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合理输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围手术期输血风险

西方医学史上最初有关输血的实践深受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影响。早在1667年,法国御医丹尼斯就尝试把“温柔的小牛”的血直接输给一名叫莫里的精神疾病患者以治疗他的癫狂,结果导致几乎致死的输血反应,可见输血反应从一开始就影响着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的应用。近30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及动物实验数据显示,输血对人体各个系统都有影响,尤其是对于免疫系统有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炎症及自然免疫功能失调导致对微生物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机体部分细胞免疫(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下调导致对肿瘤细胞防御能力减弱,而B细胞功能增强导致对同种异型抗原(包括血型、组织相容性抗原及其他抗原)反应等。此外,输血可能通过炎症反应、清除一氧化氮、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形成免疫复合物及其他尚未明确的机制影响机体出凝血平衡。手术患者因其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手术应激、术后疼痛刺激等,使得这些因输血造成的影响在围手术期显得更为突出。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肿瘤、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是否输血的决定可能会直接影响预后,使医务工作者不得不重新审视围手术期输血的指征。正是由于对围手术期输血风险认识的不断加深,使得临床对于围手术期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以及需要输多少血的决定更加慎重。全面地了解围手术期输血风险,有助于临床医师在充分权衡输与不输之间的利弊之后,做出最有利于患者转归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