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
人工智能的未来由“人”创造
戴一|文
随着全球疫情爆发,世界经济遭遇巨幅震荡,人们在地理乃至心理上的隔离进一步加剧。疫情在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同时,也考验着企业的技术实力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处于技术变革前沿的人工智能行业,也在经历着冰与火的试炼。一方面,人工智能已经深度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从智能语音助手、辅助驾驶、医疗诊断到在线教育,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疫情期间,人工智能深入抗疫一线,在医疗、教育、运输等领域发挥出巨大作用,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受到投融资减少的影响,行业初创公司生存困难,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处于亏损状态,能否艰难过冬尚未可知。而难关过后,面临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如何修炼好自身的数字化生存能力,更加从容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与挑战,更是每个企业和管理者都需要迫切思考的命题。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大讯飞”)是亚太地区知名的智能语音产业上市公司和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军企业。面对这些挑战,科大讯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内建立完善防控体系,切实保障员工的安全,同时推动数字化在公司的深层运用,提高员工的协作效率;对外在关键时刻“顶上扛上”,助力社会防疫。与此同时,公司在业务层面也取得不少突破,体现出在后疫情时代,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等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下的韧性生长的能力。近期,科大讯飞执行总裁吴晓如接受了《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采访,分享了疫情下科大讯飞组织发展的实践和他对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洞察。
加速向敏捷高效型组织迈进
将员工安全放在首位。2020年初,面对突发疫情,科大讯飞第一时间成立了由董事长刘庆峰带领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同时在各大区尤其是疫情较严重地区成立了应急小组,建立快速联动防控机制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将员工安全放在首位,从物资供应、应急事务处理、内部办公协同、协调现场办公以及对外支持等方面入手,建立了一整套应急响应机制,通过组织能力保证员工的安全。这些举措效果显著,截至目前,科大讯飞未出现疫情相关风险。
吴晓如表示:“疫情爆发初期,我们主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到了疫情防疫上,首先要确保公司员工的安全,减少社会层面的防控压力。同时,尽可能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当时顶着很大的压力,相比很多初创型的人工智能企业来说,科大讯飞整体上业务结构是比较稳定的,然而一季度我们的业务还是受到了冲击。但我们相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长久动力。而现在,从最后的实际情况来看也确实如此,我们公司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增,预计全年净利润可以保持30%~70%的增长。”
促进数字化的深层次应用。为将风险降到最低,科大讯飞在内部i讯飞App中开发并上线了“每日平安打卡”系统,鼓励员工申报健康状况,并将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外呼系统融入其中,对于异常情况电话调查跟进,保证每一位员工的健康。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春节后,科大讯飞实施了“全员远程+特定项目组现场”的办公模式,将线下沟通和工作处理改为线上进行。例如在公司内部应用软件中接入在线聊天功能,利用讯飞听见会议系统进行线上开会和工作事项跟进记录,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将多项线下服务改由线上审批处理等等。疫情也进一步促进了科大讯飞的组织沟通发展,管理者和员工打破了原有的上下级关系,而向合作的伙伴关系更进一步。直管干部更多的是给与员工工作方向上的指引和资源的支持,各个部门积极配合,进一步打通了各个业务模块之间的沟通,形成了探索、开放的自由讨论的环境。
凝聚共识,践行企业价值观。疫情让科大讯飞的每一位员工真切的体会到个人所做的事情对于社会的意义,各个团队迎难而上,立足于公司核心技术优势,为全国的疫情防疫工作做出了贡献。而科大讯飞所倡导的“421克拉价值观”也在每一位员工身上得到了凸显。比如在国内疫情爆发之时,国内医疗物资极为紧缺,国外相关医疗物资进口困难的情况下,为了支援国内抗疫,大年三十,科大讯飞紧急启动战疫物资采购国际行动,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员工中紧急征集志愿者,赶赴全球各地采购防疫物资,缓解前线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员工纷纷站了出来,践行了讯飞人的担当奋进。而线上工作也进一步打通了各个业务模块之间的沟通,形成了探索、开放的自由讨论的环境,员工主动沟通的意识、主动合作的精神,以及协作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快速响应,把握业务发展新机会。在保证企业内部安全的基础之上,科大讯飞还紧紧抓住了此次疫情带给公司业务发展的机遇。比如,在教育方面,其开发的智慧空中课堂模式成为落实“停课不停学”的主流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累积支持21省份的1.5万余所学校,累计服务学生超过1500万名。在医疗方面,科大讯飞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协助基层医生进行疫情筛查防控和防疫知识的宣教,服务全国超过30个省市地区的各级卫健委。在防疫宣传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科大讯飞还联动三大运营商,通过AI智能客服和智能外呼,减少人工坐席数量,规避聚集性疫情风险等等。
“企业组织内部的这些行为,让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于每一个人的关心是实实在在的。同时,科大讯飞在医疗、教育方面的重要技术,在疫情防控以及社会的正常运转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作为人工智能企业的一份子,大家都很自豪。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吴晓如总结道。
人工智能的未来由“人”创造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升级,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持续增加,行业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获得诸多关注。与此同时,我国各类企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作为一个基于人才的行业,当前人工智能的行业人才供不应求,高层次人才稀缺,导致企业间的人才竞争异常激烈。
作为一家以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为发展路径的行业先驱,科大讯飞一直以来在人才吸引、人才培养方面不遗余力。吴晓如表示,“科大讯飞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由专业人才引领。对于科大讯飞来说,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就是人才,有了人之后其他的事情才能干成,因此我们非常关注人才。”
鉴于科大讯飞作为首家学生创业的上市公司,学研基因从1999年成立起就流淌在科大讯飞的血液中。基于与国内高校的紧密联系,科大讯飞在学研产体系拥有一套完整的培养规范,对于高校人才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吴晓如表示,高校毕业生进入科大讯飞后,很快能在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的完整链条中的各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学习。而且由于长期深耕高校,公司在学生中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大学层面对于专业人才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此外,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科大讯飞在教育、汽车、医疗等方向上,积累了一些比较好的行业应用。对于有志于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的人才,也能在科大讯飞发挥其所长。
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大讯飞企业内部的环境相对比较简单,这样的人际交往环境降低了技术型人才的适应难度。其次,科大讯飞的“传帮带”传统,与高校实验室师兄带师弟的体系一脉相承,所以新员工学习和发展的速度也会相对比较快。在成长方向上,根据人才的能力意愿,科大讯飞还提供多种发展路径,包括专业技术方向的纵向发展与产业方向的横向拉通和流动。针对技术与未来应用场景深度融合的行业趋势,科大讯飞也着重于复合人才的培养。
吴晓如表示:“我们认为,任何智能性产品的核心技术框架都是由人创造的,通过数据变得更加智能的人工智能,其中的数据还是需要依赖人的经验。所以人才对于科大讯飞来说就是全部。我们希望人才进入科大讯飞后,员工和企业能够一起发展共同成长。”
应对场景智能的人才新需求
在人工智能行业,前沿技术每隔一两年就会出现一次突破变化,2017年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界点。吴晓如介绍:“这一波人工智能的变革特点是以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这种技术路线下,人工智能技术开始与各个场景产生深度融合,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场景智能。”
此前,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还主要以强技术性的工具为主,比如语音的输入法,语言的测评等等。场景智能背后是整个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突破,不仅仅在类似于图像、语音识别感知的人工智能上,越来越逼近甚至是超越人类的水平。另外在像自然语音理解、机器翻译这样一些具体场景受限的认知智能上,已经达到了很多实用化水平。在这些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场景实现了智能化的应用。
在人工智能应用从强技术工具向场景智能转变之路上,科大讯飞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作为语音产业的领导者,科大讯飞在语音方面深耕多年,在该方向上的人才储备也较为充足,但随着业务深入到场景之中,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人才,还需要一批懂技术的行业专家。他们了解行业特点,知道人工智能可以解决行业的哪些关键问题,以及能够运用符合行业流程的方法来解决关键问题。
针对以上变化,科大讯飞从招聘多元人才和升级产业体系两方面加以应对。2017年后,科大讯飞开始拓展人才的招聘范围。以教育行业为例,在原本人工智能及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基础之上,向师范大学毕业生,甚至是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延伸。在医疗领域,科大讯飞招聘医学院毕业生,并聘请了一些高水平的医疗专家作为顾问。各行业的专业人士进入公司后,经过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培训,成长为懂得人工智能技术的行业专家。
另一方面,企业研发体系也有所升级。工具性产品通常对研发的要求比较简单,而行业应用系统则对于产品落地的考量更多,涉及到用户体验、实施培训等等相关工作。以教育领域为例,科大讯飞需要考虑产品如何与外部的内容资源结合,系统上线后,其模式如何能够被用户所接受并得到更快的使用。所以在研发体系上,会更多涉及到产品的大幅度整合、更有针对性的研发、多个应用环节,以及客户的深度培训等等。
面向未来,吴晓如判断行业会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二是人工智能与基础学科不断融合;三是以场景为牵引的场景智能不断发展。与此相对应,未来科大讯飞对于三类人才会特别关注:一是非常有想象力和创新力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突破现有研究框架,在核心技术方面争取更大突破;二是跨领域人才,根据应用场景的变化,人工智能可以与量子计算、5G等领域的专家碰撞产生新的应用;三是各类场景中的懂人工智能的行业专家、软硬件工程师等等,助力特定场景的持续深入开发。
吴晓如这样总结道:“科大讯飞有一句话,每一位员工都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星星,公司就是一个耀眼的太阳。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位员工成长的更快。公司现在还在建立机制和体系的过程中,也还有非常多的不足的地方,但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为内部人才打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戴一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特约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