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与矫正
我们已经知道,健康相关行为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两大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就是通过行为的干预与矫正,使人们形成并保持符合健康、增进健康的行为,改变已养成的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
一、健康相关行为转变的步骤
健康教育工作中行为转变的成功,取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努力。行为转变成功的步骤包括:
1.明确行为是促进健康的行为还是危害健康的行为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即确认哪些行为有益于健康,哪些行为对健康有害。
2.确定促进健康行为的益处和危害健康行为的害处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了解健康行为对健康有哪些好处,益处有多大;危害健康行为对健康有哪些害处,危害程度如何。
3.教育者鼓励行为转变和受教育者愿意转变
教育者提倡、鼓励人们采纳促进健康的行为、改变危险行为;受教育者有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的愿望,并决心采取行动。
4.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行为转变的方法
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行为转变的方法和技能;受教育者明确目标,按照行为转变的方法去做,教育者指导其行为转变。
5.教育者督促强化行为转变和受教育者巩固行为
教育者加强对健康行为的强化和督促;受教育者巩固和发展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二、群体行为干预
在促使某一特定人群形成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的过程中,群体行为的综合干预是通常使用的手段,具体的干预机制包括:
(一)开发领导
领导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目的、意义的理解与支持是目标人群行为干预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作用不仅在于领导自身的行为可以成为人群的榜样,更重要的是领导具有决策倾向性。领导对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理解和赞同,会使行为干预得到组织、资源、舆论等方面的倾斜与支持。可见,开发领导、转变领导的思想观念,使其认识和理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对在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施群体行为综合干预非常重要。
(二)目标人群行为干预
目标人群行为的改变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行为干预的落脚点,因此通过各种方法促使目标人群中的每一个个体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是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根本所在。通常采用的人群干预方法有:
1.动员群众参与
动员各种舆论和传播手段,如利用大众媒体、培训与讲座、分发宣传材料等方法,向目标人群传播有关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改变行为的方法等信息;动员和发动每一名成员积极参与群体促进健康的目标行为。
2.培养骨干
群体骨干与群体中的成员关系密切,在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威望,可发挥示范作用,也可能起传播作用,还能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与评价。注重骨干培养、为群体成员树立典型,就能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整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舆论和规范的力量
群体的舆论与规范,约束群体内每一成员,使全体成员目标一致、行为一致,达到共同的利益;社会的舆论与规范,给群体一种外来压力,使群众利益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应充分利用舆论、规范的力量,对危害社会、他人健康的行为加以制止、纠正或予以惩罚。
4.应用竞争机制
群体成员具有群体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群体间开展的竞争可使群体成员感到一种来自群体外部的威胁与压力。增强群体目标的一致性和凝聚力、增强群体成员的主人翁意识、激发群体的强大力量、增进内部驱动力,有利于群体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巩固。群体间的竞争有益于群体的发展;同样,群体内引入竞争机制可激发群体成员奋勇争先,推动群体整体发展。
5.评价和激励
评价也是一种干预手段,通过评价工作可总结成功经验,给予奖励与推广,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解决,推动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环境改善
这里所说的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条件,又包括社会环境条件。
1.改善物质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的改善是行为干预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如果没有环境条件的支持,即使人们已经做出了改变行为的决定,也会由于环境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实施。例如当人们知晓患病后及时就诊的意义,打算采取行动时,医院离家却特别远,给就诊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人们就可能放弃及时就诊这样一种健康行为。
2.社会支持与制约
通过社会舆论的倡导,支持促进健康的行为,反对危害健康的行为;通过有关法规的制订,约束既不利于自身健康,又对他人健康造成损害的行为。
三、个体行为矫正
(一)行为矫正的基本概念
行为矫正(behavior modification)是按照一定的期望,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措施,促使矫正对象改变自身特定行为的行为干预过程。行为矫正是一种超越了行为限制的方法,更注重人们在行为改变过程中的自觉投入。矫正对象是行为改变的参与者和核心,而不是消极行为受限者。
行为矫正有三大构成要素:对象、环境和过程。
1.行为矫正对象
行为矫正对象根据其对行为指导的态度可分为三类:
(1)需要型:
对自身不良行为已有认识,感到“已非改正不可”,并在积极寻求转变途径和方法。对这类行为矫正对象应着重促使他们从需要到动机的转化,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适时提供目标、方法和方向。
(2)冷漠型:
对不良行为有认识,但没有转变的信心,也没有接受行为指导的愿望。对这类行为矫正对象的关键指导原则是强化“恐惧”心理、促进态度转变。而且这些人的“从众心理”特别明显,加强团体行为干预力度十分必要。
(3)无需要型:
对自身问题全无认识,或完全不承认这是“问题”。对这类行为矫正对象关键是要激发他们对行为改变的迫切需要感。提供更多健康信息,寻求家庭和团体、亲友的配合,借助社会、政策、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压力也很重要。
2.行为矫正环境
行为矫正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这一环境称为矫正环境,由指导者、矫正场所、矫正时机三大要素组成。
(1)指导者:
“指导者”是个相对概念,既可能是健康教育者,也可能是老师、医生、护士或矫正对象的亲友、同事。当矫正对象属于需要型时,“指导者”甚至可以是对象本人或(有同一行为的)伙伴。
指导者的任务是:观察记录对象的行为,确定目标行为的基线和矫正的阶段性目标,制订实施计划,选择矫正的方法,为矫正对象提供行为转变必要的支持,评估矫正效果,进一步修订矫正计划。
(2)矫正场所:
矫正场所可以不固定,如吸烟等行为会不拘场合、随处可以发生,所以矫正可在与场所无依赖关系的地点进行。但是,大多数矫正场所是相对固定的,如教室、居室、办公室等,因为目标行为只有在这些场所、有特定人物在场时才发生。固定的场所还便于对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效果评价,而且在缺乏丰富经验的情况下也能使矫正措施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实施。
(3)矫正时机:
矫正时机也应精心选择,因为许多行为都以特定的时间为提示因素,如有些人只在喜庆时才饮酒、某些人在写作时才吸烟、不少人在神经过度紧张时易发生滥用药物现象。对这些行为的矫正若选择在易诱发行为表现的一定时机下进行可取得最佳矫正效果。
3.行为矫正过程
行为矫正过程就是行为矫正技术的选择和实施过程,其核心是如何针对具体对象的具体行为来应用具体方法。行为矫正的实施过程一般包括确定行为目标、目标行为分析、矫正策略的选择和实施、矫正效果的评价等一系列活动。
(二)目标行为的确定
健康相关行为的矫正从确定目标行为开始,而且该行为必须与健康教育项目要解决的健康问题相吻合。以下以儿童行为问题为例,说明对目标行为确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和基本步骤。
首先,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儿童多动症在3~6岁儿童中发生率高,对儿童健康成长影响大,家长有强烈要求,对此症进行行为矫正符合本地健康促进计划的总目标。因此,将“儿童多动症”列为备选的目标行为。
其次,分析矫正的可行性。通常根据健康教育实施单位的条件、是否需要外部资源支援和投入收益比,将其分为高可能性、中可能性和低可能性三类。本地具备技术条件、不需大量外援、投入不多而收益明显的行为矫正属于高可能性,可正式确定为目标行为。本例中以“儿童多动症”作行为矫正,分析符合该条件,故本症属“高可能性”,可正式确定为目标行为。
再者,根据行为观察,发现多动症儿童的偏常行为表现主要有:在座位上扭屁股、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眼看别处、小动作多等,据此确定目标行为的四项子(靶)行为。对其他表现更复杂的行为还可根据频度和程度进一步把靶行为划分成单元,做好数据化处理。
无论是确定目标行为还是其子(靶)行为,其界定必须符合客观、明确、完整三项标准。客观是指界定的内容应能充分反映出行为的外在特征;明确是指观察与测量行为的标准必须语言准确,有利于不同层次的指导者理解、复述和解释;完整是指要求界定时必须列明该目标行为所具备的反应条件,以便行为矫正实施者能对与目标行为相似的行为表现作出判断和区别。
就某一具体健康教育项目而言,一般只宜选择1~2种目标行为;如果超过2种,必须是相互关联的系列行为。同项目内目标行为过多,会直接导致干预的“泛化”,即降低矫正措施的针对性。
(三)目标行为的分析
对目标行为的发生状况进行分析有两个目的:第一,确定该行为的表现程度。其中,在行为矫正开始前对个人或群体通过大量调查研究确定的本行为基线(本底)最为重要。第二,反映目标行为的转变程度。例如在行为矫正期间定期作行为分析,再和本底进行比较,即可了解矫正的效果如何、该行为矫正措施是否有效。作为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目标行为分析在所有直接涉及行为改变的健康教育项目的整个执行过程中,都要认真进行。
所有的行为分析都出于两个基本点:行为的发生频度与持续时间。从这两点进行量化分析,分析方法大致有五种:
1.频度分析
适用于那些重复发生、每次发生所持续的时间相对固定,且有明显起止的行为。例如分析某人每天吸烟支数,则频度=表现次数/观察时间。频度分析的优点是记录方法简单,能用定量的方式迅速反映行为的跨时间变化。缺点是不适用于分析发生过频(难以分辨次数)的行为,也不适合多种的、复杂的行为同时进行观察。有些行为的表现主要反映在持续时间上,也不适用于频度分析方法。
2.归类分析
大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某一行为反应参照行为的界定分别归入相互对立的两大类中,如“发生-未发生”“适当-不适当”“正确-不正确”。另一种是根据行为观察的实际结果,将行为划入一定的归类模式,如在对人的引起自杀行为的心理危机分析中,根据心理危机在不同生命发展阶段的出现,将其分成青春期危机、家庭婚姻危机、事业危机、更年期危机、老年丧偶等五类。归类分析的优点是方法可塑性大,不过分拘泥于观察时间,可用来同时观察几种互不相同的行为。
3.计数分析
利用记录矫正对象中具有相同行为表现的人数,分析人群的行为状况及其转变。例如反映某社区居民的刷牙卫生习惯,可分为“每天刷”“偶尔刷”“不刷”三类,分别统计这三种行为的发生者在该人群中的比例。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用问卷形式,省时省力;利用百分比方式反映行为矫正措施(如口腔卫生行为指导)实行前后的结果比较也很直观。缺点是它反映某行为表现的人数,但不表现(尤其个体)行为表现的程度。
4.持续时间测量
方法简单,适用于分析某种以持续时间为主要特征的行为表现,如每天体育锻炼、读书看报时间等。但要注意事先对该行为的开始、结束等有明确的界定,因为每个人的行为表现是千差万别的。例如分析读书看报时间,有的人只告诉你一段总的时间,其中连倒茶、洗手等准备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都算上,因此所反映的时间变量不一定很准确。
5.时段抽样分析
用于分析某些表现形式多样的行为,如观察某个人的强迫行为时,该方法先通过随机抽样,确定观察总时间,再将它分成若干等量的时间小段,以这种短时抽样式的记录结果来反映总状况。应注意:小节时限需严格控制;小节内行为观察要不间断地进行;小节内只记录“+(发生)”“-(未发生)”,不计次数;跨小节的行为持续表现应在相应小节内记录。
以上介绍的五种行为分析方法均简便易行,各有优缺点,又都不能完全包含行为分析内容。所以最好是在相互合理搭配的基础上进行,以便通过效应互补,达到准确可靠的分析目的。
(四)行为矫正的技术和方法
行为矫正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以来,用于矫正各种危害健康的行为,指导建立各种促进健康的系列性技术。迄今为止,在健康教育领域内开始得到广泛运用的矫正技术主要有脱敏法、示范法、厌恶法、强化法和消除法等几大类。
1.脱敏法
具体如系统脱敏法、接触脱敏法、自身脱敏法等,主要用于消除个体因对某种因素过于敏感而产生的不良行为表现,如恐怖症、焦虑症、各种神经-心理超敏性反应(如紧张症)等。本方法以认知原理为基础,即在个人行为尚不成熟的阶段若碰到的新刺激太多,就会产生恐怖和紧张。但若在治疗前将该刺激尽量分解并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顺序重新排列,在治疗中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主动提供这一刺激,适时修正个体对该刺激的错误认识,再通过反复的操作、强化,可达到消除这种过于敏感行为的目的。脱敏疗法的成败取决于矫治过程的系统性,是否有专业人员指导,是否在适当环境下进行。事先须对个体的行为表现作出诊断,查找健康史和外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确立矫治方案。例如极度害怕小动物的孩子,先由父母领着远远看着其他孩子逗弄笼里的小动物。随着孩子戒备心理的减弱,慢慢引导他走向笼子,同时设法移开其兴奋点。如还不出现恐怖反应,可继续走近,鼓励他也去逗小动物;如出现明显反应,可退回到恰当位置,待平静后再进行。反复多次,直到反应消除。
2.示范法
将所要提供的健康行为分解成不同阶段或不同表现,设计相应的模拟场景,让行为矫正对象扮演其中角色或观察角色行为,身临其境模仿角色的示范,从而形成自己的行为。例如培养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采用示范方式,手把手教的方式最为有效。在学习正确地刷牙时,可由老师在现场首先示范,然后选1名小朋友模仿这些动作,老师在旁提示,讲解各注意点,最后全体小朋友进行练习,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在重点学习该习惯的一段时间内,老师或家长每天早晚都应和儿童一起刷牙,反复纠正错误,反复进行强化。以现实生活中克服不利于健康行为的人为示范典型,鼓励和帮助矫正对象改变自身行为,也属于示范疗法。
3.厌恶法
在目标行为出现以后立即给予厌恶刺激,性质可以是化学的、电的、机械的、想象的、羞耻性的和疲劳性的。时间一长,在被矫治者的内心会建立该行为与厌恶刺激间的条件反射,引起内心的由衷厌恶,最后消除该行为。厌恶法常用于消除各种强迫行为、成瘾行为、恐怖症和异常癖好等。使用时一要注意持续性,否则条件反射无法建立;二要防止强度不当,反而引发新的紧张刺激;三要将治疗原理保密,以防对方产生对抗心理,使正向转化无法实现。例如,对那些初次染上酗酒、吸烟等成瘾行为的青少年,可提供羞耻性刺激,即当他自以为很潇洒地向别人敬酒、敬烟时,在场众人立即报以鄙视的目光,或处于一种令人难堪的沉默状态,使他感到极度的羞耻。此时的青少年自尊心极强,爱面子,只要事先做好在场家人、同学、伙伴、亲友的工作,共同采取行动,通常一两次即可使该少年终生难忘。对那些酗酒成性的成年人,可利用痢特灵(每日3次,每次1片,连服2~3周)或双硫醒(常规量),提供药物刺激。痢特灵主要抑制体内单胺氧化酶活性;双硫醒主要抑制乙醛脱氢酶,造成乙醛在体内堆积,引起头痛、头昏、颜面赤红、恶心呕吐、腹痛无力、呼吸急促等不适感,使饮酒人的大脑皮层内产生一喝酒就会不舒服的归因,从生理反馈中逐步戒酒。
4.强化法
强化法是建立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之上,是系统地应用强化的手段去增强某些期望行为而减弱或消除某些不期望行为,即在一种行为发生后分别提供正、负两种强化刺激。正强化是为了建立一个促进健康的行为模式,给予一个好的刺激,如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奖励的方式可以是物质的(如代币奖励、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的(如口头表扬)。负强化通常在矫正对象表现出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时给予惩罚(物质的或精神的惩罚),使其为逃避负强化而放弃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例如对于在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等给予罚款惩罚;孩子不讲卫生、吸吮手指给予指责等。本方法是迄今为止在帮助个体建立健康行为上最有前途的矫正手段,但它在对专业人员如何正确选择强化因素、安排强化活动、接受信息反馈等方面都有更严格的技术要求。强化首先要进行行为分析。一种不良健康行为往往涉及多方面的要素,通过分析确定其中主要的决定要素;其次要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是必要的。强化应注意四个方面:①要确定所改变的行为;②确定该行为的直接后果;③设计一个新的结果代替原来的结果;④强化的实施。观察行为者的表现,当出现所需要的行为时立即给予强化。例如孩子的无理取闹是否是由于成人的过分注意强化了他的行为,如果是,在孩子无理取闹时不予理睬,而在安静时给予关心。
5.消除法
消除法是矫正各种焦虑和恐惧行为的有效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让被矫正者真正接触原来使他产生厌恶和逃避反应的环境,设法逐步中断会使其反应得到强化的因素,由此反向地导致焦虑、紧张行为的消失。具体应用方法之一是在系统脱敏法基础上的改进,但更强调对象进入诱发环境后的放松技术。另一种称冲击法,治疗恐高症十分有效,方法是启发矫正对象想象他正处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且该高度还在上升。想象的初始引起强烈的焦虑和恐怖,但在长时间诱导过程中这种情绪逐渐消退,同一种情况多次重复后,诱发与焦虑、恐怖有关的各种行为的作用将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消除法也可通过消除强化事件用于减少和去除不良行为方式。在行为干预中,消除可分三步完成:第一步需确定需要消除的行为;第二步需识别保持行为的强化物;第三步中止使用的强化物。例如,每当一个人在办公室吸烟时,同事就会离开(强化事件消除),这样他在办公室吸烟就会越来越少,甚至会由此而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