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4岁阅读塑形期:培养孩子的表达力
如果说在0~2岁阶段,绘本对于孩子更像是一件玩具;那么处于2~4岁的宝宝,就真正进入了我们通常认为的阅读阶段。这个阶段既是孩子学习如何阅读的关键期,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塑形期。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说关键字词的形式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有研究表明,孩子3岁的时候已经可以听懂他一生所能掌握母语的四分之三的内容了。但如何帮孩子更快地从听得懂发展到说得清楚呢?亲子阅读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可以通过合适的绘本,用丰富的故事,帮孩子更自然地完成从听到说的完美转变。
(一)2~4岁孩子阅读的特点
1.注重结构
2~4岁的孩子,逻辑思维逐渐萌芽,他们渐渐明白,原来故事是有开始、经过、高潮、结尾的。比如你在讲故事的时候讲到一半就结束,哪怕是他第一次听的故事,他也会迫切地追问你:“后来呢?”对于他们喜欢的故事,几乎不会出现听到一半就自行跑开的情况,而是通常都会认真地听完整个故事。
2.学以致用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在2岁左右会出现“延迟模仿”的行为。所谓“延迟模仿”是指当原型已经消失之后模仿才开始。幼儿最早的模仿是看到什么就模仿什么,但当幼儿成长到16个月左右的时候,会出现延迟模仿,他们即便当时没有模仿看到的动作,之后也会模仿。
我的女儿泡泡在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早上起床之后,我发现她正站在家里的绿萝后面。我问她:“你在干吗?”她说:“我正躲在树叶下面避雨。”而这正是前一天我讲给她的故事中的情景。
3.有所偏好
2~4岁的孩子对故事以及故事中的角色已经有了明确的喜好,并会相对明确地表现出来。孩子主要的表现方式有:
(1)明显喜欢某一主题或某一类别的书;
(2)当书中出现自己不喜欢的情节时会要求家长换一本;
(3)有时书中出现不喜欢的角色甚至会出手打画面中的角色。
其实这些都是孩子表达自己喜好和参与阅读的方式。请家长们不要误以为这是任性或是不良阅读习惯的表现。
因此当我们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在选择书籍时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选出他想听的故事。如果在故事讲读过程中孩子要求换书,哪怕这本书是孩子刚刚自己选的,也不要强求孩子必须要听完才能换。如果孩子对某一角色反应过于激烈,也应及时安抚,必要时可以换一本书讲,而不必要求孩子必须接受角色,甚至嘲笑孩子对待故事的态度太认真。
(二)适合2~4岁孩子的绘本类型
1.故事结构
情节完整
情节完整的故事,通常开头会用最简单的方式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中间有故事情节,也就是有事件的发展过程。故事的最后要有结局,明确地表明一件事已经告一段落。
例如这本广受孩子们喜爱的《古利和古拉》:
在故事的开始,田鼠古利和古拉提着大篮子,到树林里去。本书用一句话交代清楚了故事的地点和人物。接着讲述了古利和古拉如何遇见了一个大鸡蛋,如何把鸡蛋做成一个美味的蛋糕。在故事的最后,古利和古拉不仅和被香味吸引过来的小动物们一起分享了这个美味的蛋糕,还用蛋壳做了一辆小车,开开心心地开着小车回家了。
趣味性
因为有趣的故事才是吸引孩子的核心元素。让故事有趣的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具有幽默感和出人意料的结局。
具有幽默感的故事通常在开头很平淡,但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总会出现各种与预期或者现实形成反差的意外或巧合,读起来会让孩子忍俊不禁。例如这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就是具备故事趣味性的典型代表。
《母鸡萝丝去散步》讲述的是一只呆呆的母鸡和一只倒霉的狐狸之间的故事。一路上,这只倒霉的狐狸一直跟着母鸡萝丝,并想出各种方法想把它吃掉。只是狐狸的运气实在不好,每次出击都会出现意外。要么刚好落在耙子上,被耙子柄打中了鼻子,要么落在水塘里,等等。而每当狐狸洋相百出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逐渐对这个故事着迷了。有时甚至我们还没翻页,孩子想到后面滑稽的画面就已经开始笑了。
大团圆结局
大团圆的结局是孩子最喜欢的结局。再好听、好玩的故事,如果没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都会让孩子觉得不够圆满。因为年龄和承受能力的限制,“最后,大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是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只有在童年体会到足够的爱和幸福,他们将来才更具备爱的能力和追求幸福的动力。我们前面提到的《古利和古拉》《母鸡萝丝去散步》都是大团圆结局的绘本故事。
2.故事内容
在故事内容上,我们可以选择跟孩子的日常生活关联度高的绘本。这里的关联可以是“情感的关联”“能力的关联”“生活场景的关联”。
情感的关联
情感的关联是指书中所表达和传递的情感正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所具有或曾经体验过的。孩子与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可以说是最强烈、最深刻的,所以描写亲子间美好情感的故事都会受到孩子们的喜欢。这类绘本中最著名的就是这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这本书讲述了两只栗色兔子的故事。一天晚上临睡前,小栗色兔子想出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有多爱大栗色兔子,但总是略逊一筹。一直到最后,小栗色兔子想出了自己的终极答案:“我爱你,从这里到月亮那么远。”然后就睡着了。大栗色兔子看着熟睡的小栗色兔子说:“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再从月亮回到我这里那么多。”
在讲这样一个充满了爱意的故事的时候,我相信没有一对家长和孩子会安静地坐在那里只是讲故事而什么都不做。通常讲着讲着,孩子就会忍不住模仿小兔子的行为,开始对自己的大兔子表达爱意了。而家长们自然会积极配合,并感同身受地认为,故事的最后一句,正是家长们最想对孩子说的那一句。
能力的关联
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长,他们想像成人一样穿衣、吃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些绘本中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帮孩子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这本《阿立会穿裤子了》,几乎为孩子提供了教科书式的穿裤子演练全技巧。
《阿立会穿裤子了》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开始时他用大人单腿站立的方式学穿裤子,但每次都会摔倒,最后干脆躺着穿,竟然就穿好了。每一个正在学习穿裤子的孩子看到这里,一方面会为“原来不只我自己不会穿裤子”而觉得安慰,另一方面,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学会阿立穿裤子的方法。而通常这些从书中同龄人那里学来的方法,会比爸爸或妈妈教的更容易和有效。
生活场景的关联
如果书中的故事是对孩子日常生活场景的还原,通常也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因为里面有很多他们熟悉的元素,让他们倍感亲切。例如这本《妈妈,买绿豆!》:
《妈妈,买绿豆!》讲述的就是小朋友和妈妈一起上街买绿豆,然后回家一起熬好喝的绿豆汤的故事。上街买东西场景的真实还原,以及熬制绿豆汤步骤的细致刻画,不仅让故事充满了生活气息,更让孩子觉得分外的亲切和熟悉。和妈妈一起上街去买一次绿豆,回家熬一锅绿豆汤,几乎是每个孩子读完这本书后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实践起来也并不难。
3.故事角色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特定的主题和角色已经“有所偏好”,因此我们不妨“投其所好”,选择以恐龙、汽车、公主等为主要角色的绘本。例如下面这三套书:
这套宫西达也先生的恐龙系列绘本,可以说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以恐龙为主要角色的书。尽管恐龙长得看起来有些凶,但每一个故事都是温情满满。而这套“开车出发”系列同样在中国吸粉无数,不管男孩女孩都对它爱不释手。《顽皮小公主成长故事》透过一位特别的小公主,展示了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4.拟人角色
《11只猫》系列绘本的主角虽然是11只小猫,但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与2~4岁的孩子一般无二,让孩子有很强的代入感。同时故事内容风趣幽默,更受孩子们的喜欢。莎娜系列绘本中莎娜的可爱小女孩形象本身就很讨人喜欢,故事充满了想象力和冒险的刺激。这些也同样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元素。
5.文字和图画
在绘本画面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是图文一致。画面讲述的故事应该与文字讲述的故事紧密配合,只有这样的图画才能更好地协助孩子读懂、理解故事。
如何判断图文是否一致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由你先将绘本看一遍,只看图不看文字,看自己是否能看懂,猜出一个故事来。然后再读一遍文字,比一比你猜的故事和文字讲的故事有多大差异,如果没有差异,那说明这是一本好书,如果很多地方对不上,那就不妨换一本了。
掌握了这些,要给2~4岁的孩子选对书也就不是很难的事情了。2~4岁阶段的阅读重点仍然是孩子的参与性和阅读的趣味性,这也是我们一直要找孩子喜欢的书的主要原因。正是在一个又一个好听的故事里,孩子可以在最自然的状态下习得语言,并将其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