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报告(2020年)(《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不良生成高点已经过去

多家银行表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在国家有关企业纾困和复工复产政策支持下,从二季度开始信用卡先行指标已逐步好转,入催情况趋于平稳,回收情况逐步恢复。

招行首席风险官朱江涛指出,一季报披露时就判断6月份将是今年信用卡不良生成的最高点,8月份将是次高点。

“为什么会这么判断?主要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后,我行按照监管的要求执行了信用卡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但从5月份开始,已经逐月收紧了这一政策。目前仍处于延期还本付息状态的贷款中,信用卡贷款余额已经为零。所以我们判断,如果客户在5月份申请信用卡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往后延3个月,8月会是不良生成的次高点。总体来看,信用卡贷款的不良生成后续还会维持相对高位。整体的风险判断,后续还要看两个因素:个人居民收入变化和就业形势变化。因此,我们对信用卡贷款资产质量的整体判断是:不良生成还会维持高位,之后可能还会有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但是个人判断,总体的高点已经过去了。”

虽然今年零售业务颇受打击,但是多家银行仍然坚持零售转型战略不动摇。

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对上半年零售发展较为满意,“虽然信用卡信贷增长速度慢,那是主动为之,我们2017年底就收紧了风险政策,提高了客户准入门。零售在今年疫情情况下,全行受影响,但是我们比较起来好像轻一点,恢复得好像快一点。未来零售的增长速度仍然要快,(零售与对公比例)6:4不变,信贷额度优先照顾零售。我们这个行战略方向没有变,就是成为一个全球领先、中国卓越的智能化零售银行方向不变。”

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称,疫情一发生的时候,平安银行就把风险政策大幅收紧,包括信用评分都要求提高了,所以贷款发放也减慢了,这是保护策略。

“疫情发生之初,当时分别预估过一个乐观、悲观、中观的预测,经过我们风险控制,疫情快速应对,快速线上化增加量,现在结果达到了我们乐观的范畴里面。”蔡新发表示。

招行副行长王良称,信用卡贷款二季度还处于水位以下,但是判断三季度应该能够浮出水面,它的上升有利于拉升招行资产端的收益。

交行首席风险官张辉在业绩发布会上解释称,疫情爆发对于银行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交行上半年信用卡产生的不良占整体新增不良的26%,随着策略模型优化,6月份开始出现不良率回落,预计三、四季度会回落到疫情前的水平。

交行副行长殷久勇表示,该行信用卡透支余额在二季度实现了净增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仍可以延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从全年增长计划来看交行,继续坚定零售银行转型导向,疫情之后消费恢复性反弹,计划全年安排个人贷款占比超过40%。

从全国数据来看,信用卡的确出现恢复元气的苗头。8月20日,央行披露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占比1.14%,较一季度末的1.27%,下降了0.1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增长仍然乏力。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银行卡人均消费金额为2.04万元,同比上升0.59%;银行卡卡均消费金额为3291.36元,同比下降7.01%;银行卡笔均消费金额为671.73元,同比下降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