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血液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溶血危象

【概述】
溶血危象(hemolytic crisis)指程度较重的急性溶血,骨髓造血功能严重失代偿,引起贫血突然加重,病情变化迅速,可危及生命。在慢性溶血性贫血患儿中,虽可有贫血、黄疸及脾肿大等表现,但临床症状、体征常不明显,甚至有的缺如,如脾不肿大,无黄疸。若在慢性溶血过程中,遇到某些诱因加重红细胞破坏,则可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大量的血管内溶血的表现,贫血和黄疸突然加重,伴有寒战、高热、腹痛、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及肝脾区疼痛等症状,溶血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即为溶血危象。
【病因】

1.基础疾病

慢性溶血性贫血疾病,包括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地中海贫血及G-6-PD缺乏症等,受到细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时,均可引起溶血危象。伴有溶血性贫血的其他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重叠结缔组织病伴有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肝豆状核变性、急性白血病及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等。

2.感染

感染是使溶血性贫血患儿发生溶血危象最常见的原因,以病毒感染为多,但有些细菌、寄生虫感染亦不能除外。如甲型肝炎、EB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HIV感染、伤寒伴休克、大肠杆菌、疟疾及黑热病等。也可见于毒蛇或毒蜘蛛咬伤、蜂蛰。甚至可出现于疫苗接种后如百白破疫苗和乙型脑炎疫苗等。

3.药物

药物可诱发溶血危象,在有遗传缺陷的红细胞中,以红细胞G-6-PD缺陷最为多见。红细胞在下列酶缺陷时亦可由药物引起溶血危象,如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及谷胱甘肽合成酶缺陷等。另外血红蛋白病中的不稳血红蛋白等,在服用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后,均可引起溶血危象。此类药物包括镇痛解热药(安基比林和阿司匹林等)、硝基呋喃类(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磺胺类、酮类药(噻唑酮等)、奎尼丁及维生素K 3、K 4等。

4.其他

包括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后溶血反应、毒物、物理因素和心血管损伤性溶血等。
【诊断】
1. 原发病表现。
2. 溶血危象的症状及体征 起病急骤,患儿突然贫血和黄疸加重,同时伴有寒战、高热、烦躁不安、呕吐、心悸、气促及全身乏力。还可伴有四肢、腰背、腹部及肝脾区疼痛。急性血管内溶血者出现棕红色或酱油色尿。查体示全身皮肤黏膜苍黄,心脏可出现Ⅲ/6级或以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脾脏明显肿大,肝不大或轻度肿大。严重溶血危象还可出现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如血压降低、意识模糊、惊厥、心力衰竭、少尿及无尿等表现。
3.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中重度贫血,血红蛋白一般低于60g/L;网织红细胞比例升高,一般在5%以上;半数患者白细胞升高,伴核左移;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外周血可出现有核红细胞,部分外周血涂片可见到红细胞碎片及畸形红细胞。
(2) 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旺盛,粒/红比例倒置,红系增生活跃,并以中、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3) 生化检查: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血红蛋白尿,非结合胆红素升高,尿胆原、粪胆原增多,血清铁增高,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等。
(4) 溶血证据: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及孵育渗透脆性试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热溶血试验、糖水溶血试验、血清酸化溶血试验及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均呈阳性,血红蛋白电泳出现异常血红蛋白;在感染、药物、蛇毒咬伤及理化因素等导致溶血时,上述特殊溶血试验可呈阴性。
【鉴别诊断】
溶血危象需与再生障碍危象相鉴别。
再生障碍危象: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网织红细胞明显降低,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偶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同时降低。骨髓象有两种表现:红系受抑制,有核红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增生活跃,但红系停滞于幼稚细胞阶段。HPVB19病的抗体检测和病毒DNA检测有助于诊断。
【治疗】

1.去除病因

在明确病因的一部分溶血危象患者,如果是由外来因素引起的,一般可以去除。如因食用蚕豆或接触药物、毒物而引起的溶血,应停止接触这类物品。如血型不合或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如伴细菌感染者可应用抗生素治疗。

2.输血治疗

输注红细胞可直接纠正贫血,对维持心肾功能、改善缺氧起非常重要作用,有时是挽救生命的措施。输血包括输注浓缩红细胞、少白或去白红细胞、红细胞悬液和洗涤红细胞。掌握输血指征,当血红蛋白≥70g/L,血红蛋白尿已减轻,可暂不输血,观察48小时。血红蛋白≥90g/L,血红蛋白尿依旧存在,暂不输血,观察到血红蛋白尿消失。血红蛋白70~90g/L,血红蛋白尿存在,或血红蛋白<70g/L,虽无血红蛋白尿,应立即输血。中度贫血患儿,每次输血量为10~15ml/kg,输血速度为0.5~1.5ml/min。贫血严重者,每次输血量为5ml/kg,输血速度宜慢,必要时24小时后可重复输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由于体内存在大量的抗红细胞抗体,输血应慎重,应做好交叉配血试验并输注洗涤红细胞。

3.肾上腺皮质激素

因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减轻溶血和抑制抗体产生的作用,对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而发生溶血危象为首选。对疾病本身的治疗亦是首选药物,对发病急,症状严重的可给予氢化可的松10mg/(kg·d),或甲基泼尼松龙5~10mg/(kg·d),最大可用到30mg/(kg·d),或地塞米松0.75~1.5mg/(kg·d),病情平稳后改为泼尼松口服。一般患儿给予泼尼松2~2.5mg/(kg·d),分3~4次口服。泼尼松出现治疗反应后逐渐减量,一般需要持续应用1~3个月或更长,可检测Coombs试验转阴后停药。对连用肾上腺皮质激素3周无效者,应减量并渐停药,需及时更换剂型或其他疗法。

4.丙种球蛋白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封闭巨噬细胞受体,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对红细胞结合和吞噬;在红细胞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结合抗体复合物的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使产生抗红细胞抗体减少。丙种球蛋白输注量按每次0.2~0.4g/kg,连续3天,起到减慢溶血作用;若不能终止溶血发作,可加大剂量到每次1g/kg。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溶血危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效果明显。

5.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多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需较大剂量维持者,常应用环磷酰胺、环孢素、霉酚酯及长春新碱等。

6.保护肾功能

急性血管内溶血容易导致急性肾衰竭,保护肾功能治疗措施有: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次10ml/kg,每天1~2次静脉滴注,改善微循环;充分水化、碱化,适量补充碳酸氢钠,防止血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与水电解质紊乱。

7.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基础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者还可应用血浆置换方法,对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切脾治疗。
慢性溶血患者应该注意休息,防止劳累,清淡清洁饮食;治疗基础疾病,预防感染,避免应用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可以减少溶血危象的发生。
【诊治流程图】

(方建培 许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