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教你滋补之道:脾不虚、肾不亏、心神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 脾胃,相当于我们的“再生父母”

古代医家一直在琢磨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调理身体,由于各位医家的思路不同,所以出现的流派很多。其中,从脾胃来调理是一个重要的派别。

这一派的创始人是李东垣,当时李东垣在跟他的老师张元素学习。张元素是易水学派的创立者,但李东垣通过与老师学习的过程,在易水学派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自成一派——补土派。补土派重视脾胃,后世把这一派的思想称为“医中王道”。

在李东垣之前,中医关于人体调理方面的论述有很多,唯独没有医者专门从脾胃的角度进行论述。后来,李东垣着重提出了脾胃的重要性,并写了著名的《脾胃论》。

中医有句话是“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先天之精”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一个人的禀赋如何在出生的时候就定了,之后的生长发育状况主要是看脾胃的功能是否良好。因为我们后天生长的物质来源除了父母给的“先天之精”外,主要靠脾胃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微。所以,这一派的理论有多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在人体内,上为阳,下为阴,这和大自然是相对应的。阳气下行,阴气上承,就形成了人体气机的升降。从八卦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代表阳的白色鱼,鱼头一定是向下的;代表阴的黑色鱼,鱼头一定是向上的,这其中就蕴含着阴阳互生、互用的道理。

而处于阴阳之间的是中气,中气在脏腑中对应我们的脾胃。因为脾胃五行属土,土居中央,处阴阳之交、清浊之间,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八卦图

清代的医家黄元御自己曾被苦寒之药伤害过,于是,他一生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在用药的时候不被药物的寒凉之性所伤,最终他从脾胃入手,调理气机的升降,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在理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这也使得他特别重视对脾胃的调护,这从他一辈子所写的著作中就可以看出来。在书中,他特别强调脾胃的枢纽功能,认为如果一个人脾胃虚弱,那整个人的气机升降都会出问题。而如果中气不虚的话,人看上去就是生机勃勃的;一旦出现脾胃虚弱,就会水泛土湿,中气虚败,气血匮乏,导致诸病丛生。所以黄元御给人治病,多从调理脾胃入手,先让人的中土健运,升降复常,这样自然会气血充足,经脉通调,疾病自祛。

中医在治病的时候,有一句话是“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每当为危重病患者诊病的时候,有经验的中医都会摸一下患者脚背上的趺(fū)阳脉(足背上最高处的动脉),这可以帮助医生查看胃气的存亡。如果还有胃气,这个人就还有救;如果没有胃气了,可能后果是十分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