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概述】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是一种伴性不完全显性红细胞酶缺陷病。
【病因】
G-6-PD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2区8带(Xq28),全长约18.5kb,含13个外显子,编码515个氨基酸。男性半合子和女性纯合子均表现为G-6-PD显著缺乏;女性杂合子发病与否取决于其G-6-PD缺乏的细胞数量在细胞群中所占的比例,在临床上有不同的表现度,故称为不完全显性。
迄今,G-6-PD基因的突变已达122种以上;中国人(含海外华裔)的G-6-PD基因突变型即有17种,其中最常见的是nt1376G→T(占57.6%)及nt1388G→A(占14.9%),其他突变有nt95A→G、nt493A→G及nt1024G→T等。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其基因突变型相似,而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其基因突变型则差异很大。
【诊断】
阳性家族史或过去病史均有助于临床诊断。病史中有急性溶血特征,并有食蚕豆或服药物史,或新生儿黄疸,或自幼即出现原因未明的慢性溶血者,均应考虑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1.临床表现
根据诱发溶血的不同原因,可分为以下5种临床类型。
(1) 伯氨喹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是由于服用某些具有氧化特性的药物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此类药物包括:抗疟药(伯氨喹和奎宁等)、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和安替比林等)、硝基呋喃类、磺胺类、砜类、萘苯胺、大剂量维生素K、丙磺舒、川莲及腊梅花等。常于服药后1~3天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有头晕、厌食、恶心、呕吐及疲乏等症状,继而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溶血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衰竭。溶血过程呈自限性是本病的重要特点,轻症的溶血持续1~2天或1周左右临床症状逐渐改善而自愈。
(2) 蚕豆病:
常见于<10岁的小儿,男孩多见,常在蚕豆成熟季节流行,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如粉丝)均可致病,母亲食蚕豆后哺乳可使婴儿发病。通常于进食蚕豆或其制品后24~48小时内发病,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其临床表现与伯氨喹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相似。
(3) 新生儿黄疸:
在G-6-PD缺乏症高发地区,由G-6-PD缺乏引起的新生儿黄疸并不少见。感染、病理产、缺氧、给新生儿哺乳的母亲服用氧化剂药物,或新生儿穿戴有樟脑丸气味的衣服等均可诱发溶血,但也有不少患者无诱因可查。黄疸大多于出生2~4天后达高峰,半数患儿可有肝脾肿大,贫血大多数为轻度或中度,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
(4) 感染诱发的溶血:
细菌及病毒感染可诱发G-6-PD缺乏者发生溶血,一般于感染后几天之内突然发生溶血,程度大多较轻,黄疸多不显著。
(5) 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CNSHA):
在无诱因的情况下出现慢性溶血,常于婴儿期发病,表现为贫血、黄疸及脾肿大;可因感染或服药而诱发急性溶血。约有半数患者在新生儿期以高胆红素血症起病。
2.实验室检查 (1) 红细胞G-6-PD缺乏的筛选试验
1)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正常还原率>0.75;中间型为0.74~0.31;显著缺乏者<0.30。此试验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故应配合其他有关实验室检查。
2) 荧光斑点试验:正常10分钟内出现荧光;中间型者10~30分钟出现荧光;严重缺乏者30分钟仍不出现荧光。本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3) 硝基四氮唑蓝(NBT)纸片法:正常滤纸片呈紫蓝色,中间型呈淡蓝色,显著缺乏者呈红色。
(2) 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
1)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Zinkham法为(12.1±2.09)IU/gHb。
2)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SICSH)推荐的Clock与Mclean法为(8.34±1.59)IU/gHb。
3) NBT定量法为13.1~30.0BNT单位。
4) 近年开展G-6-PD/6-PGD比值测定,可进一步提高杂合子的检出率,正常值为成人1.0~1.67,脐带血1.1~2.3,低于此值为G-6-PD缺乏。
(3) 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在溶血时阳性细胞>0.05;溶血停止时呈阴性。不稳定血红蛋白病患者此试验亦可为阳性。
【鉴别诊断】
1.不稳定血红蛋白病(UHb病)
本病包括HbH病,亦可因服用伯氨喹型药物诱发与G6PD缺乏症相似的急性溶血性贫血。但该病UHb筛选试验阳性和Hb电泳可见异常区带(如HbH)等可资鉴别。
2.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某些药物(如奎宁等)可诱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但药物诱发的往往仅直接Coombs试验,而免疫性者的直接Coombs试验和间接Coombs试验均阳性。
3.新生儿败血症
感染是新生儿G-6-PD缺乏症发生溶血性黄疸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应注意鉴别G-6-PD正常的新生儿败血症。
【治疗】
对急性溶血者,应去除诱因。在溶血期应供给足够水分,注意纠正电解质失衡,口服碳酸氢钠,使尿液保持碱性,以防止血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贫血较轻者不需要输血,去除诱因后溶血大多于1周内自行停止。严重贫血时,可输G-6-PD正常的红细胞。应密切注意肾功能,如出现肾衰竭,应及时作相应处理。
新生儿黄疸可用蓝光治疗,个别严重者应考虑换血疗法,以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目前预防也很重要,在G-6-PD缺陷高发地区,应进行群体G-6-PD缺乏症的普查;已知为G-6-PD缺乏者应避免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忌服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并加强对各种感染的预防。
【诊治流程图】
(方建培 许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