至2米,体重500至820千克。肩部中央有显著凸起的隆肉,体侧下部、肩部、胸腹部及腿部均披长达40厘米以上的长毛。尾端长毛形成簇状。
孑孑干旄①,在浚之郊。素丝纰之②,良马四之。
彼姝者子③,何以畀之④?孑孑干⑤,在浚之都。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⑥,在浚之城。素丝祝之⑦,良马六之。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⑧?
——《鄘风·干旄》
注释:①孑孑(jié):指旗显眼,高挂干上。干旄(máo):以牦牛尾饰旗杆。
②纰(pí):指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
③姝(shū):美好。
④畀(bì):给予。
⑤(yú):画有鸟隼的旗。
⑥旌(jīng):以牦牛尾和五彩鸟羽装饰的的一种旗。
⑦祝:指编连缝合。
⑧告(gǔ):忠言也。一说告同“予”。
《鄘风·干旄》一诗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之间。一般认为是赞美卫文公群臣乐于招贤纳士、以图复国的诗。“姝者之子”是有美德的君子。卫文公或卿大夫如此隆重地访求贤才以图复国,值得歌颂。古者聘贤招士多以弓旌车乘举办。大夫出行,车马隆隆,旗帜鲜明,高高飘扬。这位尊贵的男子驾车驱驰在浚邑郊外的大道上。此诗以干旄、干、干旌,良马四之、良马五之、良马六之,渲染盛况,摇曳生姿,浩浩荡荡。旄、、旌可能适用的场合和地位有所不同,共同之处都在于衬托“姝者之子”的地位。良马好坏及数量类似于现在的“轿车待遇”,干旄类似于现在的“职位”,一旦认为是贤才,则胯下良马,身后旄旌,类似古代的“夸官”在郊都周游,春风得意。
另有一说,此诗是“卫文公臣子好善说”;还有一说,此诗是“男恋女情诗说”,写一个男性贵族青年乘车赶马去见他的情人的盛况。但不如“卫大夫求贤说”的理由充分。
诗中的干旄,“旄”与“牦”同。以牦牛尾饰旗杆,树于车后,显示威风。《史记·夏本纪》张守节《正义》指出:“西南夷常贡旄牛尾,为旌旗之饰。”这种旗就是旄旗,说明古代已认识并狩猎这种旄牛了。《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载:“潘侯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郭璞注:“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长毛。”
《本草纲目》卷51记载:“[释名]犣牛、犏牛。[时珍曰]牦与旄同。或作毛。”又曰:“牦牛出甘肃临洮,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养之。状如水牛,体长多力,能载重,迅行如飞,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长尺许。其尾最长,大如斗,亦自爱护,草木钩之,则止而不动。古人取为旌旄,今人以为缨帽。毛杂白色者,以茜染红色。”
牦牛起源于亚欧大陆的东北部,现今的家养牦牛和野生牦牛都是同一祖先的后代。据中国华北、内蒙古,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美国的阿拉斯加等地发现的牦牛化石考证,不论现今分布在我国藏北高原昆仑山区的野牦牛,还是由野牦牛驯养而来的家牦牛,都来源于三百多万年前(更新世)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北部的原始牦牛。中国是世界牦牛的发源地,全世界90%的牦牛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及毗邻的6个省区。除中国外,与我国毗邻的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印度、不丹、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均有少量分布。
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最高海拔地区的哺乳动物。野生牦牛生活在高原草甸、灌丛、荒漠等地,适应性强,耐风雪严寒,嗅觉较灵敏,多成群活动,喜晨昏觅食。一般年末至次年年初发情交配,怀孕期约9个月,每胎产1仔,幼仔2—3年性成熟。人工放养的牦牛,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滩、雪山、激流,被称作高原之舟。牦牛从古至今是青藏高原牧区的优势种家畜和当家畜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它的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可制做帐篷。牦牛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野牦牛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等级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