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在江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谷雨名茶故事多

江南多产绿茶,各地开采时间或早或晚,温州永嘉的乌牛早茶因采于雨水节气而在时间上拔得头筹。根据采摘的时间,一般可分为“明前茶”和“雨前茶”,前者采于清明前,后者采于清明至谷雨之间。人们多以明前茶为贵,不过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却指出:“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他还认为谷雨茶温凉,有祛火、明目、除湿气的功效,可做茶疗。

在浙江北部苏浙皖交界处,有一座山,名为顾渚山,它西依天目山,东临太湖,是浙江长兴与江苏宜兴的界山。历史上,宜兴与长兴都出产贡茶。江苏宜兴古称阳羡,汉代时便已开始植茶饮茶,所产之茶称为“阳羡紫笋茶”;浙江长兴有茶“生石上”,谓之“顾渚紫笋茶”。紫笋茶长成后叶呈紫色,形状舒而不卷,如刚出土的竹笋,为茶中上品。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对此茶颇为赞赏,认为茶树所生紫红色的嫩芽品质好,嫩绿色的次之;笋状的芽头品质好,片状的芽头次之;叶片卷拢的品质佳,舒展的次之。由是,产地仅一岭之隔的阳羡与顾渚,因自然条件相同、焙制工艺相似,品质风味基本无二,又同为贡茶,几乎无法区分,实在是一对天生的茶中“冤家”。

相传陆羽最早发现阳羡紫笋茶,经过他的推荐,自唐肃宗时阳羡茶便被列为贡品,唐代诗人卢仝更有“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之赞咏。谷雨前正值春茶采摘,明代文人唐寅《阳羡茶》诗云:“清明争插河西柳,谷雨初来阳羡茶。”旧时茶农采了鲜叶后,列灶焙茶,灶火不熄,香飘十里。成茶后以顾渚山的金沙泉水冲泡阳羡茶,再盛在宜兴特产紫砂壶中,堪为饮茶“三绝”。

南宋 梁楷 蚕织图卷

有趣的是,陆羽推荐了阳羡茶不久后,他翻过一座山岭,来到了湖州的长兴县,爱上了此处的山水,便定居下来,修订《茶经》,并对湖州顾渚山上的紫笋茶大为赞赏,并认为“浙西茶以湖州上,常州次”。于是在阳羡紫笋茶入贡后两年,湖州顾渚紫笋茶也成了贡品,后来居上。

到了清代,因为两位皇帝的南巡,江南茶又一次成为皇家贡品:一种是康熙皇帝赐名的碧螺春,另一种是乾隆皇帝独爱的龙井茶。

先说碧螺春,茶如其名,色泽碧绿,卷曲如螺,隐翠白毫,条索紧结,冲泡后茶叶徐徐展开,清香袭人。碧螺春产于苏州吴中一带的洞庭东西两山,采制于清明前后一个月,至谷雨而终,且“以谷雨前为贵”(清代顾禄《清嘉录》)。谷雨之后,气温偏高,茶叶生长迅速,便显粗壮,不复甘甜口味。洞庭山上四季花果不断,茶树与果树间种,碧螺春茶叶也因此染上一种特殊的花朵香味。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此茶生于山岭崖壁之上,采茶人每春入山采摘。有一年,鲜叶长得格外茂盛,茶筐根本装不下了,于是采茶人便将鲜叶置于胸口衣襟内。待下得山来,已是气喘吁吁,胸口衣襟内的茶叶因为人体的热气,竟然散发出奇香,采茶人惊诧之下,脱口而出“吓煞人香”一语。于是,此语就传了开来,并“以名是茶”。直到清朝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驾幸太湖时,尝得此茶,颇为赞赏,又嫌弃“吓煞人香”之名实在粗俗,遂赐名“碧螺春”。从此,碧螺春闻名于世,成为贡茶。

后来,又有一位南巡的清朝皇帝来到江南,与茶结缘,那便是著名的乾隆皇帝。他与十八棵御茶树的故事在江南可谓是家喻户晓。据传,乾隆皇帝第三次下江南至杭州龙井,在胡公庙附近亲手采茶,而后和衣而卧,衣袖中遗留下的一片嫩叶恰好被其身体压扁,被体温“烘烤”之后,散出阵阵香味。乾隆皇帝闻到后,大呼:“好茶!”于是赐封十八棵古茶树为御茶树,命专人看管,其茶叶作为贡品,每岁采制送京,供皇宫享用。

西湖龙井的历史自然要比这个传说早得多,在陆羽的《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两座寺庙产茶的记载,龙井茶历经宋元明三代,而于清代大盛。龙井茶的采摘工作大约在春分之后就陆陆续续开始了,不同的采摘时间点上,茶叶的形态也不太一样。明前茶茶叶嫩芽初绽,似莲心,故唤作“莲心”;雨前茶又名“旗枪”,此时茶柄已发一叶,形如旗杆,茶叶稍长,似“枪”。明前龙井茶自是盛名在外,不过雨前龙井茶也毫不逊色,此时芽叶饱满、色泽嫩绿,而茶汤醇厚,香气沁人,深得老茶客的欢喜,常戏称为“口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