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易经》与八卦
一、什么是八卦
《易经》的“经”是由八卦和六十四卦组成的。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土做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这就形成八卦的图像。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两类,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爻叫初爻,中间一爻叫二爻,最上一爻叫三爻或上爻。每卦有三爻,分别代表天、地、人三才。上爻是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初爻是地部,用以观测日影来计算年、月、日周期,指导生物生长收藏的全过程。中间一爻是处于天地之间的人部,三才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起来,以便了解天地运行规律,有效安排生产和生活。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组合,则构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称为重卦。
二、先天八卦
后人把伏羲氏创立的八卦称为先天八卦。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们的阴阳对峙关系。《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称为天地定位;震巽两卦对峙,称为雷风相薄;艮兑两卦相对,称为山泽通气;坎离两卦相对,称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按上述对峙图式的内容,先天八卦可分为三个周期:第一周期,从坤卦左行,表示冬至一阳初生;起于北方,从乾卦右行,表示夏至一阴初生,起于南方。本周期指的先天八卦图的最内圈,即由卦的初爻组成,这一寒一暑,表示太阳在一年的周期运动。第二周期,由卦之中爻组成,半圈阳爻表示白昼太阳从东方升起,经南天而到西方,半圈阴爻表示太阳落山后的黑夜,这是记录太阳运行一日的周期图像。第三周期由卦之上爻组成,半圈阴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上半月,即朔,半圈阳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下半月,是为弦。由此可见,这一图像是统一年、月、日、时的周期的。
三、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是指周文王创立的以坎卦开头的八卦。后天八卦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八卦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三百六十日有余。八卦在使用时,每卦各主四十五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
每卦有三爻,八卦共有二十四爻,指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于此可见这些卦图的含义和实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