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基于多相滤波DFT调制的宽带数字接收机设计
2.3.1 多相滤波DFT结构
根据图2.8给出的先滤波、下变频、再抽取的结构原理,设计基于多相滤波DFT调制的宽带数字接收机。信号经高速ADC转换成离散信号;设,其中,K为系统划分的信道数,M为每个信道的抽取倍数。对于原型滤波器,其多相表示方法如下
(2-47)
由于K个带通滤波器是由同一个原型滤波器调制生成的,每个滤波器覆盖一个信道带宽,取,对于第k个信道有
(2-48)
这里利用了。根据IDFT的定义发现,式(2-48)第k个带通滤波器的输出就是多相滤波器各项输出的IDFT变换的第k点的值,因此,根据2.1.7节数字接收机设计的基本原理中滤波、下变频、抽取设计原理得均匀多相滤波器组结构,如图2.20所示。即将图2.8中的单一支路扩展成k通道的均匀多相滤波器组结构的信道化接收机。
图2.20 均匀多相滤波器组结构
引入多相滤波器结构后,设是多相滤波器的输出。抽取未前移时,IDFT输出。的z变换为
(2-49)
(2-50)
则系统第k个传递函数为
(2-51)
每个信道M抽取后的输出为
(2-52)
对信号进行M倍抽取等效于信号速率降为原信号的,设系统采样率为,抽取后每个信道输出均被带限在,这里是抽取后的数字频率。如果F =1,则信道带宽为,实际信道处理带宽也为。这里定义为信道带宽,为信道处理带宽。
如图2.21所示,当F=1时,虽然可以得到最大的抽取率,但输出的数据率降到了最低,易于后端信号处理;当子信道信号频率在~范围时,子信道可以输出正确的频率。但是,当信号频率大于或小于时,由于受原型滤波器过渡带的影响,应该在该信道输出的信号却混叠到了其他信道,这样就必须在频率编码器的设计中对交叠信道进行幅度比较。如果信号刚好处于两个信道的交界处,由于噪声的影响,很难判决信号位于哪个信道中,这使得频率编码器的性能下降。也就是说,信号的处理带宽最好大于信道带宽,否则将给后面的信号处理带来困难。
图2.21 F=1时的瞬时频率响应
因此,为防止混叠,要求,得到。这里取,即。时,子信道带宽为,信道处理带宽为,子信道的瞬时频率响应如图2.22所示。
图2.22 F=2时的瞬时频率响应
对图2.20均匀多相滤波器组结构进一步采用抽取前移,得到高效数字信道化结构如图2.23所示。
图2.23 抽取前移后信道化接收机的结构
把M倍抽取器移到IDFT之前,可得到抽取后的多相滤波器的输出为
(2-53)
式(2-53)的z变换为
(2-54)
是一个整数,因此,,所以,
(2-55)
这样整个信道化过程是在的信号输入速率下进行的。取(N为原型滤波器的阶数),
(2-56)
(2-57)
当时,得到如图2.24所示的结构。
图2.24 抽取前移后信道化接收机结构(F =2)
考虑到,偶数信道不需要乘以任何因子,而奇数信道要乘以。由抽取和内插原理可知,相当于在原来每个支路的多相滤波器各值之间插一个0。并且,当输入的并行点数(即K的取值)为2的整数次幂时,IDFT可采用IFFT形式。从而得到最终的基于多相滤波的高效信道化结构,如图2.25所示。其中,第0和M信道输出和为实数,其他信道输出为复数,并且与()互为共轭形式。即所有信道输出中有一半是独立的,所以后续分析只考虑前个信道即可。
图2.25 高速高效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结构
2.3.2 滤波器设计
为确保整个覆盖带宽内无盲区,这里选择相邻信道50%交叠的滤波器组,如图2.26所示。
图2.26 相邻信道交叠50%的均匀信道化滤波器组
针对滤波器过渡带引起的模糊问题,可采用相邻信道输出的幅度特性,并采用瞬时测频的方法判断信号所在的真实信道。下面给出50%交叠滤波器组的例子。
信道化输入信号采样频率,量化位数为10 bit,瞬时无模糊带宽为600 MHz,经过多相滤波结构可以得到16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带宽为37.5 MHz。据此,原型滤波器设计的参数如下:
● 滤波器的通带频率;
● 阻带频率;
● 通带波纹;
● 阻带衰减。
得到设计完成的滤波器阶数N=192,信道化原型滤波器时域曲线和幅频响应曲线分别如图2.27和图2.28所示。
图2.27 信道化原型滤波器时域曲线
图2.28 信道化原型滤波器幅频响应曲线
目前,均匀信道常见的堆积排列形式有两类,分别是偶型排列和奇型排列。设信道间隔是(K是信道个数),信道k的中心频率是(k=0,1,,),则偶型排列和奇型排列如图2.29和图2.30所示。
图2.29 偶型排列
图2.30 奇型排列
偶型排列的子信道中心从0开始计算;奇型排列则从半个子带带宽开始计算,即。
对于偶型排列的信道化接收机的两个实数信道,即前文提到的和实数信道,一般处理方法都是舍掉。也可采用对这两个实数信道进行正交变换的方法,如采用希尔伯特正交变换,将实数信号处理为复数信号,使得这两个信道同其他信道一样进行后续的信号检测处理。但要注意,这两个信道都只有一半的信道带宽。
2.3.3 信道化前后信噪比增益
假设输入信号为
(2-58)
其中,为实脉冲正弦信号,A为信号幅度,为信号瞬时频率,为相位初始值。为均值等于0、方差等于的高斯白噪声。此时,输入信噪比为
(2-59)
经过信道化滤波器后,第k个信道的输出为
(2-60)
其中,是信号产生的响应,是噪声产生的响应。信号产生的响应为
(2-61)
噪声响应是复基带噪声,输出的平均功率为
(2-62)
其中,,将式(2-62)代入计算输出信噪比为
(2-63)
这里假设原型滤波器的通带增益为1,由此可知,信道化能够抑制带外噪声,提升信噪比,均匀信道化模型信噪比提升为K/2倍。因此理论上信噪比提升可以达到,但是实际情况下增益有所下降,主要是原型滤波器的过渡带导致的,还有通带的平坦度影响。
对信道化处理增益进行仿真,采用图2.25所示结构的()路信道化,采样频率为2 GHz,输入载频CF=1505 MHz,SNR=0 dB的常规信号,其波形如图2.31所示,可见信号淹没在噪声之中。
图2.31 信道化处理的波形
不同信噪比输入下的信号,计算输出信噪比及处理增益如表2.1所示。实验统计后的最小信噪比增益约10.5 dB,而理论上信噪比提升可以达到。
表2.2 信道化输出信噪比及处理增益
2.3.4 信道化结构仿真
设,设计一个、中频为720 MHz、带宽为480 MHz,即信号在第二奈奎斯特区间的输入,子信道带宽为30 MHz,采用滤波器50%交叠的多相滤波DFT调制信道化接收机的模型。对该模型进行系统仿真,输入两个信号:
● 信号1为单载频正弦波信号,其频率为550 MHz。该正弦信号应位于第14个信道,偏离中心频率10 MHz,由于采用50%交叠的滤波器结构,故在13信道出现小幅度的正弦信号。
● 信号2为线性调频信号,起始频率为690 MHz,终止频率为750 MHz,功率为1 dBmW,该信号60 MHz带宽起于9信道止于7信道,8信道完全覆盖。
对每个信道加海明窗后进行FFT的频谱分析,结果如图2.32所示。图2.32中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1~15信道,频率依次降低。图2.32(a)表示每个信道I分量的1024个采样点数据,图2.32(b)表示每个信道Q分量的1024个采样点数据,图2.32(c)表示每个信道内的信号频谱图,只显示信道带宽30 MHz内的频谱。
图2.32 多相滤波DFT调制信道化仿真结果
图2.32 多相滤波DFT调制信道化仿真结果(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