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中医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无极与太极

《内经》一书,兼采儒、道二家之说,然以《易经》为主、道家为辅,因老、庄之理论基础亦源于《易》,信医学大家,当可同意此一论点。

“无极而太极”,众皆以宋儒周敦颐《太极图说》首开其端,并非的论(详后)。二程(程明道、程伊川)师事之,未加可否而不论,直至南宋朱熹为之注解,推明其理,为陆梭山与陆象山所不喜。先是陆梭山提出质疑,朱熹答辩。梭山在“求益不求胜”原则下,停止争论。象山在“真理愈辩而愈明”大前提下,继之书信往返。自淳熙十三年(1186)至十六年(1189),四年之间,先后书信往来二十四次,近万余言,为中国哲学史上极少见之争辩。明儒不言,或偶提及。清儒各自为说,民国以降同。

无极的由来


“无极”一词,出于老、庄之语。《老子》第二十八章曰: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庄子·在宥篇》曰:


入于无穷之内,以进无极之野。


庄子“无极”言论甚多,如《逍遥遊》曰:“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宗师》曰:“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刻意》曰:“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故“无极”之义,为无边无际,可作形容词解。揆诸周子(周敦颐)《太极图说》之意,是借用老、庄“无极”之形容词,转化为名词用。为明全貌,兹录其全文于后: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变阳合,而生金、木、水、火、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物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朱、陆异同,古今学者论说甚多,愿就浅见所及,另申其义。

周子首言“无极而太极”,是将“无极”作名词解,是肯定语。观其下文“阴变阳合,而生金木水火土”,而有“五行一阴阳”之肯定。阴阳静动互根,而有“阴阳一太极”之肯定。无极而太极,而有“太极本无极”之肯定。一者,阴变阳合而“生”五行,太极动静而生阴阳。本者,本原也,故“无极而太极”之“而”字,要与下文“太极本无极”之“本”字相呼应,同时要连贯周子本段文意,太极“生”阴阳两仪,阴阳“生”五行。故“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二语,分明是说在太极之前还有个“无极”。况周子继又加重其语气曰:“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此“真”“精”“凝”三者,乃《老子》第二十一章之转语,其文曰: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无极而太极”一语,原文为“自无极而为太极”。朱子为之辩护,谓:“国史《濂溪传》增字作‘自无极而为太极’,亟应改正。”(《朱子文集·记濂溪传》,又见《答黄直卿书》)撰《濂溪传》之史家,实无为其增字之必要。今本《宋史·周敦颐传》,依朱子之意删“自”“为”二字,已非真迹。陆象山信亦睹及真本,毋怪其谓“上面加‘无极’二字,正是叠床上之床”也。笔者则拟之为“安头上之头,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朱子曰:“恐学者错认太极别为一物,故著无极二字以明之……无极即是无形,太极即是理明矣。”太极为形而上之道,为本体界,自是“无形”,何须加无极而后“理明”!明医张介宾氏高明,而曰:“太极本无极,无极即太极。”(《医易义》)二语合译,乃得其全。

周子《太极图》来源,说者不一。总之有五:其一为朱震、胡宏等谓由陈抟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又传周敦颐。其二为晁以道、度正等谓由鹤林寺僧寿涯所传。其三为毛奇龄、胡渭等谓其得之于《道藏》,亦谓由陈抟《无极图》、魏伯阳《水火匡廓图》及《三五至精图》而来。其四为冯友兰谓其出于《道藏·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图》。其五为朱子谓为周子所自作。其真实为何?一、二、三者并无确切证据,多为臆测之辞,朱子则纯为情感用事,当以冯氏为正。

据笔者考证,明正统年间雕版《正统道藏》,其中有《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与《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二经同卷。唐明皇为之作序,不明作者为谁。在《真元妙经图》卷中共有五图,一曰《虚无自然之图》,二曰《道妙惚恍之图》,三曰《太极先天之图》,四曰《三仪冥有之图》,五曰《运气之图》。后之儒者多曰有图无文,实则图文并茂。后两图之文与图,与周子《太极图》无关,从略不引。兹将前四图文录后,以供学者研究。


其始无首,其终无尾,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者,乃虚无之自然欤!经云无,无曰道,义极玄,玄曰人,非虚无自然,则弗能生也。颂曰:

虚无自然之图

道妙惚恍之图

太虚无中体自然,道生一气介十焉。

罔极大化乾坤域,龙马龟书正理传。

兹者与夫天真皇人,昔署太虚云篆,讵可同日而语哉!

夫道也者,神异之物,虚而有情,灵而无象,随迎莫测,隐显莫求,不知所以然,亦不知所以不然,通生无匮,因谓之道。山谷云:“吾欲亡言,观道微妙。”老君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中有象焉;恍兮惚兮,中有物焉。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盖其天下之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恍有耶,惚无耶,阅禀也,甫始也,言无中禀气,始化众有。众有之间,惟人为贵,若能修道,可以长久。是知道妙所在,圣人尊之,故轩后膝行以顺风,孔父朝闻而夕死,其惚恍之旨,于斯见矣。昔者真君在武当山中,进道凡四十有二年,方升紫霄,位列仙圣,非乎龟蛇吞黑锡,天地养丹砂。孟谪仙云:“结汞凝铅,能之者仙。”但人皆只溺于邪,莫达其要,欲求天仙,而姑舍乎金丹,何以致形神俱妙。若人形神俱妙者,盖真元秘诸,故道之将行也欤,贵勤矣夫。孰不云乎,匪迩匪迂,裔裔皇皇,登于瑶堂。《易》曰:“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其斯之谓欤!

有太易之神,太始之气,太初之精,太素之形,太极之道,无古无今,无始无终也。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言万物皆有太极两仪四象之象。四象八卦具而未动,谓之太极;万物分天地,人资天地真元一气之中,以生成长养。观乎人,则天地之体见矣。是故师言:“气极则变,既变则通,通犹道耶,况反者道之动。盖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母者,道也。至矣哉,道之大也,无以尚之。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但凡其人行道也欤。则生神矣夫,或躬废大方,则备于其亡信哉!

太极先天之图

周敦颐太极图

两图几乎完全一致,仅图中标识说明,稍有上下移易。第二图阴静、阳动之界限亦略作移动。《道藏》图有唐明皇《御制序文》,当为唐前或唐初之作。周子《太极图》是否据《道藏》而来,不言而喻。朱子誉周图为“不由师傅,默契道体,天之所畀”(《朱子文集·江州重建濂溪先生书堂记),非感情用事之语为何?又《道藏》三图之文未言“无极”,其实自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以来之《道藏》,均以太极为主,不言无极。为周氏“叠床上之床”“安头上之头”可知矣!自朱、陆辩《太极图说》,古今学者见仁见智之论,比比皆是,亦不欲评议其得失。

依周氏为“无极”所下的定义:“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与我国固有传统中医有何关联?必须先行明白其定义的含义。用现代语译之,则为:


无极的真实性,因它是阴阳二气和五行的精华,它是非常巧妙的排列组合凝结而成的。


所以在前面说周子之无极是借用老、庄之言将形容词变为名词,是肯定语,非如朱子之辩也。阴阳二气与五行,在人体之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之关系,自然重要。一部《内经》均为阐明此理。周子无极之定义,是多元论者,为形而下之气,非形而上之道。不若道家释“太极”为“先天真元一气”,《素问》之太虚真气、医家之元气。

庄子之后,周敦颐之前,以“无极”为名词者,其唐之王太仆乎!王冰注《素问·天元纪太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曰:“太虚者,无极也,寥廓者,无有边际之义。肇基,开始也。化元者,生化万物之根元也。”寥廓既为“无有边际”,是则太虚乃指“空间”以为言,故空间之“无极”,非道体之本源也明矣。

王冰为唐肃宗宝应年间太仆令,周敦颐乃北宋神宗时期著《太极图说》,其间相距百有余岁,信彼必读王氏之注。古者医必为儒,非儒不足以通《内》《难》二经以及其他医籍经典,故曰“儒医”,盖非儒难以言医也。

张氏《类经》先从王氏之说,以太虚为无极,后撰《太极图论》,则又反之,而以太虚为太极立说(详后),均非是。若谓混沌未开之时,无有边际之空间中有一元气,肇基化元,称为太极,始得其理。

众皆不明周敦颐将“无极置于太极之上”由来所自,笔者考证如此,前人未言,今之儒与医未说,故引而出之,并申其义,以请益于方家。

太极的意义

《系辞上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老子言无极,为形容词,孔子言“《易》有太极”,则为名词,是设定词,是形而上之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宇宙的第一因,是宇宙之根,是万化之原,故能“生生不息”。孔子虽未作进一步说明,后知后觉者亦应从其生两仪、四象、八卦、定吉凶、生大业以明其理。贤如周敦颐,甚至要头上加头,在太极之上再安个无极;贤如朱熹,竟不惜为之删改其原文,为之强辩,是诚不可思议。

“《易》有太极”,是言“有”,非言“无”。王辅嗣注《易》,历代学者,均认其以道家“虚”“无”为主。然在“有”“无”之辩,亦不能自圆其说。《世说新语·文学》:“王辅嗣弱冠(二十四岁卒)诣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为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耶?’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为训,故言必及有。'”无既不可以为训,是则“《易》有太极”之高明可知矣!其撰《周易略例》曰:


夫彖者,何也?统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故众之所以得成存也,主必致一也。动之所以成运者,原必无二也。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故六爻相错,举一以明也。


“贞夫一”,有宗有元,何莫非“有”,其言“物无妄然,必由其理”,是故此“理”与“物”同时存在。虽《老子》“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第十四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恍惚之道,亦需遵循此“理”而行,是则王弼论“理”,反高于老子之言“道”。此理何所指?一言以蔽之,即太极也。朱子理气分殊之二元论,则又等而下之矣(理气分殊,形同二元,其说不精。详后)。

自孔子而后,历代学者论太极者多矣,何可胜数!且多以己意另创名词。为厘清纷繁,兹约论之。

(一)大一、太乙、太虚与太极 “大”与“太”,“一”与“乙”,古训同义。《礼记·礼运》曰:


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


其说与孔子太极生两仪、四象之理同。孔颖达疏云:


必本于大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极大曰天,未分曰一。其气既极大而未分,故曰太一也……元气既分,轻清为天,重浊为地。


是以“元气”释大一也,虞翻注太极曰:“太极、太一,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是将太极太一合而言之。孙希旦《礼记集解》曰:


大者,极至之名;一者,不贰之意。大一者,上天之载,纯一不贰,而为理之极至者也。是以“理”释大一也。《庄子·天下篇》曰: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成玄英疏云:“囊括无外,谓之大也;入于无间,谓之小也。虽复大小异名,理归无二。”太极既为万有之根源,大至宇宙广漠无垠,其大无外;小至尘埃、原子、光子,其小无内。物物有一太极,“大小异名,理归无二”之诠释,较之前所言者,高明千百倍。庄子在同篇又曰:


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成氏疏云:“广大之名,一以不贰为称。言大道广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为一,故谓太一。常无有者,即常无常有也,太一者,指绝对之道。”同一篇中,连用“大一”与“太一”两种不同名词,疏者独具匠心,大一释之以“理”,太一释之以“绝对之道”,以现代语言之,“真理只有一个”之意也。《吕氏春秋·大乐》曰:


万物所出,造于太一。


注:“太一,道也。”亦以道为言。《淮南子·诠言训》曰:


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注:“太一,元神总万物者。”是以“元神”释太一也。

《孔子家语·礼运》曰:“夫礼必本于太一。”注:“太一者,元气也。”是亦以元气释太一也。《文子·自然》曰:“天气为魂,地气为魄,反之玄妙,各处其宅,守之无失,上通太一。”

综上所列各家言论,有以元气,有以至理,有以元神,有以大道释太一也,然均不外“《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之理。《礼记集解》引宋、明儒者释“大一”之言论甚多,兹择其有代表性者,摘要于后,以供参考。张横渠曰:


大虚,即礼之大一也。大者,大之一也,极之谓也。


儒者以大虚释大一,此为首见。长乐陈氏曰:


以形之始而言之,谓之大始,以数之始而言之,谓之大一。


有形始,即为形下之器,有数始即为形始,其说不类。延平周氏曰:


《老子》曰:“道生一。”又曰:“天法道,道法自然。”则一者,道之所生,而大一者,道之所也。生道者,其自然之谓乎。《易》曰:“乾知大始。”盖谓万物之所资始。而大始者,又乾之所资始者也。


既曰大一生道,又曰乾道资始,是以大一为乾道,其矛盾有如此也。龙泉叶氏曰:


大一,其本也;天地,其分也;阴阳,其转也。


与《礼运》语意同,了无新意。

且有以太一为星神之名者。《易纬·乾凿度》曰:


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


郑玄注曰:“太一者,北辰神名也。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神之所居,故谓九宫。”王先谦《集解》曰:“北神,当作北辰。”是取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言也。《北史·王早传》:“王早,勃海南皮人也。明阴阳、九宫及兵法。”《唐会要·九宫坛》:“伏维九宫所称之神,即太一、摄提、轩辕、招摇、天符、青龙、咸池、太阴、天一者也。”案《黄帝九宫》及萧嵩《五行大义》载,其九宫神星卦名如次:


一宫:其神太一,其星天篷,其卦坎,其行水,其方白。

二宫:其神摄提,其星天苪,其卦坤,其行土,其方黑。

三宫:其神轩辕,其星天冲,其卦震,其行木,其方碧。

四宫:其神招摇,其星天辅,其卦巽,其行木,其方绿。

五宫:其神天符,其星天禽,其卦离,其行土,其方黄。

六宫:其神青龙,其星天心,其卦乾,其行金,其方白。

七宫:其神咸池,其星天柱,其卦兑,其行金,其方赤。

八宫:其神太阴,其星天任,其卦艮,其行土,其方白。

九宫:其神天一,其星天英,其卦离,其行火,其方紫。


九宫之中,离卦居五、九二宫,无太极宫,不能自圆其说。张氏《类经》注《灵枢·九宫八风篇》时,受郑玄等影响,亦谓“太一”为北辰(请阅第三节“八卦与中医”),其作《九宫八风图》时,于中央名之为“招摇”之宫可证。其他典籍言“太一”为星神名者,计有《史记·天官书/封禅书/乐书》《汉书·天文志/郊祀志上》《楚辞·九歌》《淮南子·天文训/本经训/索隐》《春秋合诚图》《天文大象赋》《文选·高唐赋》《星经》《日知录·天象术数》等,因与本书无关,从略不引。

张介宾《类经》注《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曰:


太虚,即周子所谓无极,张子所谓“由太虚而有无之名”也。寥廓,空而无际之谓。肇,始也。基,立也。化元,造化之元也。


张氏后来可能认为以无极释太虚不妥,太虚既能“肇基化元”,为万物之始,则不得谓之无极,故又于《类经·图翼》作《太虚图》刊于篇首曰:“太虚者,太极也。太极本无极,故曰太虚。《天元纪大论》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此之谓也。”于《医易义》则曰:“太极本无极,无极即太极。”是将太极、太虚、无极三者结为一体,异名同义。

(二)太易、太初、太始与太极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盖因彼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皆欲标新立异,以惑众也。大一、太乙、太虚已言之矣。《易纬·乾凿度》《帝王世纪》《白虎通》《列子》《广雅》《周易正义·序》,复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说,《乾凿度》曰:


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

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易变为一。


《列子·天瑞篇》唯将“乾坤”二字作“则天地”,余全同。太易无气,太初有气,太始有形,太素有质。若以孔子“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之意论之,有气、有形、有质三者,均属“形而下”之器。“太极”是形而上之道,是宇宙的本体,其后虽曰“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然不得以浑沦为太极。《乾凿度》又引黄帝语曰:


太古百皇,辟基文籕zhòu,遽理微萌,始有熊氏(即包牺氏,亦名苍牙),知生化柢,晤兹天心,臆念虑思慷,虑万源无诚,既然物出,始俾太易者也。太易始著,太极成,乾坤行。


又曰:


太极有,地极成,人极灵。


是以太易为太极也。先儒多以太极为天地未分、将始未始之时,冲漠无朕之中,寓万象、聚万理之创造者,是故《易》“有”太极者,有此“理”也,有此理,始能生两仪、四象、八卦。老子则以“大道”为言,《老子》第二十五章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


大道是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老子这段话可以作为太极之注脚。庄子曰:“形累不知太初。”(《庄子·列御寇》)又曰:“外不观乎宇宙,内不观乎太初。”(《知北游》)成玄英疏曰:“太初,道本也。”扬雄《檄灵赋》曰:


太易之始,太初之先,冯冯沉沉,奋搏无端。


阮籍《通老论》曰:“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故太易也,太初也,大道也,均为宇宙第一因的设定词,均未能说明宇宙生生不息之理。唯独至圣先师孔子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而有八八六十四卦,总括宇宙万有万象,其言虽简,其理严谨而无不备。此其所以荐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也。

(三)太极为至中,至理与元气 前举大一、太乙、太虚、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大道等说,均似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都缺乏逻辑系统,以故两汉以还之儒者,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太极”之诠释上。亦有受道家影响,以“有生于无”言太极者,若王弼、韩康伯、周敦颐等,是为其中之代表性人物。

以“中”释太极,当首推郑康成,其注太极为:


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文选》注十九

气象未分之时,天地之所始也。(《乾凿度》注


此后晋杜预亦以“中”释太极,唐孔颖达疏《尚书·洪范》“建用皇极”“皇建其有极”时亦采用其说曰:


皇,大;极,中也。凡立事当用大中之道。

凡所立事,王者所行,皆是无得过与不及,常用大中之道也。《诗》云:“莫匪尔极。”


以“中”或“大中”“中正”训“极”最好。因中为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之差,宇宙日月星辰之运行而不悖,因其离、向二力得其中道之平衡点,地球万有之生态平衡,亦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故也。《礼记·中庸》曰: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致中和,可使天地位、万物育。郑玄以中为淳和未分之气,天地之所始,深得《说卦传》所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风雷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相对相待、相反相成致中和之旨。八卦相生而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万有一千五百二十策,无一非为求其中道。此一原理,亦为中医在生理学、病理学奠定万古不移的学理基础,后之来者如龟山杨氏、广汉张氏、汉上朱氏,皆阐扬斯义。全文长,从略不引。

陆九渊与朱熹《太极图说之辩》,更彰显太极之义理。约言之,朱子据《说文》《尔雅》《广雅》的个别义,认“太”为大,“极”为栋、为高、为至、为远,合而言之,太极为至理。陆子亦据《说文》《尔雅》《广雅》整体义,《尔雅》谓极为“至”,《广雅》谓为“中”、为“正”。《说文》则曰:


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故认太极为大中至正,形而上之道。陆子之言,固圆满无缺;朱子之论,亦有其理。以“理”释太极,亦圆融无碍。其缺失在于理气()分离,理先气后。其曰:


太极即是有理,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于阴阳之中。(《答陆子静书》

或问:“理在先,气在后?”曰:“理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朱子语类》


从太极之“体”“用”观点言之,理为“体”,阴阳二气为“用”,离“用”则无“体”,离“体”亦无“用”,即“用”显“体”,即“体”显“用”,“体”与“用”不可分而为二。未有天地之前,理存于何处?理因事物而彰显,因事物之发展而发展,宇宙万有之所在,亦即理之所在处。气之清浊、顺逆,理则为其平衡点,陆子以太极为“中正”之说,高于朱子“理先气后”之论。俞琰《俞氏集说》曰:


《易》无体,而有至极之实理,故曰“《易》有太极”。唯实故有,唯有故生。是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原夫两仪之未生也,是为太极浑浑沦沦,一而已矣。


两仪为阴阳二气,两仪未生,只是一个浑沦的太极。此太极,是至极之实理,是理气不分之“至理”。如此解释,则无理气分离二元论之病。

最后说“元气”。承上文,两仪为阴阳二气,两仪二气未生前,则为天地未生前之元气。故先儒屡以“气”或“元气”释太一、太初、太始、太极。兹列举如次,以供研究。

第一,郑玄注太极:“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

第二,《系辞上传》有太极疏:“谓天地未分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

第三,《礼记·礼运》疏:“太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元气既分,轻清为天,重浊为地。”

第四,《孔子家语·礼运》注:“太一者,元气也。”

第五,《广雅·释天》:“太初,气之始也,清浊未分。”

第六,《汉书·律历志》:“太极,元气,函三为一。”又曰:“太极,中央元气,故为黄钟。”

第七,《列子·天瑞》:“太初者,气之始也。”

第八,《周易正义·序》:“太初,气之始。”

第九,《帝王世纪》:“元气始萌,谓之太初。”

第十,《白虎通·典引》:“地者,元气所生,万物之祖。”

第十一,《易纬·乾凿度》:“太初者,气之始也。”

第十二,班固《通幽赋》:“浑元运物。”注:“元,气也。”

第十三,《潜夫论》:“元气窈冥。”

第十四,《春秋说·题辞》:“元气清以为天。”宋均注:“言元气之初如此也,浑沌未分也。”

第十五,《淮南子·精神训》:“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窈窈冥冥,鸿濛鸿洞。”

第十六,《艺文类聚》引《礼统》:“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

第十七,《帝系谱》:“天地初起,溟涬鸿蒙。”

第十八,《文子·守弱》:“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

第十九,《五运·历年纪》:“元气鸿蒙,萌芽滋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

第二十,《太古集·序》:“元之一气,先天地生。”

前举二十则,未包括《太平御览·天部·元气》二十则在内,期有志于此者,自行查阅。笔者所以不惮其烦条列于此者,一以说明先儒对元气之重视,惜朱子未能将“元气”与“理”合而为一立论,以之阐释太极,否则其理论基础则更为严密。一因元气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辩证法,针灸取穴通气得气,有密不可分关系之故也。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Kant)创导《星云假说》(Nebular hypothesis),初由高温气体星云,旋转不息而成液体,由液体而固体,因运转而不断分离变化而成。继由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La-place),与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Hersohel)引申之。近代天文学家为美国辰柏林(Chamberltn)与莫尔顿(Moaton)二氏创发旋涡星云假说,大意谓今日天空所见之星云,多呈螺旋状,亦认为是由气体而液体而固体的演进。我国先儒在数千年前即已推断天地未分前,为元气,孔子称之为太极,老子字之曰道。孔子之太极,是确定语;老子之道,非常道。孔子之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老子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若孔子之次第相对相待、相生相克之逻辑系统也,明矣。

孙中山先生融合古今中外学说,而独创其宇宙进化哲学。在物质进化时期,则曰:“元始之时,太极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孙文学说》四章)又在《民权主义》第一讲中曰:“地球本来是气体,和太阳本是一体的……日久凝结成液体,再由液体结成石头。现在地质学家考究得有凭据的石……由气体变成液体,要几千万年,由液体变成石的固体,又要几千万年。”系以我国固有之太极元气为本,采纳星云假说、物理学、化学与地质学家考证而得之结论。

中山先生对物种进化时期,则以我国有生命之太极元气,天地缊,乾元坤元,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为主,并采法国人圭哇里(Alexis)“生元有知”之说,与达尔文物竞天择之进化论而成。并曰:“而作者今特创名之曰生元,盖取生物元始之意也。生元者,何物也?曰:其为物也,精矣、微矣、神矣、妙矣,不可思议者矣……”与老子解释恍惚有象、有精、有真、有信,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山先生对人类进化时期,则以我国“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性为主体,扬弃达尔文物竞天择之说,并谓人类进化以互助为原则。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宇宙万有均为太极所生,故曰物物有一太极。太极为元气,宇宙万有无元气则无生命。太极为生命之元,在物质进化时期。中山先生称之为太极,在物种进化时期,名之为生元;在人类进化时期,名之曰人性。人为万物之灵,此为中山先生宇宙进化论三阶段,发扬《易》理天、地、人三才精髓所在。太极也,生元也,人性也,名异而实同也。

元气与中医

中医《内》《难》二经可以说是讨论“天人一体”最有系统的经典,其间言天、地与人之气,内外相感相应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独未说及元气。唯《难经·十四难》曰:“脉有根本,人有元气。”其余则均以“原气”为言。原者,根源也,“元”“原”二字同义。《内经》言“真气”,则先后凡十七次。何谓真气?《内经》自有解释,《素问·离合真邪论》曰:


真气者,经气也。


王冰注未见说明。张志聪注则曰:“真气者,荣卫血气也。”是则真气仍为后天水谷之气。由此观之,真气则为行之于十二经脉之气。然《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


食岁谷,以全真气。


王、张二氏于此均未明注。然“食岁谷”三字,则为一年之中所生之稻、粱、菽、麦、黍、稷等六谷也。食此六谷,始可全此真气也。《灵枢·刺节真邪篇》曰: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马莳注曰:“与生俱生,受之于天,日与谷气相并而充满于身者也。”张志聪注曰:“所受于天者,先天之精气;谷气者,后天水谷之精气,合并而充身者也。”此“天”字,可释之为“先天”,亦可释之为“后天”。譬如男女构精胚胎时期,为“先天之气”。其下文“与谷气并而充身也”句,“谷气”,无疑是指后天水谷之气。换言之,即受于天之真气,与水谷之气相合,而运行于全身也。再阅张介宾《类经》注此节曰:


真气,即元气也。气在天者,受于鼻而喉主之;在水谷者,入于口而咽主之。然钟于未生之初者,曰先天之气;成于已生于后者,曰后天之气。气在阳分即阳气,在阴即阴气,在表曰卫气,在里曰营气,在脾曰充气,在胃曰胃气,在上焦曰宗气,在中焦曰中气,在下焦曰元阴、元阳之气,皆无非其别名耳。


真气受之于天,为张氏据以所谓“钟于未生之初者,曰先天之气”,故释真气为“元气”,亦有其理,然未说明“食谷气”。

据笔者个人研究所得,应另有一说。《素问·天元纪大论》曰: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太始天元册》文


“肇基化元”,乃为“造化之元”,此“元”当可称之为“元气”。篇名“天元”,此天之元为何?未见说明。唯曰: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三阴三阳之风、热、湿、火、燥、寒为天之“六元”,其说不类,应仍有一总元。依太极生两仪之理,此三阴三阳之上,统之以两仪阴阳二元,亦即乾元与坤元,乾坤二元之上,再统之以一元,即“太极元气”也,始更允当。不知医学大家以为然否?

《灵枢·决气篇》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所答者,为人体各类组织各有专司,是从多元的生理与病理立场言,黄帝所谓“为一气”,是从根源而言也。《庄子·知北游》曰:“通天下,一气耳。”郑玄注太极为“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可见太极为宇宙混沌初开,元始之时的“元气”,为太极元气的“一元论”。邵康节亦曰:“先天者,太极之一气;后天者,两仪之阴阳。”中国历代诸子百家对此均无异说,证诸今日西方哲学家与科学家,亦步亦趋遵循此一路线。

综前所论,大一也,太乙也,太虚也,太易也,太初也,太始也,太素也,至中也,至理也,大道也,元气也,其名虽异,其义则一,且均因孔子之言“《易》有太极”,始有如是众多之说,故略举之于前,并附以己意,使初学者,能于纷繁众多名词中,无歧途亡羊之失,归本、归根于“太极”也。宇宙未分之前,为一“元气”。元气健行不息,一分为阴阳二气,再分为太少阴阳四气,木、火、土、金、水五气,所谓风、热、湿、火、燥、寒六气。不论其为大一、太乙、太虚、太易、太初、太始、道也、中也、理也……总而言之,其初均为一“元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