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血液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概述】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红细胞膜先天性缺陷的溶血性贫血,本病大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因】
本病由于调控红细胞膜蛋白的基因突变,造成膜骨架蛋白(膜收缩蛋白和锚蛋白)单独或联合缺陷。缺陷造成红细胞变成球形,球形红细胞的细胞膜变形性和柔韧性减弱,少量水分进入胞内即易胀破而溶血,红细胞通过脾时易被破坏而溶解,发生血管外溶血。
【诊断】
根据贫血、黄疸及脾肿大等临床表现,球形红细胞增多,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或孵育后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增加即可作出初步诊断;并应行家族调查,阳性家族史即可确诊。

1.临床表现

贫血、黄疸及脾肿大是本病的三大特征,而且在慢性溶血性贫血的过程中易出现急性溶血发作。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新生儿期起病者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婴儿和儿童患者贫血的程度差异较大,大多为轻至中度贫血。黄疸可见于大部分患者,多为轻度,呈间歇性。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脾肿大,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显著,溶血危象时肿大明显。肝脏多为轻度肿大。慢性溶血机体长期缺氧,患者生长发育受影响。未行脾切除的年长儿可并发色素性胆石症,10岁以下发生率为5%,发现胆结石最小年龄为4~5岁。偶见踝部溃疡。
在慢性病程中,常因感染、劳累或情绪紧张等因素诱发“溶血危象”:贫血和黄疸突然加重,伴有发热、寒战及呕吐,脾肿大显著并有疼痛。也可出现“再生障碍危象”:表现为以红系造血受抑为主的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抑制,出现严重贫血,可有不同程度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2.实验室检查 (1) 外周血象:

贫血多为轻至中度;网织红细胞升高;MCV 和MCH多正常,MCHC可增加;白细胞及血小板多正常。外周血涂片可见胞体小、染色深、中心浅染区消失的球形红细胞增多,是本病的特征,约占红细胞数的0.2~0.4。

(2)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大多数患者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0.5%~0.75%盐水开始溶血,0.40%盐水完全溶血。24小时孵育脆性试验则100%患者阳性。

(3) 其他:

溶血的证据,如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和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尿中尿胆原增加。红细胞自身溶血试验阳性,加入葡萄糖或ATP可以纠正。骨髓象示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但有核红细胞形态无异常。酸化甘油试验阳性。
【鉴别诊断】
1. 球形红细胞增多的疾病包括获得性和遗传性,见表2-3。根据具体疾病的特点展开鉴别。
表2-3 球形红细胞增多的疾病
2.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轻型HS溶血发作时可误诊为黄疸型肝炎。注意溶血性贫血证据、血涂片球形细胞增多、脆性增加及家族史等可资鉴别。
3.新生儿HS 应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及新生儿败血症鉴别。
(1) 新生儿ABO溶血病:①新生儿血清学检查:抗A(或B)抗体阳性;②血涂片球形红细胞随抗体降低而消失;③双亲中血象无球形细胞增多等。
(2) 新生儿败血症:①感染中毒症状;②血培养阳性;③败血症控制后,外周血球形红细胞消失;④家族中无球形红细胞增多等可与HS区别。
【治疗】
1. 一般治疗 注意防治感染,避免劳累和情绪紧张。适当补充叶酸。
2. 新生儿期需积极防治高胆红素血症。
3. 输注红细胞 贫血轻者无须输红细胞,重度贫血或发生溶血危象时应输红细胞。发生再生障碍危象时除输红细胞外,必要时输血小板。
4. 脾切除 脾切除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有显著疗效,术后黄疸消失、贫血纠正,不再发生溶血危象和再生障碍危象,红细胞寿命延长,但不能根除先天缺陷。手术应于5岁以后进行,因过早切脾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易发生严重感染。若反复再生障碍危象或重度溶血性贫血致生长发育迟缓,则手术年龄可提早。切脾时注意有无副脾,如有应同时切除。为防止术后感染,应在术前1~2周注射多价肺炎球菌疫苗,术后应用长效青霉素预防治疗1年。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数于短期内升高,如>800×10 9/L,应予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双嘧达莫等。
预防措施也很重要,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预防措施同遗传性疾病,预防应从孕前贯穿至产前。婚前体检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必要时还要进行染色体检查,采取切实可行的诊治措施。
【诊治流程图】

(方建培 许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