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层状球体介质模型LMT正演理论
2.2.1 LMT理论的假设
如前所述,LMT是在MT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法,是MT方法的补充和扩展,所以MT理论中的基本假设前提对LMT同样适用,其中最为关键的理论基础是平面波假设。除了两极和赤道地区会影响场源平面波模型假设的正确性,长期以来,研究者们还对该模型的适用性提出了异议。Wait(1954)和Price(1962)提出,在相当于电磁波穿透深度的水平距离范围之内,如果外场是均匀的,那么对大地电磁测深来说就可以认为场源是均匀的平面波;如果电磁波场的横向范围并不远大于其穿透深度,那么Cagniard(1953)所提出的MT理论公式将不能成立,必须引入相应的校正项。Dmitriev和Berdichevskiy(1979)则撰文证明了Wait-Price准则过于严格,他们认为在一维大地的情况下,即使场源在水平方向上线性变化,Tikhonov-Cagniard模型也是合理的。Madden和Nelson(1964)则认为,Cagniard(1953)最初关于MT理论中平面波的假设普遍适用于中纬度地区周期小于105s的测深。
本书所研究的层状球体LMT一维正反演理论是基于场源平面波模型的假设前提,适用于中纬度地区。
2.2.2 平面波入射均匀介质球体的波阻抗
在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法的一维正演理论中,介质被假设为水平层状的[见图2-1(a)]。在LMT一维正演理论中,采用的是层状球体介质模型[见图2-1(b)],图2-1(b)表示一个n层球状地电断面,各层的视电阻率为ρ1,ρ2,…,ρn,每一层上顶面相对于地心的半径为r1,r2,…,rn。
为了研究平面波入射到层状介质球体的MT正演理论,先从最基本的均匀介质球体入手,即平面电磁波沿 z 轴入射到半径为 a 的介质球,如图2-2所示。
图2-1 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和层状球体介质模型
图2-2 沿+z方向传播的平面波
电磁场可以分为相对于球径方向的TM和TE极化波两部分(简称TM波和TE波)。由Maxwell方程组中的▽· H =0和▽· E=0及矢量场论可知,任一矢量的旋度的散度恒等于零,故可以引入磁矢量A和电矢量F:
TM波球径方向的磁场H=0,矢量磁位仅有球径方向的分量A=Arer;而TE波球径方向的电场E=0,则矢量电位为F=Frer。由此可导出Lorentz规范条件下的矢量位方程
式中, k=(w2με-iwμσ)1/2为均匀介质球中的复波数。以TM波为例,在球坐标系中将式(2-16)展开为
将式(2-17)各项同时除以r ,利用式(2-18)可将式(2-17)改写成式(2-19)。
式中,▽2为三维拉普拉斯算符。
由此可见,( Ar/r )满足齐次标量的Helmholtz方程。
对于TE波,则有
令,和分别称为TM波和TE波的Debye位,通过求解式(2-19)和式(2-20)可得到Debye位,进而得到矢量位,再由矢量位可导出电磁场(徐建华,1997):
展开式(2-21)即可用Debye位表示出各电磁场分量:
在导出Er和Hr的表达式时再次用到式(2-18)。当只存在TM波或TE波时,只需令或。
据式(2-19)和式(2-20)的通解可写出Debye位的一般形式:
式中,为缔合Lengendre函数, f (r)满足Bessel方程
方程的解 f (r)为第一类和第二类n阶Bessel函数或Hankel函数或其线性组合。
本书只考虑TE模式的情况,并忽略位移电流(μεω2 <<μσω),将Debye位的一般形式代入式(2-22),则均匀球体内磁场和电场的n次谐波的各分量可表示为
式中,或;f (r)取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球Bessel函数的组合:
式中,jn(x)和ηn(x)分别为n阶第一类和第二类球Bessel函数;Bηn(kr)表示反射波。
对于均匀球体介质,假设对电磁波全部吸收,即B=0,则阻抗为
或
2.2.3 平面波入射多层介质球体的正演理论
从式(2-27)和式(2-28)看出,阻抗与θ和φ无关,只与 f (r)有关。因此,球内半径为r处的阻抗为
为了方便表述正演公式,假设
对于一个两层同心球体,则在同一层的顶面(r=r1)和底面(r=r2)且r2<r1处, Z1和Z2分别为
两个方程中有相同的待定系数A与B,因此可用Z2表示Z1,从而得到相邻两层之间的阻抗变换关系。
将Z2代入Z1中,可得
同理,对于一个n层同心球体,第m层阻抗可由第m+1层表示:
最内层的球体表面阻抗与均匀球体介质相同,已由式(2-27)和式(2-28)给出。则从底层开始,由式(2-34)迭代公式可一层层地向上递推求出球表面阻抗Z1。
由阻抗则可求得球表面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
图2-3所示为层状球体介质模型的LMT正演流程图。
图2-3 层状球体介质模型的LMT正演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