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旧体诗》:《别诸弟》
鲁迅庚子年(1900)二月有《别诸弟》三首,诗云: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
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1981年版《鲁迅全集》中《集外集拾遗补编》录入这一组诗,题作《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注释说:“本篇录自周作人日记,题下署‘豫才未是草’。一九〇〇年一月二十六日,鲁迅由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回家度岁,二月十九日返校后写了这三首惜别的诗。”(第八卷,第469页)检周作人日记庚子年一月二十日(1900年2月19日)载:“下午大哥收拾行李。傍晚送庆公、地叔、大哥下舟往宁,执手言别,中心黯然。”[1]又三月十五日(1900年4月14日)日记载:“下午……接金陵十八日函,并洋四元、诗三首。系托同学带归也。作复函。诗列于左……”[2]由此可知这三首诗作于庚子二月十八日(1900年3月18日)前不久,诗题作《别诸弟》。
2005年版《鲁迅全集》中《集外集拾遗补编》录入这一组诗,即题为《别诸弟》,由此颇能见出校勘的精细。校勘应当包括标题在内。出处既然是《周作人日记》,那么就应当完全忠实于这一出处。1981年版《鲁迅全集》虽说依据周作人日记,其实出于周作人在回忆文章中根据旧时日记提供的文本,与原件不尽相同。
诗中开头的“谋生”二字大可注意。用历史的长镜头来看,鲁迅到南京进洋务学堂读书,是为了赶上历史发展的潮流,追求新的发展道路;而就近言之,却只是解决生计问题,他已经成年,不能呆在日趋衰落的老家坐吃山空,而必须先谋自立,再设法养家。父亲英年早逝,作为家里的长子,他要对母亲和三个弟弟负责,对这个家庭负责。那时的正途是读书应科举,走先辈的道路,鲁迅为此作过若干准备,操练过八股文和试帖诗,后来也进过一次考场——被拉去参加童生的县考;但他知道这条老路已经不行了,于是到南京去进水师学堂——这里不收学费,而且免费供应食宿,发零用钱,尽管被人看不起,但“谋生”问题总算有了着落,以后的事情再走着看。这在他总是有些“无奈”,同几位弟弟的离别也是造成他痛苦的具体原因之一。
伟人日后的标准形象同他早年的经历之间往往有令人惊异的差距。
鲁迅极其重视家庭、伦理,他是典型的中国人。后来鲁迅的思想有很大的发展变化,但重视家庭、笃于亲情、很负责任,这些基本点始终没有变化。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