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这本书的手稿,失而复得,过程颇为传奇。
去年一日,突然接到朋友发来的微信,说在某拍卖公司的拍卖名录中,发现一部珍贵的手稿,名剧,品相好,又是名家所译,疑是“英达母亲的手笔”,问我要不要看一下,掌掌眼?
一见手稿照片,我立刻断定这是家母手泽无疑:熟悉的母亲笔迹,父亲的美术字和图案,关键是——我深信我的母亲,会在那样的时代里,有眼光和魄力,选择这部《阳光下的葡萄干》并全身心地投入译著。
我的母亲吴世良,生于江南名门,天赋高,开蒙早,背书描红,填词作对,同窗男孩子没有一个比得上她。学罢国学母亲又入圣约翰攻读电机,继而转投沪江,直到进入清华园,遇到我的父亲。毕业后他们双双考入了新建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母亲显示出比父亲更耀眼的艺术才华。在父亲被发去档案室整理资料的时候,母亲则领衔主演了北京人艺的建院开场戏《夫妻之间》并广获好评。之后她又陆续出演《布谷鸟又叫了》等经典之作,星途一时大亮。同时,作为外语专业出身的学子,母亲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译林中的开垦和耕耘。从毕业后和我父亲联手校译涅克拉索夫的《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到1959年集结成册世界文化名人的《比昂逊戏剧集》。而这部《阳光下的葡萄干》的翻译,据姐姐追忆,应该完稿于六十年代。
《阳光下的葡萄干》是非裔美国剧作家洛琳·汉斯贝瑞(Lorraine Hansberry,1930—1965)的名作,创作于1959年,剧名取自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的诗《哈莱姆》(Harlem)中的一段:
What happens to a dream deferred?
Does it dry up
Like a raisin in the sun?
兰斯顿·休斯是美国黑人作家,“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最重要的人物,被誉为“哈莱姆桂冠诗人”。所谓“哈莱姆”,是曼哈顿的一个社区,长期以来是美国黑人的文化与商业中心,也是贫困与犯罪的中心。当然,诗人笔下的哈莱姆是隐喻,如阳光下的葡萄干一般。
关于此剧,通常可见于剧评、书评,尤其是两次拍成电影后,各种推介、评论文章汗牛充栋,甚至伟大的马丁·路德·金也在纪念剧作者的文章中说:“对于我们精神世界的奉献……她那充满创造力的文学能力,以及她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深刻社会问题的深刻理解,将对我们的后代永具启发意义。”
洛琳·汉斯贝瑞写的是一个自己熟悉的故事。她生于芝加哥,在家里四个孩子中最小。尽管她的父母很富裕,但根据当年芝加哥的法律,一家只能住在南区的贫民区。1953年,她与剧作家罗伯特·涅米洛夫喜结连理,婚后开始全职创作。《阳光下的葡萄干》是她完成的第一部作品,并靠着朋友们筹集的资金于1959年在百老汇上演。该剧由当时还鲜为人知的黑人巨星西德尼·波蒂埃(Sidney Poitier)饰演沃特·李·扬格,大获成功,汉斯贝瑞由此成为第一位荣获纽约戏剧评论家协会奖(the New York Drama Critics Circle Award)的黑人剧作家,鉴于她的性别和种族,这在美国戏剧界是里程碑式的成就。
这部被称为“第一部在舞台上表现非裔美国人生存现状”的剧本,在美国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同名的电影有两部,第一部拍摄于1961年,导演丹尼尔·皮特里,男主角沿用了舞台剧演员西德尼·波蒂埃;另一部年代并不遥远,2008年上映,由原名西恩·康布斯(Sean Combs)的“吹牛老爹”(P. Diddy)主演,还获得了当年艾美奖“最佳电视电影”奖项。
不能不佩服母亲的艺术鉴赏力。半个多世纪前,从浩若烟海的世界戏剧之林中,她一眼就判断出——这将是一部经典之作。更令人感慨的是:她竟然顶着当年的政治压力和生活重负,将整个剧本一行行、一页页译出。扪心自问,今天的我未必能够做到。
当年剧本译成,送交出版,未及付梓,漫天的政治风暴已至,竟将书稿埋置废纸,将母亲湮没沙尘,直至埋入大狱!一千多个潮湿阴冷的日夜,我难以想象,我那曾是上海娇小姐的妈妈是怎样熬过来的。我只记得,当我看到获释回家的母亲已是头发花白、满面蒙尘,我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不是我母亲!这是哪儿找的街道大妈,他们派来监视我的!
但这就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她人格高贵,秉性坚强。请允许我在此借用《春月》作者形容我母亲的一段话,因为我觉得任何语言都不可能更准确和精练了:“她从不诉苦,从不怨天尤人。她身上有一种内在的尊严、一种博大的历史感,使她坚定自若,不被生活的播弄所左右,赋予她一种独特的高尚气质。”
沧海横流,方显出大家风范。我的妈妈洗尽铅华,荆钗布裙,厅上厨下,相夫课子。从古文、英语,到绘画、表演,我和姐姐的每一门课,都有母亲参与其中,点拨启发,切磋指引,无异于最佳导师。母亲中西古今通透,文武昆乱不挡,自幼习就的十八般技艺皆派上了用场。我相信,我的妈妈正是在陋室灶间的卑微琐碎之中,完成了她从一个聪慧才女,到一位伟大母亲的升华。与此同时,母亲仍未放下过手中之笔,又翻译过《春月》等多种外文名作……但这部《阳光下的葡萄干》,手稿早已流入民间,不知下落,辗转传徙,直到出现在拍卖台上。
我的第一个念头:立刻把手稿拿下来!但朋友拦住我:别冲动!卖家如知是您,肯定漫天要价!完璧归赵之期势必更杳。
感谢另一位素未谋面的罗姓朋友——远自湖南,遥控上海,偃旗息鼓,匿名出手,终于抢在最后一刻,成功截下手稿!
当这部珍贵的手稿终于快递至北京,到达我的手中时,那一刻真的是百感交集……相信母亲当年灯下笔耕的动力,是看到此剧付梓成书,于是我再一次将手稿交到出版社编辑的手中。当然,我知道作为一个戏剧人,母亲的更大心愿,是把这部由她精心挑选、逐字推敲的世界名剧,最终推上她奉献了一生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展现给广大中国观众。替她老人家实现这一愿望,是我责无旁贷的使命。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他们,让母亲60年前的心血终于没有付诸东流……
我将在剧场里恭候您。
英达
20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